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梅花春季栽植试验分析

2021-09-14 09:09贾长荣王守龙李万里
乡村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保存率保水保水剂

贾长荣 王守龙 付 筱 李万里

(1.济源市林业工作站,河南 济源459000;2.国有济源市南山林场,河南 济源459000)

梅花(Armeniaca mumeSieb.),为落叶小乔木、稀灌木,树高4~10 m;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呈灰绿色;小枝绿色,光滑无毛;花单生,直径2.0~2.5 cm,香味浓,先花后叶。梅花原产我国南方,已有3 000多年栽培历史,无论作为观赏树种还是果树均有许多品种[1]。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坚强、高洁、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深受人们喜爱。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国有济源市南山林场境内邵原林区梅花种质资源保存库内,海拔600 m,试验地面积为10 hm2,土壤为棕壤土,土层厚度在100 cm以上。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 375.4 h,年平均降水量为641.7 mm,年平均气温为14.3℃,≥10℃的活动年积温为4 539.6℃。当地雨水集中在7—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4.25%。

1.2 试验材料

梅花苗木采用嫁接成品三年生苗木,地径4 cm,品种为“朱砂晚照水”(朱砂型)。土壤水分测量采用美国生产的土壤水分传感器(型号AV-EC5);数据采集器采用美国AVALON公司生产的AR5,太阳能自助供电,传感器布设深度为0,20,40 cm 3个层次;保水剂采用法国SNF(爱森)保水剂[2],具有抗旱保水、营养缓解供给等功能;地膜采用可降解分化透明地膜。

1.3 试验设计

梅花栽植的同时,将土壤水分传感器按照0,20,40 cm 3个层次进行布设,每个试验模式布设3套仪器,取其平均值。每个试验模式栽植100株。试验一为梅花带土球(土球40 cm)与栽植模式互作效应研究。以梅花带土球(A)为主处理,分A1、A2、A33个水平。A1使用保水剂、覆盖地膜。将梅花苗植于栽植穴中扶直,深浅适宜,再倒入1 kg充分吸水饱和的保水剂。之后先填表土湿土,后填心土干土,分层踏实。栽植完成后,及时浇透水1次,水下渗后立即覆一层细土,然后分两侧盖上100 cm×60 cm的地膜压实。A2只覆盖地膜。A3采用常规栽植方法随机进行栽植,不使用保水剂,不覆盖地膜。试验二为梅花不带土球(裸根)栽植与栽植模式互作效应研究。以梅花不带土球栽植(B)为主处理,分B1、B2、B33个水平,采用同试验一相同的处理方法。

1.4 试验林营造

2018年12月上旬进行整地做畦,每667 m2施复合肥50 kg,深翻30 cm,筑成200 cm的平畦,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消毒杀菌。栽植株行距为200 cm×200 cm,定植穴规格为50 cm×50 cm×50 cm。2019年3月上旬进行春季栽植,要求带土球苗木土球四周踩实,裸根苗木采用“三踩二埋一提苗”的方法栽植[3]。

1.5 观测内容

4—10月,每月的第10天采集土壤水分数据进行分析;6月上旬,调查栽植成活率;11月中下旬,调查栽植保存率及新梢年生长总量。在试验区内布设雨量筒,收集降雨量及当地的气象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植模式和利用保水技术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不同栽植模式和利用保水技术生长季各土层含水率见表1。通过1年的土壤水分监测发现,不同栽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不同,结果表明栽植成活率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采用梅花带土球栽植、采用保水剂、覆盖可降解地膜保水技术,40 cm处的土壤平均含水率最高,达到15.46%;不采取任何保水措施栽植梅花,40 cm处土壤平均含水率仅为11.71%[4]。

2.2 不同栽植模式和利用保水技术对栽植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栽植模式和利用保水技术对梅花成活率的影响见表2,结果表明梅花带土球栽植能大大提高梅花栽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采用梅花带土球栽植方式,并采用保水剂、覆盖可降解地膜保水技术[5],梅花栽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可达100%;梅花不带土球栽植,不采取任何保水措施,栽植成活率为62%,保存率仅为40%。

表2 不同栽植和利用保水技术对梅花成活率的影响 %

2.3 不同栽植模式和利用保水技术对梅花枝条年生长量的影响

不同栽植模式和利用保水技术对梅花枝条年生长量的影响见表3,结果表明梅花带土球栽植,并使用保水剂、覆盖可降解地膜的,枝条年生长量远远大于不带土球栽植。梅花带土球栽植,并使用保水剂、覆盖可降解地膜,梅花枝条年生长量达152 cm;梅花不带土球栽植,不采用任何保水措施,梅花枝条年生长量仅为32 cm。

表3 不同栽植模式和利用保水技术对梅花枝条年生长量的影响 cm

3 结论

华北地区梅花春季带土球栽植,并使用保水剂、覆盖可降解地膜,可大大提高梅花栽植成活率及保存率,并且能增加梅花枝条年生长量;梅花春季不带土球栽植,不覆盖地膜、不施加保水剂,梅花成活率和保存率最低,年生长量也最低。

梅花原产于我国东南、西南、华中及台湾等地。在华北地区进行栽植时,首先要考虑梅花的习性,选择适宜在北方生长的较为耐寒的品种,且不能栽植于风口和过于干燥的地方,而北方冬季较为寒冷,所以建议春季带土球栽植。华北地区春季带土球栽植梅花,可以确保其根系与土壤充分结合,施加保水剂和覆盖可降解地膜可以提高梅花根系周边的土壤含水量。

猜你喜欢
保存率保水保水剂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高温干旱果园“保水”是关键
卡拉胶凝胶保水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利用玉米秸秆制备土壤保水剂
抗旱保水剂西沃特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核桃经济林抗旱保水栽培技术分析
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不同树种造林成效分析
提高西海子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
浅析如何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小粒径保水剂利于蔬菜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