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

2021-09-12 02:25
中国慈善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慈善家目光议题

公益慈善在中国还处在婴儿阶段,这个婴儿的人生还有那么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它的成长还需要我们的呵护和鞭策,而我们必定也随之一起成长

在喧嚣的碎片化阅读时代,做一本杂志,不免会时常心生一种既寂寞又骄傲的感觉。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的那样,“在剑桥学院最拥挤的蜂房内,寂寞得像沙漠上的托钵僧一样”。

2019年的一个秋日,我正式接手《中国慈善家》项目,心情就如同那位在沙漠里行走的托钵僧,其实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走得出这一大片苍茫,也不确知走过这片沙漠之后,等待自己的是不是那个应许之地。不过,所有对未确定之事的担心都是庸人自扰,我最终也像那位僧人这般,听从了内心的声音(传奇里说的是他听到了神谕),看到了一个方向,走下去。

无论如何,对于这个方向,我的内心是笃定的,况且,我不是一个人。

至今,《中国慈善家》杂志诞生已经有近十年,伴随着慈善公益领域的起起伏伏以及媒体环境的戏剧性变化,这本杂志近年来——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也经受了许多波折甚至冲击。作为战略调整,我们对这个杂志进行了盘整,大规模进行人事重组,并对内容和设计都进行了由表及里的全面改版。

读者可见,改版后的杂志是双月刊,160页,更为厚重了。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定位也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为改版写下杂志定位的时候,提笔之间,有一句话如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们坚信人心向善、涓滴成河的强大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内核。”由此,提高公民的公益慈善意识、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进步是我们的办刊宗旨。改版后的《中国慈善家》立足于中国社会,以人文情怀和全球视野,关注中国乃至全球的慈善公益和社会议题;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路径,向读者提供专业、理性,同时兼具深度和温度的报道和分析。

相比过去,改版后的《中国慈善家》的目光所及会更高远、更宽广。

改版的第一期,我们猝不及防地遇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大暴发。我们的记者从武汉抗疫一线发来独家报道,后方团队密切配合,真实记录这一场大疫中这个国家所经历的痛与爱,我们所犯下的错误,以及获得的宝贵经验。

在我们的设计里,每期杂志都有两个封面故事,一个有关大事件,一个有关于人。对于后者,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推动公益慈善的先行者,他们所做的事情应该让大家看得见,他们的人生经验值得我们记取,他们所代表的价值也是我们追寻的方向。

在这一期杂志,以及今后的每期杂志里,我们都有设定的栏目,以理性的目光对慈善公益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并提供前瞻性的分析。我们尤其关注社会创新议题,研究在“授人以渔”的语境下如何发起一场“渔业革命”,探讨“义利并举”的公益解决方案。

我们也将目光拓展到與公益慈善密切相关的教育、环境、公共卫生、科学等领域,关注公益慈善背后的社会议题,或将观察的角度拉长至人类历史,或放宽至全球。

我们会努力去寻找隐藏在社会暗角里的弱势人群,发现繁荣背后的某些缺失,联接起社会的力量,给予他们关注与支持。我们相信每一个努力的个体都值得称颂,每一个角落都不应该被阳光所忽略。

能在内心相对更沉定的年纪转身投向公益慈善领域,对于我而言,应是一种福报。公益慈善在中国还处在婴儿阶段,这个婴儿的人生还有那么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它的成长还需要我们的呵护和鞭策,而我们必定也随之一起成长。

衷心希望和你们,我亲爱的读者,一同种下一颗慈善的种子,努力浇灌,静待花开。

猜你喜欢
慈善家目光议题
不舍放开那双手——怀念旅港慈善家郑兆财先生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背后的目光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慈善家田家炳奉献教育薪火相传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