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道德经》 中的和谐思想及现代启示

2021-09-13 21:48李小慧
文教资料 2021年17期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启示

李小慧

摘   要: 人类文化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当下,我国面临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继续向前发展,还应当追溯历史的精华从中得到借鉴。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留下的《道德经》,有不少内容契合我国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启发意义。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和谐思想   启示

由于我国历史上的特殊背景,时间悠久的大一统格局,中央集权统治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的中庸等,极大地加强了职能有限政府的建设。辩证地看,虽然举步维艰,同时需要认知的是,与春秋战国时期合理的欲望相比,当代社会的合理欲望增强,但我国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对民众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基本实现了民众寡欲和民众充盈的基本前提条件。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天下之所以能够得到治理,是因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明白“清静无为”的道理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无为而治的理念下,将达到和谐共处,不以画大饼的形式做空想许诺;不同于能说会辩的人,而将精力用于真抓实干;以法令和准则严格要求本身,要求政府的无为就是政府角色的存在意味着对经济不妄加干涉,为社会提供更加有成效的政策指导、有力监督、民生服务等。当代中国需要研究老子思想,不仅因为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珍宝,还因为老子思想为中国文化走向提供了一种参考。他认为,当时的礼治文明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他的解决途径有:在伦理与事理之间选择事理,以自然的角度考虑自然,对科学的负面影响应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化与自化之间选择自化,不能把一部分人的道德标准强加给他人;在群体与个体之间选择个体,个体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是很少的。因此,老子的哲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启发意义。

一、老子和谐思想概述

道是《道德经》中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要想了解“道”究竟是什么,首先要看到“道”对于老子整个思想体系发挥的作用,道法自然在揭露整个宇宙的特性的基础上,涵盖天地间万物的基本属性,展示出世间所有事物全部依照或遵守“道”的自然而然的规律,换一句话说,道以自己为法则。《道德经》多个章节都展现了道的思想,例如,地依照天的规律,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道就被解释为全部出于自然的本性。同时,我们应注意到阴阳应是万物普遍具有相互矛盾的力量和基本属性。要想了解“道”究竟是什么,首先要看到“道”对于老子整个思想体系发挥的作用,“道法自然”在揭露整个宇宙的特性的基础上,涵盖天地间万物的基本属性,世间的所有事物全部都依照或遵守“道”的“自然而然”规律,换一句话说,道以自己为法则。我们在对《道德经》有全面了解后,可以看到,老子在《道德经》中多个章节都曾明确给出“道”的定义与阐释。

“无为而治”一词作为一个具体的概念出自《道德经》,也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个思想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在春秋战国时期面对五霸之争、七雄相互斗争,连绵不断的战乱,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无为而治可以被认为对“道”存在,如果说道是世界的本体的话,那么无为而治就应顺理成章地成为和谐社会治理的主要途径与道路。在这层含义中,所强调的主要指通过对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顺应,达到对国家无形之中的治理[1](8)。治国者,切忌急功近利地追求过多的目标,并下达诸多法令政策,使重担压垮民众,应该依道治国使人民遵循自己的规律展开行动与作为,使政府真正成为人民的服务者和补充机构。不管是儒家的“德治”还是法家的“法治”都与道家提倡的这种“太上,不知有之”相形见绌。道家的虚静无为、清静无为的方式达到的效果是“对于最好的统治者而言,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1](8)。

“无为而无不为”,如果能做到,即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做不成。不为的含义是不安于本分,胡乱作为,不妄为的含义是遵守本分,在职责范围内做事。正因如此,他认为城邦正义的社会特征是各安其所、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于治国者而言,无须事事躬亲,而是要着眼于全局。此外,治国者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促使每个人发挥积极性,这样表面上看治国者并没有做什么,却使这样的无为达到了真正的有所作为。

二、老子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及启示

“小国寡民”在《道德经》第八十章有所描写。老子推崇的社会完善格局是小国寡民。关于小国寡民所体现的背景情况及现代启示为历代学者所正视。它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因此对小国寡民的钻研不可胜数。此中具有相当强烈现代意义的观点看法是其既是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又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自然社会的状态,对当今社会有着强烈的借鉴意义和启迪。《道德经》第八十章原文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消,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12)这些话表明一个国家,疆土面积不用过大,民众人口数量要少,因而打战、徭役、祭祀等需要用的大鼎、大锅就不需要了。这样老百姓就会珍重自己的性命,而不会远离家乡,去远方打拼。小国寡民的思想每每被称为一类悲观退缩而避世的立场,从现有文献来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部分国内文人、学者是批判小国寡民思想的,称它为反动、复古、落后甚至愚昧的。从这方面看,小国寡民是对我国发展进程的阻碍与限制,并不符合我国发展的历史趋势。《道德经》一书的流传和译本在经历几千年的流传后,不可避免地带有各个时代的色彩,多次加工中必定存在偏颇之处。

如今,形形色色的欲望使得当今一些人显得浮躁。老子在春秋时期,面临民众精神世界匮乏的问题。那些对生活感到不满意程度最高的人,往往是在基本生活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内心匮乏的人,因为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符合实际的欲望。基于此,老子认为在满足民众基本需要这样的前提下,更需要回归精神世界的大环境。反观在小国寡民这样的社会里虽然民众的欲望仅仅停留在衣食住行,但生活的幸福感却是很高的。正是因为保证了社会各方合理的权益,社会环境里看重精神世界的充盈,降低物欲的存在感。

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的矛盾。人类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私欲。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无”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想求得减少人类占有的冲动。因人的私欲而产生多少争战和屠杀,有了多少无谓的牺牲,老子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是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多么深沉的悲悯情怀。由此可知老子具有积极救世情怀,不一定是消极悲观出世的。他倡导“为而不恃”“弗居”“不争”,是要人们创造、养育、贡献。他并不反对人们成就功业,只是反对那种光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利益、无功而争功、有功而居功的行为。老子的“静虚”观念犹给人启迪,表明人的心灵保持凝聚充实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天真朴素的气质,才能导引出浓厚的创造能量。这对于现代的那些喧嚣浮华,无异于清醒剂。

“治大国若烹小鲜”,关于这个命题的意思,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学者都有所考究。韩非的解释是:烹饪小鱼的时候,因为鱼肉嫩滑,不能屡屡翻动,否则鱼就碎掉,同样管理大国也不能朝令夕改,不能通过束厄局促民众,严苛扰民管理国家。换言之,“治大国若烹小鲜”指的是治国要以“清静”作为基本方针,通过“烹小鲜”这样的生活常识,纳入治理国家的大义中。

“烹小鲜”不等于无作为。通过对上文“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思想的理解后,要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不能极端地认为对于国家的治理是消极任意的无所作为或者将任何一种管理措施都视为毒瘤[3](56-60)。在不扰民、不折腾的基本前提下,对于如分散的民众而言,政府的存在是必要的,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换言之,在整个过程中,正确慈爱的态度、连贯的思路及根本性的准则都发挥着作用,进一步说,位高权重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变动与改革过程中,不能有太大的动作,应该学习风从缝隙中吹过一样的程度,让人不会特意察觉。治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贤明的统治者治理大国时,应按步骤,有顺序、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联系地看各个举措间的关系,给予民众适当的空间、时间进行适应和反应,再通过这样的反馈修正或继续自己的治国措施。

现代社会文明高度发达,政府的“有为”大多出于有所规划的善意。但善意未必都是益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等行为,容易走向善意的反面。一些教训,往往是不适当的“有为”造成的[4](93)。政府公共治理的方式,应以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为根本。

出于對春秋时期的社会、自然环境的考虑,长期以来,不少学者把小国寡民的生活,简单理解为重回原始时代的生活。我认为,这是对小国寡民理解的简单化。任何思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照搬照抄。老子的小国寡民治国思想,同样需要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进行扬弃。毋庸置疑,相对于当今的中国、当今的世界,春秋时期老子所设定的小国寡民社会生活,极度简单化了。我们应当批判性地借鉴,绘制属于和谐社会的蓝图。

参考文献:

[1]郭琳琳.老子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A].燕山大学.智启雄安——第四届雄安新区建设公共政策智库论坛论文集[C].燕山大学:燕山大学文法学院,2018.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03.

[3]陶武.《道德经》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社科纵横,2018,33(01).

[4]贾斐.《道德经》的和谐思想浅论[J].山西青年,2016(13).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启示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智者老子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