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系列活动:有趣的蝉

2021-09-12 21:31周熙雯张婷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树梢昆虫泥土

周熙雯 张婷

到了夏天,在树上、草丛中、岩石边随处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它们有的静悄悄地爬来爬去,有的附在树上高声鸣叫,这一切都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作品《蝉》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蝉在夏天鸣叫的情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优美且富有韵律,句式整齐又节奏明快。我们设计了《有趣的蝉》系列活动,与幼儿一起走进大自然寻找蝉,侧耳倾听蝉的叫声,驻足观察蝉的外形,多方面了解蝉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昆虫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熟悉歌曲旋律,自然演唱歌曲。

科学活动:有趣的蝉

活动目标

1.愿意仔细听和看,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对蝉有探究兴趣,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蝉的认识。

3.乐于接触大自然,了解蝉与夏天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故事《夏天来了》,关于蝉的生活习性的视频,蝉叫声的音频,蝉的图片和标本,昆虫收集盒,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蝉的图片,讲述故事《夏天来了》。

师:小朋友们,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季节?

幼:夏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蝉告诉我们的。

师:蝉是怎么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幼:它们站在树上说的。

幼:它们说“知了知了,夏天来了”。

师小结:蝉用它们的声音告诉我们夏天来了。

【说明】教师运用看图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对蝉有初步的认知,知道蝉和夏天的关系。

二、 走进自然,寻找蝉

教师播放蝉叫声的音频。

师:你们听,这是谁的叫声?你们在幼儿园里听到过这种叫声吗?

师:现在我们到幼儿园的小树林里找一找蝉吧!

师:你们找到了吗?是在哪里找到的?

师:我们用这个昆虫收集盒把找到的蝉带回教室,用放大镜看看它长什么样子吧!

【说明】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寻找蝉、捕捉蝉,让孩子知道在树上、草丛中、石头下均可能是昆虫生活的地方。

三、 科学探究,了解蝉

1.观察蝉的外形特征。

师:我准备了放大镜,请你们仔细观察蝉长什么样子,可以把你观察到的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幼:我看见了蝉的头。

幼:老师,蝉的翅膀好漂亮。

幼:我看见了蝉的脚,它还在叫呢!

教师出示蝉的图片和标本,集体观察蝉的外形特征。

师小结:蝉有两对翅膀,一对短短的触角,还有三对脚。你们都发现了吗?

【说明】让幼儿自主观察、交流探讨,了解蝉的外形特征,对蝉产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2.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师:你们知道蝉喜欢生活在哪里吗?

幼:在树上。

师:那它小时候生活在哪里?平常喜欢吃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

教师播放蝉的相关视频。

师:蝉小时候生活在哪里?

幼:它小时候在泥土里。

师:那它生活在泥土里吃什么?

幼:喝树根里的水。

师小结:你们看得很仔细。蝉小时候生活在泥土里,靠吸收树根里的水分生活,它们要在黑暗的泥土里生活好几年,有的要十几年,然后才在夏天来的时候努力从泥土里爬出来,爬上树枝,脱去硬硬的壳,在阳光下变成有翅膀、会飞行的知了。除了这些,蝉还有许多秘密呢,小朋友可以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关于它们的秘密。

【说明】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进一步增进幼儿对蝉的了解,激发幼儿对蝉的探究兴趣。

附故事:《夏天來了》

夏天来了,蝉儿们很着急,它们想快点将这个消息告诉人们和小动物们。于是,在一个夜晚,一只蝉悄悄地爬到树梢,轻轻地说:“知了!知了!夏天来了!”接着,两只蝉爬到高高的树梢,大声地说:“知了!知了!夏天来了!”最后,三只蝉站在树梢上一起叫了起来:“知了!知了!夏天来了!”

歌唱活动:知了来了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创编。

3.乐意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和同伴一起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事先录制好蝉叫的音频,作品《蝉》PPT,蝉的头饰,大树造型的背景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作品《蝉》的音乐,出示大树造型的背景板,引导幼儿假想在大树下乘凉。

师:夏天真热呀,我们去树荫下乘凉吧!

教师播放蝉鸣叫的音频。

师:嘘,你们听!是谁在唱歌?

幼:蝉/知了。

师:蝉是怎么叫的?

幼:知了、知了……

教师展示作品《蝉》的配图PPT。

师:请你找一找它在哪里,一共有几只。

【说明】教师可一边播放蝉鸣声,一边借助图片、道具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在夏天的大树下乘凉的情境,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也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欣赏歌曲

1.整体感知,熟悉歌曲旋律和内容。

教师用较慢的语速完整范唱歌曲。

师:它们把自己做的事情藏在了一首歌里,请你们仔细听。

师:你听到了什么?一只蝉在干什么?

师:两只蝉在干什么?

师:三只蝉在干什么?

师:它们是怎么叫的?

如果幼儿答不出来,教师可以再唱一遍。

2.师幼对答,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师:你们回答得很清楚,接下来,我要提升难度啦!我们来玩一个对答游戏,我说一句,你们接一句,一定要仔细听哦!

教师说歌词的前半句,幼儿回答后半句。例如:教师说“一只蝉”,幼儿回答“在树梢”。最后集体说“知了!知了!夏天来了!我们最知道!”教师可以自行调整节奏快慢,鼓励更多幼儿参与其中。

【说明】在这一环节,教师运用游戏对答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幼儿对歌词的印象。

三、学唱歌曲

师:接下来,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钢琴的声音,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来唱一唱吧!

师:夏天来了,蝉的心情怎么样?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呢?

师: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哦!

教师和幼儿对唱后,还可将班级按小组、性别划分,相互对唱。

四、仿编歌曲

1.创编歌词内容。

师:一只蝉除了在树梢,还可能在哪里?

幼:在树上/叶子上/泥土里/在天上。

师:两只蝉除了站高高,还能做什么事呢?

幼:还可以手拉手、抱一抱、亲一亲。

师:三只蝉可以做什么?

幼:可以一起唱。

师:我们把这些有趣的事情也唱到歌里吧!

2.替换歌词,师幼互唱。

师:一只蝉。

幼:在天上。

师:两只蝉 。

幼:抱一抱。

师:三只蝉。

幼:一起唱。

合:知了!知了!夏天来了!

合:知了!知了!我们最知道!

【说明】教师需注意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大胆想象、替换部分歌词并唱出来,提高活动的趣味和幼儿的活动参与度,尽最大可能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五、表演歌曲

师:我们现在边唱边加入动作试一试吧,当唱到两只蝉、三只蝉的时候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做动作哦!

【说明】教师可提前将表示大树的场景和蝉的头饰放在活动场地,帮助幼儿自然融入情境加以想象,鼓勵他们在唱歌的同时加入身体动作,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进一步欣赏并感受歌曲。

活动延伸

科学区:把蝉放在班级的科学区,让幼儿继续观察。还可放入其他昆虫,引发幼儿对昆虫的探索兴趣。

语言区:投放《东方宝宝》智力版2021年第8期,鼓励幼儿学说诗歌中的语言,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故事内容。

角色扮演区:投放树枝、树叶和黑色披风等道具,鼓励幼儿运用诗歌的语言进行角色扮演。

猜你喜欢
树梢昆虫泥土
松鼠如何在树梢间奔跑
泥土
怎么办
泥土中的功臣
有趣的无脊椎动物
昆虫产卵跟鸡生蛋一样吗?
Smallest Flying Robot 会飞的机器昆虫
昆虫们来玩了
写给知了
呼吸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