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导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13 02:29王丽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王丽琴

摘 要 在作文的立意构思和创作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思维导图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实现大脑思维的外化,帮助学生扩展思维,有利于更好地选材立意。因此,本文在阐述思维导图的实用性和对选材立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具体方法,希望能为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选材立意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考察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日益重要,作文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存在选题立意不深刻、词汇表达匮乏、主题表述不明确等问题,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提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帮助学生扩散思维、提升创造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应用该手段,以切实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思维导图对作文选材立意的影响

1.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

作文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察,考验着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可见,作文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知道作文从何处开始写、怎样写。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能够从作文主题出发,将其相关的内容以网状、放射状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拓展写作视野,使其将头脑中储备的相关知识以系统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将作文主题拆解成不同角度的内容,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擅长程度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创作。思维导图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有效提升了写作教学效率。

2.有利于帮助学生整理素材

思维和写作密不可分,思维决定着写作,写作影响着思维。思维是将客观事物以主观化的形态存储在大脑中,写作是利用客观事物将主观思维表现出来,学生的思维力和储备的文学素材影响着写作质量。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整理所掌握的知识,让学生明确已学知识点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帮助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充分利用所学内容,构建起缜密的逻辑思维,最终优化学生的写作思路和逻辑。

3.有利于多角度进行选材

针对相同的作文题目,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选材视角出发进行写作,选材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学生作文的最终呈现效果。由于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绝大部分学生习惯从作文题目的表面意思出发进行构思,很少有学生能够跳出常规的视角进行创新性选材。思维导图的应用恰恰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在对特定题目进行创作时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扩充选材范围,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可见,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多角度进行作文选材,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和进行写作创新。

4.有利于深化写作主题

当学生确定好写作角度后,还要继续挖掘作文的主题,在立意上增强作文的深度和高度。很多好的主题和立意都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学生利用思维的力量去发现、去挖掘。这个时候如若应用思维导图,就能够帮助学生从特定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主题的意义,将视角拓展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從而起到深化作文主题的作用。比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有“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一写作主题,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生活和写作进行延伸,在对生活故事的多方面挖掘中升华作文主题,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一篇优秀的作文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这就是作文写作的意义,也是初中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很多学生的作文主题较为肤浅,观点停留在现象表层,无法抓住事物的本质,主要就在于没有对所写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在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写作的基础上,对一级关键词进行延伸和深度分析,从而获得二级或者三级、四级的关键词,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全面、多元的作文构思网络。学生在整体上掌握作文构思后,就能够跳出主题表层意蕴的限制,形成一个较为宏观的主题思路,实现升华主题的目的。

二、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1.教师要善于示范,给学生传授画图技巧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画式的知识梳理和整合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所掌握的作文素材,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发散性选材和立意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养成良好的作文构思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思维导图是较为新颖和陌生的,需要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画图和应用技巧。因此,教师应善于示范,在帮助学生厘清话题作文要求或者命题作文要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准备好白纸和彩笔。然后,教授学生将作文要求用关键词代替,以形成思维导图的主干,然后围绕主题拓展写作思路,形成思维导图的分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不同颜色的彩笔进行标记,既能够突出重点,还能够刺激学生大脑的思维。比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的“抓住细节”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率先进行示范,告知学生人物、环境、事件等内容作为思维导图主干,根据故事情节细化描写内容,利用分支表明要详细描写人物外形、语言、动作描写以及环境整体氛围以及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和技巧。

2.循序引导,增强学生应用的积极性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思维导图时,因为受思维、习惯等因素的限制,制图时往往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对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引导学生朝着创新的道路前进。比如,学生在思维导图绘画中出现思路受阻的情况时,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思考方向和意见,帮助学生走出思维限制的误区。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当学生个人完成思维导图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换意见,让学生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开拓原有的思路,在原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小组讨论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促进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碰撞,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孔乙己》中人物的外貌描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鲁迅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一一列出,孔乙己为思维导图的一级标题,穿衣、面部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分别为二级标题,将孔乙己的长衫、皱纹等细节描写体现在思维导图中,防止在写作中相关细节的遗漏。当学生在描写人物时,教师也应引导其按照这种方式将所要描写的元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出,帮助学生做到全方位地进行人物的细节描写。

3.借助网络,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如若仅靠一学期节数不多的作文课堂完成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丰富教材内容,并引导学生课下自主积累,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为丰富思维导图的主干和枝叶做好充足的准备。为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资源不断丰富课本语文素材,帮助学生积累现实生活故事和优质写作素材。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在课下分享思维导图应用视频教程,或者作文素材供学生们学习和使用,使学生可以按照个人需求和写作风格自主设计思维导图的形式,实现学生知识储备的提升和思维导图的熟练操作。比如,在学习《一个村庄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将网络上对该文章的思维导图分享给学生,“村庄”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可以设定为思维导图的一级标题,将村庄中的山谷、森林、雨水、天空等元素作为二级标题,将人们滥砍滥伐后的山谷、森林变化作为三级标题,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层次,提升其写作时的层次意识。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善于应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以身示范,传授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技巧。其次,教师应善于引导,给予学生自主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的机会,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其语文素材积累和知识储备。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