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保鲜剂对早酥梨采后果皮黄化的控制效果研究

2021-09-12 10:07王彦淳颉敏华吴小华王学喜陈柏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保鲜剂控制

王彦淳 颉敏华 吴小华 王学喜 陈柏

摘要:以早酥梨为试材,研究常温贮藏条件下1-MCP和NO两种保鲜剂处理对早酥梨果实黄化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MCP1.5 mg/kg熏蒸處理能有效控制早酥梨果实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与黄化指数的升高,保持了早酥梨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度,并使早酥梨果实整体处于呼吸强度较低的状态,保鲜效果最好。

关键词:保鲜剂;早酥梨;果实黄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8-0001-05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01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1-MCP and NO on the control of the yellowing of the newly picked Zaosu pear were studied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stor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5 mg/kg 1-MCP treatment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crease of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the increase of etiolation index of Zaosu pear fruit, and maintain the firmness, soluble solids and acidity of Zaosu pear fruit, and the whole fruit of Zaosu pear was kept in the state of lower suction strength, the fresh-keeping effect was the best.

Key words:Preservative;Zaosu pear;Fruit yellowing;Control

早酥梨果肉细腻,果色翠绿,汁水多,口味香甜,石细胞少,是我国西北地区主栽的早熟梨品种之一[1 - 2 ]。早酥梨成熟期一般在7 — 8月,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采后呼吸作用强,鲜果在常温贮运和销售过程中极易发生果皮黄化、果肉变软以及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早酥梨的感官品质和商品性[3 - 4 ]。

1-MCP(1-methylcyclopropene,1-甲基环丙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乙烯受体抑制剂,能不可逆地作用于乙烯受体,从而阻断受体与乙烯的正常结合,抑制乙烯所诱导的与果实后熟相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5 - 7 ],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气调保鲜剂,近年来在果蔬采后保鲜方面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可以抑制果蔬组织内乙烯、活性氧自由基的合成,促进抗氧化酶系活性,延缓组织呼吸作用,改善细胞凋亡,改善果蔬的品质特征等[8 - 9 ]。大量试验证明,硝普钠(SNP)可作为NO供体,安全无毒,可延长果蔬采后的保鲜期[10 ]。

我们以早酥梨为试材,研究1-MCP和NO两种保鲜剂对早酥梨果实采后黄化的控制效果,以期筛选适宜早酥梨采后处理的保鲜剂,为早酥梨贮藏保鲜提供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早酥梨于2020年9月采自位于甘肃省景泰县的条山农场。选取成熟度一致、大小均匀的果实,采后及时运至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冷库。

供试1-MCP(0.625 g/袋,有效成分0.014%),由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生产,商品名为聪明鲜;SNP(硝普钠,纯度99%),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SP-3420型气相色谱仪,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A-10 型呼吸代谢测量系统,美国Sable System公司;GMK-835F型梨酸度计,G-WONHITECH公司;日本爱宕PAL-101α型数显糖度计,日本ATAGO公司;FT-327型果实硬度计(意大利进口),德国仪器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Eppendorf移液枪,德国艾本德股份公司。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1-MCP熏蒸处理,即用1-MCP 1.5 mg/kg在13 ℃条件下熏蒸32 h;NO浸泡处理,即用0.1 mmol/L、0.2 mmol/L的NO分别浸泡20 min(硝普钠溶液浸泡法)处理;对照不进行任何处理。各处理均置于常温条件下贮藏,20、30 d后调查,每次每处理调查2箱,测定相关生理指标并统计果实果皮黄化指数。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果实硬度   用FT327 型果实硬度计测定,每个果实测定果实赤道部位4个点的去皮硬度,取9个果实的平均值[11 ]。

1.3.2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用PAL-101α型数显糖度计测定,每处理每次测定9个果实[11 ]。

1.3.3   乙烯释放速率   用SP-3420型气相色谱仪测定,色谱条件:氢火焰检测器;GDX- 502型色谱柱,柱温50 ℃;FID检测室温度240 ℃;载气为氮气,流速30 mL/min,外标法定量[11 ]。

1.3.4   呼吸速率   采用CA-10 型呼吸代谢测量系统测定,气流法,气体流速600 mL/min[12 ]。

1.3.5   可滴定酸   用GMK-835F型梨酸度计测定,每处理每次测定9个果实[11 ]。

1.3.6   叶绿素   将0.1 g新鲜的果皮放入研钵,放入25 mL具塞试管中,倒入10 mL 80%丙酮,套黑色塑料袋,置于暗处浸提,每12 h振荡1次,至48 h果皮呈白色时,振荡混匀后于663、645、440 nm下测定OD值,用80%丙酮调零[11 ]。

1.3.7   黄化指数   将果皮黄化级别分为5级,0级为果皮全绿,1级为果皮的黄化面积 < 1/5,2级为1/5 < 果皮的黄化面积 < 1/3,3级为1/3 < 果皮的黄化面积 < 2/3,4级为果皮的黄化面积 > 2/3,5级为果皮全部黄化。

黄化指数=Σ黄化级别×黄化的果实个数/(总果数×最大级数)。

采用Excel 2010软件對数据进行分析,用SPSS 22.0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早酥梨常温贮藏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贮藏期间,各处理果实叶绿素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常温贮藏20 d时,1-MCP 1.5 mg/kg、NO 0.1 mmol/L处理、NO 0.2 mmol/L处理和对照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66、0.53、0.56、0.40 μg/cm2, 1-MCP处理叶绿素含量分别是对照、NO 0.1 mmol/L处理、NO 0.2 mmol/L处理的2.13、1.96、3.15倍,差异均极显著(p < 0.01)。2个不同浓度的NO处理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 > 0.05)。

2.2   不同处理对早酥梨常温贮藏期间黄化指数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早酥梨黄化指数逐渐升高。贮藏至20 d时,对照、NO 0.1 mmol/L、NO 0.2 mmol/L、1-MCP 1.5 mg/kg处理的果实黄化指数分别为0.88、0.80、0.81、0.48。1-MCP处理较对照、NO 0.1 mmol/L、NO 0.2 mmol/L分别降低45%、40%、41%,差异均极显著(p < 0.01)。贮藏至30 d时,对照、NO 0.1 mmol/L和NO 0.2 mmol/L处理的果实已全部黄化,1-MCP 1.5 mg/kg处理的早酥梨黄化指数为0.70,与对照、NO 0.1 mmol/L、NO 0.2 mmol/L,差异均极显著(p < 0.01)。

2.3   不同处理对早酥梨常温贮藏期果实硬度的影响

果实硬度是反应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重要指标。从图3可以看出,常温贮藏期间,各处理的果实硬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贮藏至20 d时,早酥梨果实硬度值处理1-MCP 1.5 mg/kg、NO 0.1 mmol/L、NO 0.2 mmol/L、对照分别为5.06、4.53、4.14、3.64 kg/cm2。处理1-MCP的果实硬度比处理NO 0.1 mmol/L、NO 0.2 mmol/L、对照分别提高了12%、22%、39%,1-MCP处理与对照和处理NO 0.2 mmol/L差异极显著(p < 0.01),与处理NO 0.1 mmol/L差异不显著(p > 0.05)。

2.4   不同处理对早酥梨常温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贮藏期间1-MCP 1.5 mg/kg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余处理表现为缓慢下降。贮藏20 d时,1-MCP 1.5 mg/kg、NO 0.1 mmol/L、NO 0.2 mmol/L、对照组的早酥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1.68%、10.54%、10.67%、10.23%。处理1-MCP与NO 0.1 mmol/L、NO 0.2 mmol/L、对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提高1.14、1.01、1.45百分点,差异均极显著(p < 0.01)。

2.5   不同处理对早酥梨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由图5可知,常温贮藏期间,各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贮藏20 d时,1-MCP 1.5 mg/kg、NO 0.1 mmol/L、NO 0.2 mmol/L、对照的早酥梨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096%、0.076%、0.071%、0.074%。处理1-MCP与NO 0.1 mmol/L、NO 0.2 mmol/L、对照相比,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26%,35%、30%,差异均极显著(p < 0.01)。

2.6   不同处理对常温贮藏期间早酥梨呼吸速率的影响

由图6可以看出,3个处理的果实在贮藏期间呼吸速率都呈现下降趋势,处理1-MCP 1.5 mg/kg、NO 0.1 mmol/L、NO 0.2 mmol/L、对照的早酥梨果实呼吸速率分别为28.65、 32.79、 31.20、38.15 mg/(kg·h)。1-MCP 1.5 mg/kg、NO 0.1 mmol/L、NO 0.2 mmol/L处理与对照相比,呼吸速率分别降低了25%、14%、18%,处理1-MCP 1.5 mg/kg与对照的差异极显著(p < 0.01),与处理NO 0.1 mmol/L和NO 0.2 mmol/L的差异均不显著(p >  0.05)。

2.7   不同处理对早酥梨常温贮藏期间乙烯呼吸速率的影响

由图7可以看出,除0.1 mmol/L NO处理外,其余处理在贮藏期间乙烯呼吸速率均呈现上升趋势。贮藏20 d时,处理1-MCP 1.5 mg/kg、NO 0.1 mmol/L、NO 0.2 mmol/L、对照的早酥梨果实乙烯呼吸速率分别为8.44、33.06、 19.05、27.85 μL/(kg·h)。处理1-MCP乙烯呼吸速率比处理NO 0.1 mmol/L、NO 0.2 mmol/L、对照分别降低74%,56%、70%,差异均不显著(p> 0.05)。

3   结论

试验表明,1-MCP 1.5 mg/kg熏蒸处理能较好的保持早酥梨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的分解速度,显著抑制果皮黄化,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较好的控制早酥梨的果实的黄化软化过程,延迟果实成熟过程。贮藏期间0.1、0.2 mmol/L的NO处理不能有效保持早酥梨果实品质,与不作任何处理间差异不显著。1-MCP 1.5 mg/kg熏蒸处理可作为早酥梨采后保鲜处理的适宜方式。

参考文献:

[1] 吴利华,董东梅.  保鲜剂和保鲜膜对早酥梨保鲜效果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0(6):17-19.

[2] 王智明,王敏欣,冀定磊,等.  钙、硼与早酥梨木栓化褐变的关系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4):19-21;95.

[3] 钱卉苹,王   亮,韩艳文,等.  气调贮藏对早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2016,16(2):22-26.

[4] 陈   柏,颉敏华,王学喜,等.  不同浓度1-MCP对早酥梨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2017,17(4):6-9;14.

[5] 刘   丹.  1-MCP 对三峡库区丰水梨果实采后生理与品质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2016,16(1):27-30.

[6] 吴小华,颉敏华,王学喜,等.  1-MCP对不同采收期黄冠梨褐心病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2016,32(1):110-113.

[7] 刘   媛,关军锋,赵宝华.  1-MCP薄膜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对黄金梨冷藏品质的影响[J].  保鲜与加工,2015,15(3):7-11.

[8] 程顺昌,任小林,饶景萍,等.  NO对采后青椒某些生理生化特性与品质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3):322-324.

[9] 张少颖.  番茄果实采后NO处理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5,32(5):818-822.

[10]吕金慧,张安妮,张荣萍,等.  硝普钠(SNP)对红毛丹保鲜效果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8,8(10):38-41.

[11] WIN T O,SRILAONG V,HEYES J,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1-MCP on the yellowing of West Indian lime (Citrus aurantifolia, Swingle) fruit[J].  Postharvest Biol Technol,2006,42:23-30.

[12] 王寶春.  1-MCP处理花牛苹果冷藏后香气成分恢复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7.

(本文责编:陈   珩)

猜你喜欢
保鲜剂控制
无银保鲜剂对卷丹百合切花的保鲜效果
复合保鲜剂对莲藕贮藏品质的影响
不同浓度海藻寡糖对蜜柚储藏期间水分变化的影响
浅谈将本地特色“纽荷尔”纳入高中教学的可行性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精油固体保鲜剂对芒果保鲜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