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建造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1-09-12 08:20袁竞峰李启明徐照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8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袁竞峰 李启明 徐照

[摘 要] 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作为多学科交叉、时代特征明显的工科专业,需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培养面向智慧建造与运维的工程创新人才,服务国家工程建设行业的转型升级。探索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智慧建造与运维”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性和示范性,能够为我国工程建设与运维领域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提供人才培养的基础。从面向智慧建造的工程管理“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构建措施,以及构建效果三个方面,对面向智慧建造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展开详细介绍。

[关键词] 工程管理;智慧建造;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北京现代中欧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0c79cc05-8367-432f-be4d-2a37d1a0b68f);2019年度东南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度江苏省住建厅工程管理江苏省品牌专业,东南大学

[作者简介] 袁竞峰(1981—),男(回族),江苏扬州人,博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系主任,主要从事PPP项目投融资、建筑信息化管理研究;李启明(1963—),男,江苏南京人,博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工程风险预警与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研究;徐 照(1984—),男,江苏南京人,博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BIM技术、智慧建造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8-0185-04    [收稿日期] 2020-11-17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建立在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基础上的交叉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筑工业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出台,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中的“高性能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正逐渐取代传统工程管理模式,成为新的转型发展重点[1]。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从而实现智能建造,在理论和技术层面均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工程管理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3]。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我国提出“新工科”这一概念,以促进新一轮的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和发展新型工科专业体系是“新工科”的基本要求,此外,基于已有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开展进一步的知识创新,进而建立更加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复合型工程人才,也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方向[4]。作为引领行业风向标的先行军,高校应主动开展新一轮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促进“智慧建造”在行业中的实践,实现院校科研与行业实践的互惠发展。本文将从面向智慧建造的工程管理“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措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效果三个方面,对面向智慧建造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展开详细介绍。

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智慧建造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如BIM、云計算、大数据挖掘、物联网等,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相关的“人—机—环”等要素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和管理,从而实现工程项目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智慧建造”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目前其较少在高校教学中得到应用普及。与智慧建造相关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目前在国内也并未广泛开展教学。BIM技术是在二维建模基础上展开的一次新型革命,它可以汇聚工程全生命周期各类信息,如三维几何信息、进度信息、安全信息、成本信息、能耗信息等,从而实现各参与方基于BIM的协同化、一体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Revit,Bently,广联达三维软件被广泛应用。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几所土木学科重点高校开设了BIM相关课程。另外,包括沈阳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以建筑类专业而建校的高校也已经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BIM课程。然而,这些高校只是在传统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引入了BIM,例如,鼓励学生在学科竞赛中使用BIM建模等技术手段、毕业设计中要求学生引入BIM相关理念。针对如何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如何实现多方协同管理,及如何将BIM与现有工程管理结合从而实现智能化管理鲜少涉及。

事实上,少量融入BIM技术的培养体系并不能适应目前智慧建造快速发展的形势。教学与现有培养体系中遇到问题如下:(1)智慧建造是面向智能新工科的重要方向,但其重要性尚未被认识;(2)现阶段高校教师仍缺乏智慧建造相关知识体系的培训,从而使课堂教学仍以传统工程知识体系教学为主,忽视对智慧建造相关知识的教学工作;(3)与智慧建造相关软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致使高校软件教学存在阻碍;(4)智慧建造软件对学校硬件设施要求较高,从而给高校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导致高校推动智慧建造教学积极性不高。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工程学科培养体系中,并促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我国工程教育领域提出了“新工科”概念。“新工科”不仅要求建设并推动新型工科专业发展,同时要求促进传统工程学科的创新性改革,从而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且具有跨学科知识的工程领域人才。因此,在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跨学科选修课等主要课程中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有重要意义,进而构建面向智慧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措施

(一)创建校企合作的培养平台

具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往往具有土木、建筑、管理等传统优势学科,并具有在工程管理专业长期积淀传承的经典教材、精品课程资源、实验室建设等优势。立足于建筑产业的工程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工程设计、施工及运维提供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带动产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增值。作为我国工程科技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广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开发,帮助建筑从业者完成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运维、工程管理等专业性工作,大大促进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工程成本,不断推动行业的创新性发展。为实现工程智慧建造,基于BIM技术、二次开发、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挖掘等信息化技术,开发了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参与编制了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相关的标准。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浅议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