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不落地卖了七八成

2021-09-13 06:03姜斌
农业知识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小兰店铺大棚

文/ 姜斌

6月9日,来到惠民县姜楼镇黄辛庄村元升西瓜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棚时,种植户路林峰热情地迎了上来,“天这么热,来来来,赶紧先吃几块西瓜解解暑。”说着,路林峰把我们领进屋内,桌上摆着他刚从秧上摘下来的富硒小兰西瓜。

一边吃瓜,老路一边介绍,“咱这个西瓜叫富硒小兰西瓜,看名字就知道,这个瓜富含硒元素,而且甜度高,皮薄肉脆,一般一个2斤—3斤,长不大,售价每斤9元,是一般西瓜的2倍—5倍,采摘价能到每斤12元。”

黄辛庄村西瓜种植历史已有200多年,当地独特的沙质土壤为西瓜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过去的露天种植模式受制于天气变化,瓜农们往往只能看天吃饭。“大涝或者大旱的时候就减产,甚至绝收。”路林峰说,2014年,当地政府部门和村民外出考察后,从外地引进了富硒小兰西瓜种植,采用了高温大棚立体种植模式。

经过两年的探索,这一模式逐渐成熟,在周围推广开来。路林峰也和其余6名村民联合成立了元升西瓜种植合作社,建起了11个大棚。谈起西瓜的销路问题,路林峰说:“今年我们的西瓜卖得格外快,11个棚,目前就剩了一个棚的瓜,其他都卖完了。4月1日下的头茬瓜,当时是错时种的苗,最晚这一棚再有十来天差不多能卖完。”

路林峰的西瓜为何今年如此畅销呢?

“一是这瓜的品质好,再就是多亏了咱县里实施的乡村赋能工程。”路林峰介绍。原来,以前路林峰他们的西瓜主要是以线下销售为主,也做线上,但受限于人力和物力,收效甚微。自从今年2月份,惠民县推广乡村赋能工程,他们的销售由线下转为以线上为主。“在镇政府的帮扶下,没想到在电商平台能卖得这么火,一天差不多能有200多单,平台下单我们现摘瓜发货,瓜不落地就卖出去了七八成。而且售价还比以前销往市场的时候能稍微高一些。”

“这11个棚能出十来万斤西瓜,收了西瓜再种其他蔬菜,还能再有收入,一年下来销售额能有100万元左右。”路林峰说。

路林峰口中所说的乡村赋能工程,是惠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是推动电商扶贫模式探索的一项新举措。“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惠民县注重理论学习与实地调研结合,聚焦群众切身问题和实际困难,以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为突破口,打造乡村赋能农副产品交易平台。”惠民县商务局局长李霞介绍,该项目以姜楼镇为试点镇,今年2月4日正式启动。

乡村赋能工程简单来说,就是为每一个村、扶贫户开通网上专属的赋能店铺,由专业公司统一运营平台所有产品的包装、设计、策划、物流、配送、售后等。

据介绍,自今年2月4日该项目启动以来,姜楼镇依托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联五西瓜”,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富硒西瓜”等特色瓜果,精选了4大品类百余种农副产品“上线”乡村赋能平台,开通网上赋能店铺超过230个,覆盖118个村级店铺和112个扶贫户店铺。

今年4月19日,姜楼镇举行了首次乡村赋能工程分红仪式,为28个村集体和22位扶贫户代表发放了分红金,帮助村集体和经济困难群众实现增收3.4万余元。其中,冯王庄村村民徐天福,通过积极推广自己的店铺二维码,两个月时间,收入达2700元,有效促进了村集体和群众致富增收。

猜你喜欢
小兰店铺大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老店铺杂事
小兰的故事
上淘宝咯
苏轼的店铺
不得不爱
一个人的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