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协同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建设研究

2021-09-13 04:56范武山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范武山

摘 要:结合多元协同理论,文章把高校智慧图书馆作为复杂系统展开系统的研究,提出其和各参与主体子系统之间是互相协调发展,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各子系统效能总和相比较高。文章深入地研究了智慧图书馆多元主体结构,对其多元协同模式做出重要阐述,建立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创建了与其相符的多元协同保障机制,促使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为有关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元协同理论;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

0 引言

如今,智慧图书馆取得显著的发展成绩,其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的研究和协同理论互相组合,将智慧图书馆看作是复杂系统进行研究,研究的时候基于系统化的角度展开;各主体子系统的局部问题不会影响到整体,结合多元协同理论,促使智慧图书馆系统的熵值有所减少,使得系统变得更加的稳定。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和多元主体之间具备辩证统一的关系,参与主体是相对于服务体系来说的。整体系统的效能超过各子系统的发挥效能的总和。本文结合相关研究,结合智慧图书馆协同模式和多元主体结构,创建完善的智慧服务体系,进而制定对应的保障机制,使得智慧图书馆能够实现创新发展。

1 基于多元协同理论的图书馆服务研究现状

随着多学科研究的不断推进,多元协同理论开始取得快速发展,德国的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是该理论的首创者。多元协同理论是对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和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展开的研究,怎样根据自身具备的内部协同作用,自主生成功能、空间以及时间上的有序结构。美国的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在企业管理领域中融入协同理论,协同理论为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现在,有关协同理论的图书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刘光容等与协同理论相互结合,对图书馆社会合作动力机制展开深入的分析,指出协同理论与图书馆社会合作的非平衡性、非线性、复杂性保持契合;王林等从协同生态角度出发,从3个层次建立了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即用戶服务、馆藏资源以及场馆建设。这些研究很多都是从技术应用、资源建设角度对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协同管理展开深入的探讨,很少有学者对怎样实现基于协同理论的智慧图书馆服务过程控制问题展开研究。总的来说,基于协同理论的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为了使得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效益能够达到最大化,则要深入地研究智慧图书馆协同服务过程相关控制内容。

2 多元协同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构建

2.1  高校智慧图书馆多元主体

就智慧图书馆多元主体而言,其包含用户、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图书馆等。其中服务主体为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服务主体兼受益主体为用户,而管理人员和读者属于用户。受益主体包含潜在的用户、科研人员以及学生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智慧图书馆对政产学研用能够实现创新发展。各参与主体可以在智慧图书馆平台上使得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智慧图书馆多元主体结构以用户为根本,促使多元主体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2.2  高校智慧图书馆多元协同模式

2.2.1  馆馆协同

馆馆协同不仅能够合理地整合资源,促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进而实现优势互补。馆馆协同不但使得服务和知识能够实现统一,两者之间有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共性主要围绕着用户的需求,促使资源能够实现共享;所谓的差异性表现为,面向特定的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例如博物馆的特色就是陈列实物;图书馆、档案馆的特色就是书籍档案等;科研机构的特色就是把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此外,同种图书馆,拥有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且所处的区域不一样,使得各馆对于各自服务的用户群体的知识需求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进而能够为用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2.2.2  人馆协同

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对于人的互动感知是比较重视的。人馆协同可以使得人与馆的感知更加丰富。第一,关于用户需求,高校智慧图书馆智能能够有所感知,使得布局、服务等变得更加优化。第二,用户对于高校图书馆能够有所感知,且可以随时获取智慧服务,进而能够收获知识;用户可以从智慧图书馆处感受到其提供的知识服务,进而能够更好地传播和创造知识,使得高校图书馆可以朝着人性化和智慧化的方向努力前进,使得人馆协同可以实现快速发展,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如物联网技术等,使得人和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进而能够冲破信息传递的限制。

2.2.3  人人协同

人人协同包括用户和管理员的协同、管理员之间的协同以及用户之间的协同。管理员可以基于管理制度和管理服务,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为其提供个性服务;管理员之间协同,可以合理地分配任务,彼此之间能够分享管理的经验,相互之间能够有效监督,促使管理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克服管理中的困难,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用户之间能够保持协同,首先,以高校智慧图书馆为平台,促使用户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进而能够有效传递知识,更好地理解知识;其次,读者不仅是享受高校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对象,也是提供知识服务的对象。

2.3  多元协同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

如今,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发展成绩,高校智慧图书馆坚持围绕用户,最大化地满足其服务需求,将其作为发展的方向,多元主体实现协同发展,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本文从多个层次出发,建立多元协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包含智慧服务层、信息交互层、网络连接层、资源整合层[1]。

2.3.1  资源整合层

高校智慧图书馆整合资源具体包括档案馆以及图书馆等,此外,还包含知识数据。在整合资源的时候包含的数据全生命周期分别为数据应用、数据传输以及数据采集。资源采集技术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如数据库同步以及数据挖掘等。高校智慧图书馆不但使得资源传输具备安全性、完整性,对于传输的效率也有很高的要求,能够使用云传输技术以及点对点传输技术。所有的参与主体都可以访问开放数据,但是,对于有关用户隐私、保密数据以及知识产权的数据要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还可以实施脱敏处理措施,促使信息具备安全性,这样可以使得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2.3.2  网络连接层

网络连接层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帮助实现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协同、人员和图书馆之间的协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同。进而就能够构成一个点对点的大网络,进而突破地域方面的局限性,让资源的传递变得更加快速高效,也让服务变得更便捷。为了保证高校智慧图书馆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网络连接层的关键科技得到了应用,例如大数据科技、云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同时区块链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大数据科技的类别有很多,比如说语义标注、语义连接、具体的文章研究、用户的图像处理等不同的功能;云数据技术包括的种类也很多,比如:数据的存储和输送以及云计算等技术。高校智慧图书馆拥有独立的云服务平台,这主要就是缩减移动端与客户端的一些压力,进而把大部分数据的相关处理全部延伸到服务器领域。图书馆需要运用服务器的自身功能来为相关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高校智慧图书馆重点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借助不同的先进科技达成有效的互联[2]。

2.3.3  信息交互层

信息交互层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多个主体实现互利共赢,向着最终的目标而迈进。该层包括的内容有共识机制、传输协议、信息披露、资源共享、责任和权利划分、考核制度等。不同主体间展开信息交流,进而怎样形成一致的标准并把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不同的主体,需要共识制度把不同参与者给出的相关建议转达给不同的主体,进而形成一致的意见。可是在传输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信息是正确的,所有的主体都要对传输协议展开监督,让数据的传递参照相关的协议,保证数据传输是安全有效的。不同的主体为了一致的目标而展开有效的合作与工作内容的分配,一定要清楚不同参与者的工作状况,也就是需要展开有效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可以保证不同主体之间能够展开约束,及时搞清楚各自的工作状况,突破信息壁垒,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3.4  智慧服务层

高校智慧图书馆能够发掘出自身的优点,提供有效的服务,比如说迅速搜索的功能、精准的推荐功能、强大的可视化功能、情景演示功能、社交服务功能等。迅速搜索的功能涵盖了文章查找、语音查找、移动视觉查找等,这样就可以达成客户多样的需求。文章查找与语音查找实际上就是把客户给的文章内容与语音内容当作查找对象来展开资源的配对。移动视觉查找指的就是借助客户端把现实生活中实际物体的图案或者视频资料当作内容,运用网络技术来检索相关信息的一个方法。精准的推荐功能包括2個类别:个性化推荐与关联推荐。个性化推荐还包括个性化阅读推荐、订阅推荐、查找推荐等。高校智慧图书馆也具有别的类型的智慧服务,例如一站式导航服务、科研数据共享服务等。图书馆以后也会拓展服务的范围,让服务渗透到同学们生活与工作的各个领域,对他们产生更多正面的影响[3]。

3多元协同视域下高校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保障机制

服务保障制度对智慧图书馆而言是很重要的,若要形成合理的协同,变得更加正规,进而提升总体系统的功能,就要使用有效的保障体制来进行制约;经过使用合适的保障体制,可以确保相关的主体拥有良好的状态,进而能够让相关主体效能在系统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高效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保障制度的相关结构都是很重要的。

3.1  需求表达机制

需求表达包括了对客户需求的迅速掌控和对相关主体发展需求方面的掌控。对客户需求的迅速掌控实际上指的就是高校智慧图书馆非常看重客户的具体需求,同时也能够提供智能的服务。多个主体的需求表达能够促进不同主体实现协同。达成不同主体的需求也是让不同主体最大限度发挥效能的重点。高校智慧图书馆是非常独特的,和别的种类的图书馆是不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看重的是客户需求,同时也能迅速展示出多个主体的需求。在现在的社会中,信息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这类图书馆能够迅速整理搜集相关的数据,同时也会不断挖掘潜在客户。使用大数据能够构建面向一定人群的详细用户画像,进而研究并提取出有效的用户特定爱好,进而展开精准的用户定位与高质量服务;一方面确保不同主体可以实现合理的协同,另一方面要把客户当作重心,把客户需求当作指导,提供合理的有效的智慧服务。为了满足不同主体需求,相关的系统会安排设置代表委员会,展现出多个主体的具体需求,让管理和服务能够合理应用于实际当中,让不同主体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3.2  协同参与机制

一方面需要深刻感知并传递出客户和不同主体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也要让不同的主体参与进来,所有的主体都需要充分发挥出正能量,互相督促,实现共赢。协同参与体制能够确保高校智慧图书馆所有的主体都能够有效参与决策制定程序,同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一方面需要让不同的主体共同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确保每个主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系统中,分权和自治是相辅相成的。分权实际上是使用多个主体的具体特征和实际条件,合理地分配权利,让体系展示出扁平化结构,这样一来,这些主体就可以融入不同的环境中。在多个主体的子系统中,相关的安排符合相关标准,进而发挥出长处,同时展开自我约束。运用分权与自治,不同主体在总体系统中具备了充足的空间与创新力,同时也能够不断促使总体系统实现合理的配置。

3.3  信息共享机制

高校智慧图书馆多元协同的合理进行需要更透明的信息。信息透明就是实现不同主体协同和互信的根基。信息共享制度实际上就是使用信息披露的功能,提高信息沟通力,从而实现良好的民主监督。这样一来,多个主体就具备了合理有效的保障制度。信息披露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工作内容和程序的披露、工作效果和相关制度的披露、惩处与奖赏披露等,同时使用系统平台的方式展开有效的公示。信息共享机制一定要展现出高校智慧图书馆平等、开放、民主的特点。

3.4  有效评价机制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与相关项目的实施是否有效,是需要一个合理的评判体系来评定的。评判体系实际上是根据多个主体自身的长处与服务特点,在实施了合适的责任权利分配之后,认真核对相关的工作内容。第一,这种评判体系的决定者是多个主体,这些主体需要展开合理的协商,这实际上符合相关的发展需求。同时,通过不同主体核查可以促进总体体系的发展并提供巨大的动力;第二,这类评价机制显然不会阻碍不同主体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推动不同主体内部与总体的协调发展,为了合理判定出不同主体的发展状况与不足之处。第三,评价机制也需要展示出高校智慧图书馆平等、开放、公平的特征。评价机制之所以存在是为了避免系统从规范的状态返回混乱的状态中,评价机制需要展开合理的调整,让系统一直都保持稳定的状态,从而发挥出系统最大的效能。

4结语

多元协同理论对高校智慧图书馆的相关服务而言是很重要的,可以让高校智慧图书馆变得更加智能。把高校智慧图书馆当作起点,推动智慧城市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该论文参照了一些前人的研究,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高校智慧图书馆,探究高校智慧图书馆多样的主体结构和不同的协同方法,使用多元的技术来构建图书馆中有效的服务系统,同时给出了合理的协同保障制度。以后会把这个理论研究作为前提,仔细探究不同保障制度和协同效果的评判体系的设立。虽然该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高校智慧图书馆,但是多元协同理论以及该论文的系统组织能够给探究智慧城市与智慧社会提供参考,可以促进体系的合理发展,也能够推动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刘淑丽.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研究[J].文化产业,2016(26):230.

[2]徐向东,王方园.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1(1):23-27.

[3]陈莉,缪玉堂.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兰台内外,2021(2):70-72.

(编辑 王永超)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