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对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1-09-11 03:30万海红王珊雅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7期
关键词:芒硝鸣音胃肠功能

万海红,王珊雅,嵇 玲

(涟水县人民医院 江苏涟水223400)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休克、黄疸等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消化内科常见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经临床研究发现可能与饮酒过量、胆囊内胆结石等因素有关,受多种因素影响,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使胰腺组织在胰酶作用下发生自身消化、水肿和出血,严重时可引起胰腺组织坏死,导致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炎性反应[1]。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危重,可通过非手术疗法实现治愈,其关键在于早期尽快控制炎性反应[2]。临床常采用自制毛巾袋芒硝外敷控制炎性反应,但传统方法存在芒硝固定不牢、分布不均、污染衣物等缺点,不仅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还会影响治疗效果[3]。本研究自主设计一款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临床接受度高,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炎性指标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98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和指标检测结果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者[4];②年龄>18周岁。排除标准: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者;②处于孕期或哺乳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8~68(47.6±3.5)岁;病因:饮酒过量25例,暴饮暴食13例,非梗阻性胆道疾病7例,其他3例;急性肠功能损伤(AGI)分级:Ⅱ级29例,Ⅲ级19例。实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1~67(48.2±3.8)岁;病因:饮酒过量28例,暴饮暴食11例,非梗阻性胆道疾病9例,其他2例;AGI分级:Ⅱ级28例,Ⅲ级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治疗和干预措施,治疗期间禁食,做好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定时观察引流液颜色和性质,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照组采用自制毛巾芒硝外敷袋,制作传统棉布芒硝外敷袋,取800 g芒硝研磨至粉末状,全部置于毛巾袋中,敷于患者腹部,每日更换2次为宜,连续外敷7 d。实验组使用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具体制作及使用方法如下。

1.2.1 制作方法 ①取1条常规腹带,腹带中间部分为母袋(母袋长32 cm×宽18 cm),母袋左右侧各有1条连接带,母袋与粘扣由4条弹性带连接。沿着母袋上端长边缘拆开,将母袋平均分成4份(长18 cm×宽8 cm),做好标记,取2块防水透气布料(长32 cm×宽18 cm),对应缝合在母袋外侧正反两面,以达到防水透气效果,在母袋开口处缝1个拉链。②取4块棉布(长18 cm×宽10 cm),按照事先做好的标记,将棉布缝合在母袋内侧,形成4个侧面周长为18 cm的圆柱上开口主袋体。③取4块正方形纱布(边长20 cm),缝制成4个设有折叠部的子袋体,并于折叠部开设换药口。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结构示意图可见图1。

图1 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结构示意图

1.2.2 使用方法 ①取800 g芒硝研磨至粉末状,平均分成4份,每份200 g,打开子袋体折叠部上的换药口,将200 g芒硝装填其中,后将换药口关闭折叠,并使用胶带固定,防止芒硝外漏,4个子袋体均装填好后分别放置于主袋体,拉紧拉链。②参照患者腹围对外敷袋松紧度进行调节,以患者感觉舒适、母袋可充分接触腹部为宜,随后将连接带连接好。③更换芒硝时拉开拉链,仅需将4个子袋取出,从中取出芒硝,清洗干净后,则可将刚刚研磨好的芒硝装填在子袋中。④护理人员严格根据医嘱对芒硝进行研磨,注重患者所处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调节,保证患者外敷芒硝时温度适宜。随时询问患者外敷袋松紧情况,如存在过松或过紧需及时调整。

1.3 评价指标 ①胃肠功能:采用我院自制《胃肠功能评分表》评估两组胃肠功能,以患者胃肠表现为评估标准,评分1~5分。1分:排便、排便等胃肠功能正常,肠鸣音未减弱;2分:自主排便、排气困难,肠鸣音减弱;3分:服用泻药后依然无法自主排便、排气,肠鸣音减弱;4分:灌肠处理后依然无法自主排便,肠鸣音基本消失;5分:联合多种处理方法均无法自主排便,肠鸣音消失。②炎性指标检测: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③治疗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将其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优: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完全按照医嘱接受治疗;良:基本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基本按照医嘱接受治疗;差: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④治疗指标记录:包括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事件和肠鸣音恢复时间。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胃肠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炎性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炎性指标比较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2.4 两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

3 讨论

3.1 芒硝外敷在重度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胰腺炎为发生于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发病初期急性液体积聚于患者胰腺内部或胰周,通常可自行吸收,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无法完全吸收,进而可引起胰腺脓肿或急性假性囊肿,加重患者症状,并出现肠麻痹、呼吸加快、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积极参与早期治

疗极为必要[5-6]。有效控制炎性反应是重度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的关键,因此,需采取合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7-8]。芒硝是临床用于治疗炎症的常见中药,内含含水硫酸钠,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等功效,既可内服,又可外敷。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将芒硝外敷于下腹部,受患者体温影响,芒硝中硫酸钠可分解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则能透过皮肤作用于机体内,吸收患者局部组织水分和炎症,从而减轻水肿,消散炎症,促进局部组织循环,并能有效刺激肠蠕动,促使患者恢复胃肠功能[9-10]。此外,芒硝产量丰富,价格低廉,芒硝外敷也无须复杂操作。目前,芒硝外敷已成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常用方法[11-15]。

3.2 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应用优势 传统芒硝外敷袋采用棉布制成,使用时将芒硝粉末置于外敷袋中,确定位置后固定既可,外形相对简陋,采用棉布为非防水材质,长期外敷患者出汗后被芒硝吸收,凝聚成块,或聚成一团,导致芒硝外敷不均匀,影响外敷效果。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基于传统芒硝外敷袋行创新改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以常用腹带为主要材料,取材容易;②采用防水透气布料不仅可达到防水的效果,其特殊材质还具有透气、亲肤等特点,避免患者在使用时出现不适感,同时也可避免患者出汗后汗液渗入子袋体中,在外敷袋的保护下,芒硝不会对患者皮肤造成影响;③缝制出4个主袋体(子弹夹)可将芒硝更加均匀分布,患者使用时无论躺着或站着,芒硝均不会聚成一团,避免影响外敷效果,使用4块纱布做成子袋体(子弹),更换芒硝时只需要将子袋取出,无须对外敷袋进行清洗,既方便芒硝更换,也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④内设隐形拉链,有效避免芒硝不慎漏出。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胃肠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芒硝可对患者肠蠕动进行有效刺激,从而改善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芒硝分布均匀,使芒硝在患者腹部各部分均发挥作用,使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易受到控制。与传统毛巾袋比较,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更换药物、清洗等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在佩戴外敷袋时勿考虑体位,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故实验组治疗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

3.3 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注意事项 在使用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袋时需注意以下4点:①使用前需行B超检查,观察患者腹部及周围部位实际情况,结合B超检查结果确定芒硝外敷具体位置,找准位置后行芒硝外敷,能提高使用效率和抗炎效果;②芒硝放入子袋体前需仔细研磨,子袋体缝制时保证芒硝粉末勿从袋中露出,芒硝粉末从子袋体露出后进入主袋体,不仅不利于清洗,还可因芒硝量不足影响抗炎效果;③芒硝外敷期间需关注患者皮肤情况,如出现皮肤红肿、发热等表现,需及时对症处理;④芒硝不会污染芒硝外敷袋,需定期对其进行清洗和晾晒,每次更换芒硝需对子袋体进行清洗,外敷过程中芒硝会逐渐变硬,如不及时更换芒硝,不仅起不到抗炎作用,还可对患者腹部造成损伤,故需定时对芒硝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改良子弹夹式芒硝外敷有助于提高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依从性,对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炎性指标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芒硝鸣音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