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主题班会课的系列化设计与组织实施

2021-09-13 12:48梁小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7期

梁小翠

【摘要】说到班会课,很多班主任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只要当上了班主任,上班会课就成为了班主任的日常职责与必备专业技能之一。但是,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的主题班会课?它具备什么课程特征?它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区别在哪里?它具备哪些必备要素与效用,我们该如何定位与开展呢?本文主要从班会课的定义、作用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中学阶段主题班会课系列化设计与组织实施。

【关键词】主题班会的设计、主题班会的功能、主题班会的组织与实施

一、主题班会的定义

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第三章: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当中要“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也就是说,开展班会课不仅是班主任的必要专业技能,也是当班主任的日常教育职责与任务。

在百度上搜索,班会课的定义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自学成才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会议,它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如果组织得好,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而我对主题班会的了解,则有更深一层的看法。从字面上来看,它的“主”体现了过程的活动性与主体性,突出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题”则体现了学段的普遍性与预兆性,主题班会的开展是基于实际班情的需要与发展实际;“班”则体现了班会课设计的覆盖面与效应度,它面向的对象是本班的所有同学,而不是其他人;而最后“会”则是体现了班会意图的严肃性与延伸性,它是以会议的形式就班上发生的问题展开谈论和研究,跟班上的同学们说明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主题班会的课程特征主要有:

1.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不同的学段与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它制约与影响着班会课的上课方式方法、内容与深度广度等。

2.具有确定的组织者:一般而言,班主任是班会课的第一组织者,因为它是班主任实施班集体管理与教育学生的重要平台。

3.具有明确的主体

学生是班会课的主要实施对象和主体,学生可以通过班会课获取促进自身发展的有益经验,而学生的参与与接收程度则是班会课实施效果的重要评价依据。

4.具有严格的组织过程

学校的德育部门会要求班会课常态化,因此班会课有比较固定的上课时间,它的组织实施是对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具有灵活动态的教材

班会课没有固定的教材内容,它可以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环境、现实困惑等,是教师、学生、环境等各种因素相互持续作用的动态情景,具有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主题班会的作用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 第五部分“实施途径和要求”的第三点“活动育人”里面提到:“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根据长期的实施与探索,我总结了班会课的主要作用如下:

1.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宽广的视野和敏捷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开发;2.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自我;3.它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它可以大面积地对学生做号思想教育,帮助班级形成和谐的文化和推动班集体的整体发展;5.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6.它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和学校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等等。

在齐学红教授的《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里面特别提到:“班会课是一门综合实践类校本德育课程,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的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灵活的教育时间、严谨的内容设计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它以班级活动为主要载体,以主题会议等为主要形式,是师生间、生生间以及学校、家庭、社区间多方参与互动的教育过程。”因此,班会课一门教育与综合实践兼具的、富有弹性和个性的德育活动课,功能相当广泛。

三、主题班会的误区

在实际操作当中,由于班主任对班会课的定位发生偏差,思想上重视不足,班主任对班会课的内容欠缺宏观的规划,使得课程缺乏针对性,工作上随意性大;很多班主任“错”把班会课上成了纯粹的形式单一、呆板枯燥的 “批评教育课”与“办公会议课”。而有些班主任由于对班会课认识不足,行动上准备不充分、在目标方面作秀的成分过重,对班会组织角色上发生错误定位,在反馈机制上缺乏完善与延伸等,很多班主任 “错”把主题班会上成了作秀成分极重与面面俱到的“表演课”。以上这些都是上主题班会容易出现的误区,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上主题班会之前,对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整体的规划。

四、主题班会的分类

好的主题是开好班会的前提和关键。一般而言,按照功用来划分,主题班会的“主题”可分为计划性系列主题、针对性现实主题和时代性教育主题。其中计划性系列主题是以满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要求为主;针对性现实主题是针对具体的班情和学情,在教育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言;时代性教育主题则是围绕传统节庆日、公民生活和社会时事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为主。

要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必须要以下面四项标准来检验,即 “小” 、“近” 、“巧”、与“实”。 “小”要求主题班会的主题要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最后达到以小见大 ;“近”要求主题班会的主題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身心发展水平,要解决学生实际遇到的困难;“巧” 要求主题班会的实施要有创新性与艺术性,实施过程能做到深入浅出、水到渠成;最后“实”则要求主题班会的设计要针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务本求实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与行为上的指导。

五、主题班会的系列化设计

要真正上好主题班会课,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思维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本学段的所有主题班会课进行宏观规划 ing形成系列化。如学生自主成长系列、中学生幸福课程系列、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系列、好习惯伴成长系列、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系列、生命教育指导系列、人生价值观引导系列、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系列、社会情感辅导系列、自我防护教育系列、安全教育系列、战“疫“系列、学习指导系列、“减压”辅导教育系列等等。而每一个系列之下,又可以开展

如“人生态度系列”下可以开展 :人对自然的态度(关爱地球、保护环境);对社会的态時(提倡法治、道德、人类友爱、世界和平);对人生的态度(信仰、理想、目标);对生命的态度(生命意识、人生规划);对自己的态度(悦纳自己、直面人生);对他人的态度(真诚、善良,学会换位思考,已欲立而立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心理健康系列” 下可以开展:认知、情感、行为心理保健;青春期心理保健;个性心理健康;走出心理怪圈等等。

总之,主题班会的系列设定没有固定的要求与样式,班主任可根据个人的特长与认识,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与实际学段要求进行。

六、主题班会的组织实施

为了避免主题班会上成干瘪瘪的“批评说教课”和硬生生的“洗脑灌输课”,可以尝试把主题班会用以下方式进行,如探讨交流式班会、体验活动式班会、参观纪念式班会、实践模拟式班会、文艺表演式班会、汇报分享式班会等等。

一般而言,主题班会包括如下三大部分:导入部分、课程设计部分与活动延伸部分等,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一个好的导入能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得本来缺乏“活力”的班会课变得活跃起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尝试使用猜书名、问卷调查、个性测试、游戏体验导入、新闻启示、社会热点关注、名词解释、定义导入等。

而在主题班会的主体实施部分,则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运动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教育的目標,比较常见的班会课实施活动有:

心理团队活动:表情包、情感垃圾桶、情绪ABC、空椅子对话、握手微笑、印象评价、大风吹、滚雪球、信任背倒、装石头沙子盐水、1分钟鼓掌……

学生表演:角色互换、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现场采访、现场招聘、幸福抽签、颁奖典礼……

学生分享:品评名人名言与故事、分享经验、专家支招……

学生竞赛:学科知识竞赛、团队任务、小组辩论……

学生讨论:分析理由、剖析行为价值、两难抉择、猜想结果接龙、条件搭配……

而事实上,一次主题班会是不可能把彻底解决教育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更不可能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主题班会仅仅是个良好的开始,想要把主题班会的教育成果巩固下来,则还要继续开展班会课的延伸活动,如文明之星评选活动、广告创意展示、海报设计、班会续集、活动打卡、朋友圈晒图、演讲比赛、文化展等等。

总之,一节成功的班会课往往是融合了各种教育元素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是班主任综合能力素质的集中体现和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因此班主任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修炼。同时,学校应把班会课纳入全校的课程规划当中,充分挖掘班会课丰富且特有的教育功能,使得班会课的实施呈现规范化、课程化与体系化,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发展搭建更有利且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