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瘤采用SPECT/CT融合图像与全身骨显像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2021-09-12 06:31关汉分关则雄冯子权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5期
关键词:预测值例数全身

关汉分,关则雄,冯子权

(阳江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广东 阳江 529500)

骨转移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指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骨头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骨转移是肿瘤疾病常用的转移器官,也是发生癌性疼痛的重要原因,严重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转移瘤患者若是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并发骨髓衰竭、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并发症,加快病情发展速度,提高患者的病死率[2]。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观念不断更新,认识到骨转移瘤并不是所有肿瘤患者的终末期,对于骨转移瘤的治疗不应该持消极态度。骨转移瘤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而有效的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癌痛程度,提升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时间。鉴于此,本文以200例疑似骨转移瘤患者为例进行分析,试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与全身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来我院检查的疑似骨转移瘤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各有110例、90例;患者年龄27~88岁,平均(58.63±10.36)岁。对比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信息,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20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2)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加入研究并签字。排除标准:(1)患者的预计生存期≤3个月;(2)患者精神异常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完成检查。

1.2 方法

患者先后开展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图像检查,检查方法为:(1)检查前期准备工作:检查前仔细向患者介绍检查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舒缓患者紧张情绪;叮嘱患者身上不能佩戴金属物品,避免影响检查结果;要求患者尽量穿棉质衣服,在检查前排空膀胱,防止尿液污染患者的衣服和皮肤。(2)检查流程:①仪器设备:采用Micro Technology Hong Kong Ltd.生产的SPECT/CT仪,型号:U-SPECT/CT-II,采用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显像剂DPT-3。②检查步骤: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之后以病灶组织为中心进行SPECT/CT融合图像检查。首先为患者静脉注射显像剂,叮嘱患者饮用800~1 000 mL水,若是患者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则可以在4~6 h后为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全身前位以及后位,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对患者进行扫描,将床速设置在18 cm/min。完成全身骨显像检查后,对患者进行SPECT/CT融合图像,选择感兴趣的区域融合断层显像,并进行旋转,旋转角度设为180°,之后采用CT机进行扫描,CT机参数设置:电流300 mA,电压120 keV,螺旋距控制在1.375 mm,矩阵选择512×512,层厚设为1.25 mm。(3)图像处理:患者完成SPECT/CT融合图像与全身骨显像检查后,选择本院2名经验丰富(放射诊断工作≥5年)的医师评估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200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阳性有181例,阴性有19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仔细记录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9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全身骨显像检查的结果

通过统计发现,经全身骨显像检查后,发现真阳性有147例,假阳性有6例,真阴性有13例,假阴性有34例,总共检查出160例,诊断准确率为80.00%(160/200)。

2.2 SPECT/CT融合图像检查的结果

通过统计发现,经SPECT/CT融合图像检查后,发现真阳性有176例,假阳性有2例,真阴性有17例,假阴性有5例,总共检查出193例,诊断准确率为96.50%(193/200)。

2.3 评价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

从表1的结果能够看出,在阳性预测值上,SPECT/CT融合图像组98.88%略高于全身骨显像组的96.08%,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阴性预测值上,SPECT/CT融合图像组的96.50%、97.24%、97.24%、89.47%、77.27%显著高于全身骨显像组的80.00%、81.22%、81.22%、68.42%、27.66%(P<0.05)。

表1 评价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n/m)]

3 讨论

骨转移瘤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据相关调查统计发现,骨转移瘤的发生率在20.0%~70.0%;并且随着肿瘤疾病发病率的提高,骨转移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骨转移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骨折、顽固性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临床诊断骨转移瘤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全身骨显像检查,其操作方法比较简单,灵活度比较高,只需要一次成像便可以检查完全身骨骼,是目前临床现阶段公认的检查骨转移瘤的常用方法。但是全身骨显像的特异度比较低,漏诊和误诊的概率较高,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往往需要联合其他方法辅助检查。此外,在全身骨显像中,其通过静脉注射显像剂进行成像,显像剂容易与骨骼中的无机盐发生反应,使得有机成分聚集在骨骼中,若骨转移瘤中的骨性病灶比较多,且成骨反应比较少,会导致显像剂不容易吸附在骨骼中,使得结果容易呈阴性,增高漏诊率。SPECT/CT融合图像有效弥补了全身骨显像的不足点,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5]。SPECT/CT融合图像检查可以获取病灶位置的CT检查信息与SPECT检查信息,有效提升了诊断准确性;同时,SPECT/CT融合图像检查可以提高空间分辨率,准确定位椎体、颅骨等病灶位置[6]。对于全身骨显像检查无法确诊的患者,可以采用SPECT/CT融合图像检查进一步分析检查结果,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在阳性预测值上,SPECT/CT融合图像组略高于全身骨显像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阴性预测值上,SPECT/CT融合图像组显著高于全身骨显像组(P<0.05);提示SPECT/CT融合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效果更理想,诊断准确率更高。

综上所述,相较于全身骨显像,SPECT/CT融合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并且对病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预测值例数全身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石榴全身都是宝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