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理念的区域高校协作模式浅析

2021-09-13 21:57张雪梅
文教资料 2021年17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

张雪梅

摘   要: 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新形势下国家关于西部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高校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主体,应该发挥好主体优势。在创新理念下,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科技创新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高校要以创新为导向培养人才,建立以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体系。通过构建区域图书馆联盟、搭建区域产学研创新协同平台、创建区域师资共享平台、共建区域高校就业服务平台等方式,为两地区域共建提供科研资源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协同创新   高校协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成渝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成渝城市群作为中国城市群的重要一环,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高校作为产学研的重要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如何发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构建区域高校协作模式对成渝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渝经济圈建设的内在逻辑

2020年1月3日中央提出關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战略部署。成渝经济圈的建设是当前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川渝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迎来的重要发展契机。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1]建设好成渝经济圈是川渝地区融入新形势下国家重要发展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巩固成渝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川渝地区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建设成渝经济圈是国家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加速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提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川渝地区重要的发展机遇。川渝两地应抓住此发展契机,全面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决策,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加速推进成渝经济圈建设。“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2](270)。以高校为依托,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成渝两地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加速推进产学研的融合,是加快成渝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实现路径,对巩固成渝两地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享成渝地区区域资源优势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时代,四川将紧跟国家步伐,实现全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四川省是“三线建设”时期的战略大后方,三线建设开启了四川的现代化建设之路,为四川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科技基础。并且四川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四川省是连通中国东西部的交通要道,近些年来,高铁线路的建设大大便利了四川省的交通,为四川广泛参与成渝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航运中心,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点,具有独特优势。重庆是中国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创新发展,为激发地区创业创新活力提供支撑,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依托重庆地区的区域优势,可助推重庆参与成渝经济圈建设。加强两地的深入交流,促进成渝地区文旅融合、人才交流、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合作,在全过程、宽领域、多层次的视角下,推动两地创新协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依托成渝两地的地区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人才共享,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互利共赢,巩固两地在中国城市群的经济地位与战略优势。

二、创新理念引领下高校科技创新的要求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的共同参与。高校作为产学研的重要主体之一,具有汇集人才、提高科研效率的重要作用,发挥好高校在产学研过程中的自主性,有利于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一)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面向知识创新时代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123-130)。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举措,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地方区域特色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相适应,以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强大的意志品质,有着较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并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4](104-107)。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学生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坚持创新为导向的基础上,契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培养思维创新、专业扎实、适应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

(二)以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创新创业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创新,高校应和政府、企业等相关主体一起实施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精诚合作的模式。然而,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培养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创新产业的发展存在失衡的情况,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脱节,创新产品与社会需求脱节,创新产品难以转化,导致产学研的效果难以量化。因此,引入一个以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对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是十分有必要的。构建高校多层次、全领域的创新创业指导机制和培养目标,需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确立以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三、成渝两地高校协作的原则与路径

为了快步建设成渝经济圈,成渝两地应抓住发展机遇,全面推进两地的深入交流合作。高校是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是成渝经济圈建设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四川、重庆地区高校资源丰富,两地高校搭建一个协同发展平台对双方深入合作大有裨益。

(一)成渝两地高校创新协作的原则

一是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成渝两地高校合作是基于两地深度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速建设成渝经济圈不可或缺的环节。“地方高校应在充分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从全局出发,对联盟的各方面、各层次和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集中有效资源,高速快捷地实现目标[5](6-7)。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导向的协作平台,必须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深入调查两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基础之上,结合两地高校的优势,对两地高校协作做出统筹设计。

二是资源互补,人才共享。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下,高校的协同创新是实现成渝两地深入合作的现实路径。两地高校因专业设置不同,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使命,虽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但在成渝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下,高校应该打破壁垒,破除交流障碍,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特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高校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高校的科研人员、教学人员更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同,高校人才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为了发挥高校人才的主观能动性,高校之间应努力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人才共享,实现两地高校人力资源的一体化,助推两地互利共赢,扎实推进成渝经济圈建设。

(二)成渝地区高校创新协作的路径

一是构建区域图书馆联盟。成渝两地高校资源丰富,各大高校都拥有实体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系统。一方面由于高校用于图书馆建设的经费有限,制约了高校丰富图书馆资源。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學科设置和专业开展不一致,单一图书馆资源门类有限。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两地高校可利用区域优势,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搭建图书资源共享平台。各高校在图书馆资源的采购上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优化整合,取长补短,以实现两地高校图书馆在技术和资源上的共享。

二是搭建区域产学研创新协同平台。高校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以高校为主体,可充分激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活力。“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等学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导引下,结合自身人才和科研优势,联合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乃至国外相关机构,协作攻关,力图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创新性活动”[6](49-52)。搭建区域产学研创新协同平台,可整合两地资源优势,促进两地高校科研人员的合作,提高创新创业效率,进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两地高校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搭建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可助推两地高校已有的科研平台、研究中心相互合作,并促进高校科研资源整合,加强成渝两地深度合作。

三是创建区域师资共享平台。通过共享精品课程,互派学生交换学习对方优势学科和互派老师教学等模式创建区域师资共享平台。成渝两地高校办学各有特色,搭建区域高校精品课程平台,共享各大高校精品课程,将有助于实现两地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两地高校可通过签订协议,实现精品课程的共建共讲共享。两地教师可通过签订协议,兼职教学。两地高校教育资源的合作可优化师资力量,促进高校人员交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创建师资共享平台,实现两地在高校师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是共建区域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在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共建成渝地区区域高校就业平台,能够实现两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地就业。成渝地区高校丰富,由于专业设置和学科优势的不同,各大高校吸引的企业各有侧重。由于各个企业、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每个高校和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建设两地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将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学生,打通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壁垒,平衡就业的供需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就业信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共建区域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实现成渝地区毕业生资源、企业资源的共享,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地的人才优势,为成渝经济圈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四、结语

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环境中,成渝经济圈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发挥好高校在创新理念下的科研创新优势,用好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对成渝经济圈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构建区域高校协作模式对发挥区域优势、共享区域优势、整合区域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EB/OL].(2020-10-16)[2020-12-3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10/16/c_1126620405.htm.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蒋开东,詹国彬.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04).

[4]马平.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课外活动实践探究[J].江苏高教,2020(12).

[5]李勉媛.战略联盟与地方高校发展[J].教育探索,2014(02).

[6]徐魁鸿.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特征及运行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3).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协同创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专业建设新机制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