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庆的变迁机制与再生产路径

2021-09-14 07:08杨绿洲王汝平
社会科学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变迁驱动民族

杨绿洲,王汝平

(1.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一、概述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且具文化兼容并蓄的国家,每个民族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各个民族在风土人情、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给国内、国外旅游消费者带来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1]。基于民族人文的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之上的更高需求层次的旅游形式[2],对于现代人来说,通过对民族人文的欣赏,可以享受一种返璞归真的人文与自然融合的旅游体验,这对于身处当前快节奏发展的旅游消费者来说,可以寻觅到一处放松自我、享受差异文化之所[3],对于身心舒适、多感官体验消费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民族地区来说,通过民族人文资源来发展旅游经济,不仅让民族旅游经济结构更加多角化,而且也能够满足当前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服务需求[4],进而对民族旅游经济发展形成拉力效应,进一步推动民族旅游经济向好、向强发展。

在民族文化中,节庆是一个兼具人文特色且富有丰富内涵的一种文化形式,是民族地区世居先民精神文化的一种直观展现方式。通过在重要节庆活动上所呈现出的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节事习俗,更能够将民族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现出来[5],对于民族旅游经济的促进和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说,可谓是注入了内核旅游资源。随着时代发展和时代大同文化的思潮,民族节会也具有了适应外部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加上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很多民族旅游地区逐步驱动自身节庆文化的变迁,从而适应民族旅游发展,满足民族旅游市场的需求,以此形成了民族地区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驱动旅游升级,旅游的升级驱动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需求链[6]。为此,在旅游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驱动下,对于节庆文化的变迁,既是一种机遇,亦是一种挑战。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我国一直坚持可持续生态资源开发,尤其是对民族节庆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构建针对性的文化变迁机制,以此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让民族节庆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当然,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侧重点,大力发展民族旅游,融合节庆文化开发,在文化变迁机制的保障下,能加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7],从而满足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需求下,构建民族节庆文化的变迁机制,完善民族节庆文化的再生产路径,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同时能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能给民族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基于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文化的开发目标和基本需求,构建完善的节庆文化变迁机制,并且提出完善的节庆文化再开发路径,从而有效确保民族节庆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仍然坚持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能够在变迁和创新过程中逐渐转变为旅游产品的核心,以期实现促进民族地区的影响力、提升民族旅游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促进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

二、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的变迁机制构建

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的变迁,本质上是民族节庆文化根据旅游发展需求而发生的文化变动,笔者为了能够实现坚持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传承下的旅游开发的目标,构建了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的变迁机制。首先,明确了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变迁目标、变迁原则的情况下,而后分析具体的民族节庆变迁的实施主体,并构建民族节庆变迁的保障措施。如图1所示,为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的变迁机制。

图1 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变迁机制

(一)民族节庆的变迁目标

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变迁目标的设定,既要达到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要实现民族旅游开发,属于民族节庆文化变迁和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的双重目标的结合。为了能够让民族节庆文化变迁与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产生良好的互动,笔者认为民族节庆的变迁目标既要实现对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传承,又要对其进行变迁和创新并融入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的进程中[9],从而形成民族文化旅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民族节庆文化的变迁与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两者的平衡点,可达到相互促进和提升的良性循环,但是如果把握不到位而向某一方发生倾斜,则会使构建的良性循环进入恶性影响的环节,反而会影响彼此的发展。

民族节庆的变迁,要以节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为目标,创新为手段,在坚持对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文化旅游的开发创新,从而使其变为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为旅游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10]。所以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于民族节庆文化要做到不能被经济利益蒙蔽双眼而对民族节庆文化过度开发、盲目利用,更不能为了博取游客眼球刻意捏造、歪曲事实,更重要的是对民族节庆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筛选,将落后的、糟粕的去除,真正做到从民族节庆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出发,选择健康、绿色积极向上的节庆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坚持保护传承、可持续的目标来实现节庆文化旅游的开发[11]。

(二)民族节庆的变迁原则

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文化,要坚持统一协调的原则、坚持良性变迁的原则、坚持指导旅游开发的原则,来有效保证民族节庆变迁的目标实现。

第一,民族节庆变迁坚持统一协调的原则。首先,要做到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变迁的过程与变迁的目标一致,不能将目标仅仅作为口号,要在民族节庆文化的变迁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12],不断地与目标进行复盘对比并分析优化变迁过程,从而保证民族节庆变迁的有效性。其次,要做到统筹兼顾多方利益,从各个利益主体出发,保证各个参与方以及干系人的相关利益,不能发生偏袒或包庇某一方而最终损害所有干系人的利益;要做到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不能因为个人而损害集体利益,也不能因为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利益;要做到兼顾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协调发展,认识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是统一发展的,不能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导致长期利益受损,也不能过分追求长期利益而让民族节庆文化的变迁与再生产不能继续开展下去;最后,要做到利益关系均衡化。在民族节庆文化的变迁过程中,碰到难题要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切实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让参与方和相关干系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达到均衡,保障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有效性。

第二,民族节庆变迁坚持良性变迁的原则。对于民族旅游发展来说,民族节庆文化是一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种类,也是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发展非常重要的资源。在旅游驱动下,民族地区要跟随全国经济一盘棋、促进民族旅游经济大发展的节奏下,要积极深化对节庆文化的认知,通过抓住时代机遇,丰富文化内涵,积极开发和创新来有效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13]。同时,避免全盘否定和片面保护的态度,对于民族节庆文化与其他地区或者国外文明相比,不能全盘否定而丢弃民族节庆文化,要始终坚持民族节庆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民族节庆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同样的,片面的全盘保护不容侵害,这种保护心态可谓是“圈养式”,世界格局在变,人情世故也在变,民族文化也需要敞开心扉去适应环境、与时俱进,才能够真正在当前世界文明大繁荣的形势下发展、再造,成为真正的民族核心。最后,要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民族精神积极入世。在当前世界格局下,人类交流和思想碰撞到达了非常繁荣的阶段,民族节庆文化作为当前民族最能体现民族精神和心理崇拜的文化内容,首先要对其具有敬畏心和民族自信心,在始终坚持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地开放胸怀,融入世界多元化文化体系变革中,并且在民族自觉意识的支配下,坚持节庆文化创新与再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民族旅游产业的核心资源的可持续性,带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民族节庆变迁坚持指导旅游开发的原则。以民族节庆变迁为核心来指导旅游开发,本质上是以民族节庆文化为核心,实现对民族旅游的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坚持保护与传承的指导思想[14]。首先,要以民族节庆文化为核心,打造同一区域内的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圈。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同一个民族区域内民族节庆文化存在很多差异性,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以此为策略,对旅游开发进行统一规划,避免旅游景区各自为政、相互抄袭,出现同区域,同质化竞争的问题,避免出现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的现象。政府相关管部门要让同一个区域内的节庆文化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并且根据自己的特色打造当前旅游景区的节庆文化优势,打造一个区域内不同特色的民族节庆文化旅游新品牌。其次,民族节庆旅游开发要突出节庆文化优势、发挥特长。民族节庆文化属于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资源,民族特色越明显,其市场吸引力就越大,开发出的旅游产品的价值就越明显,所以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变迁,要坚持特色和优势,逐渐向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最后,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对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时,要主动担任其对民族节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要对民族节庆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真实内涵,将最能够体现民族古老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节庆活动或风俗风情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保护和记录[15],对于后续传承也要通过各种现代经济行为来进行传承和宣传,从而真正地让民族节庆文化展现出该有的民族思想和文明,并能够在节庆文化旅游的推动下逐渐被保护和传承。

(三)民族节庆的变迁实施主体

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变迁的实施主体主要包括了三部分,一是政府部门,二是旅游经营者,三是民族节庆文化的传承者,其在民族旅游发展下的民族节庆文化变迁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有所不同。

对于政府来说,民族旅游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对于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部门在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变迁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监督、支持和引导。首先,政府部门定制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来约束民族旅游以及节庆文化变迁和旅游开发实施者的行为,确保民族节庆文化变迁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其次,通过政策制定及在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来支持具体的实施者以此鼓励推动民族节庆文化变迁和节庆文化旅游开发,以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民族发展的双赢目标[16];最后,政府部门体现出的引导作用,在约束和支持下,一味地打压或一味的地支持都不是最终目的,让整个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发展朝着带动经济发展、坚持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创新的方向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政府部门科可通过各种方式的活动来积极引导民族节庆文化旅游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行业的发展可为其带来经济利益,而自身也是对民族节庆文化开发和促进民族旅游发展最有力的实践者。在推动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旅游经营者要端正科学发展观,在对民族节庆实施变迁时要严格观察变迁的原则,统筹兼顾多方利益和目标,自觉约束自觉的市场行为,统一短期效益和长远目标的关系等等,从而有效促进民族旅游发展的前提下,坚持对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对于民族节庆文化传承者来说,民族节庆变迁并融入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以为其带来经济效益,而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自身又担任着民族精神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使命,所以实现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目标的责任又落到了其身上。对于民族节庆文化的传承者来说,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主动适应时代变化,让民族节庆文化能够走出去而得以发展;其次,要加强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传承自觉意识,不应因短期利益而破坏节庆文化的核心和内涵;最后积极融入节庆文化的变迁过程中,始终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接受旅游发展带来的民族节庆文化变迁,并在坚持民族精神核心的基础上,对民族节庆文化进行开发创新,使其真正能够融入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切实有效地带动民族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民族节庆的变迁保障措施

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变迁,要在坚持变迁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保障措施,通过政府主导、提高实施主体认知水平、增强对民族节庆文化的自觉意识、强化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法律管理措施,以此促进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有效开展。

第一,坚持政府主导。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变迁以政府为主导,可以更好地让整个民族节庆的变迁以及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更好地与政府发展规划和目标融为一体,并且借助政府的统一协调,来有效实现同区域内的旅游市场规范,有效保证整个民族旅游经济能够良性发展。再者,在国家民族发展策略的指导下,政府部门始终坚持对民族节庆文化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根据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对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旅游开发与创新,并促进民族节庆文化能够良性发展。还有,政府能够为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文化的变迁提供强而有力的社会支持和法律保障,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个人、团体等都不能对民族节庆文化造成恶意破坏,这也为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传承及旅游开发创新增设的一层保护,促进节庆文化变迁与民族旅游开发的有效融合。

第二,提高实施主体认知水平。作为旅游节庆变迁的直接实施者,旅游经营者和节庆文化传承者对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文化变迁要有正确的认知,以此确保在变迁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民族节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对经营目标的被认知。实施主体不要一味强调经济效益,也要强化民族节庆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让节庆文化变迁能够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其次,需要对节庆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突认知,对于民族旅游来说,旅游驱动带来的民族节庆文化变迁,必然是与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及融合,如何坚持在保护民族节庆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将其融入旅游中、如何在民族节庆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皆是具体实施者拥有的认知能力。最后,需要对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认知。变化是一直存在的,本质是固体培元,旅游管理者和节庆文化传承者要认识到节庆文化的内涵与本质,要坚持在节庆本质的基础上来发展旅游业,方能真正有效地避免民族节庆文化在变迁过程中被破坏甚至是消亡。

第三,提高对民族节庆文化的自觉意识。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的变迁,需要提高民族自觉意识,这不仅是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基础,更是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民族自觉意识对于民族节庆文化变迁至关重要,决定了其是否能变迁、往哪里变迁、如何变迁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民族节庆变迁推动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民族自觉意识要带动民族主观能动性,在坚持民族节庆文化的传统性以及坚持民族精神和内涵旅游驱动下,推动民族节庆的变迁主动做出选择,并且在民族节庆变迁的具体策略、实施过程中都要做到有条不紊,不可一蹴而就。同时,要提高对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意识,对于不良的外来文化侵蚀、恶意或过度开发利用民族节庆文化等行为要加以抵制,真正做到在对民族节庆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础之上,推动民族旅游带来的文化变迁和旅游开发利用。

第四,强化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法律管理。法律监管是对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有力保障,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民族节庆文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变迁保护,通过立法、用法的手段,坚决杜绝一切以发展民族经济为借口对民族节庆文化恶意破坏的行为。同时,法律对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做到分门别类、细致有别,对于节庆文化、服饰、节庆饮食等一系列的节庆文化内容,要通过构建制度化、流程化、法制化的法律监管体系,来确保民族节庆文化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最后,要加强对民族节庆文化变迁的法制宣传,提高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和干系人的法律意识,做到积极主动、切实有效地实施民族节庆文化在旅游开发驱动下的文化变迁。

三、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的再生产路径

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的再生产,是在民族节庆的变迁机制下,基于民族节庆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有效促进民族节庆文化的再生产,促进民族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再生产,是坚持民族节庆文化的核心和本质,通过政府部门推动、民族节庆文化的自我再生产以及创新民族节庆再生产模式和产品的路径来有效实现民族旅游开发情境下的民族节庆文化的再生产。

(一)政府推动民族节庆再生产

民族旅游的发展本身融合了衣食住行等诸多服务业,也是民族地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带动生活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政府部门在发展民族旅游的条件下,有效地加强对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与再生产,使其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旅游资源,彰显民族节庆文化本身的民族价值,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民族节庆文化的挖掘与保护,通过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来有效推动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传承。其次,政府部门要举行相应的节庆假日活动,根据民族文化特色举行相应的比赛,从而为民族节庆文化的再生产提供发展平台。最后,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民族节庆文化的整理、挖掘,对于古老的节庆文化内容进行调查收集,并深挖文化本质内涵,为民族节庆文化再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民族自身节庆的自我再生产

民族节庆依然是在民族地区中活跃的节事活动,而节事活动所呈现出的节庆文化则代表着民族崇拜、精神传承,而且民族节庆文化在自身民族中才具有传承的意义,所以民族自身要加强节庆文化的自我再生产。随着民族旅游的发展,民族节庆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得到应用,各种节庆活动可在日常旅游活动中呈现给旅游消费者,在节庆文化满足游客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游客不断增加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更是让当地居民看到了文化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变。但是,很多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民族内部的传承都受到了威胁,很多青少年不愿意传承民族节庆文化的衣钵,更愿意走进文明城市感受现代文明。为了能够实现民族节庆文化在自身内部的自我再生产,政府部门、旅游管理者和节庆文化传承者要建立一个良性的自我再生产循环:首先,通过对民族节庆文化的开发来推动民族旅游业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发展,满足游客对民族旅游区的多样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从而带动民族旅游经济的发展,增加旅游营收;其次,合理优化旅游经济利益再分配,本着可持续发展和节庆文化传承保护的原则,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提高民族节庆文化的保护传承的力度,让民族节庆文化在民族内部产生再生产的动力。例如为民族传承者增加经济收入、颁发民族节庆文化传承名誉奖等诸多方式让更多的青少年看到民族节庆文化的物质和精神价值,开展各种民族节庆文化展示活动来提高当地居民对民族节庆文化的认知,优化民族节庆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等等,通过各种方式来让当地居民认识到民族节庆文化自身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内涵本质以及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推动民族节庆文化的自我发展。最后,持续加大民族节庆在旅游需求下的再生产,通过开发创新旅游产品,让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民族旅游产品增加多样化,在旅游市场上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推动旅游经济更上一个新台阶。如此往复的民族节庆文化自我再生产循环,是一个良性的发展,更是在满足民族旅游需求的前提下推动民族节庆文化再生产的关键路径。

(三)创新民族节庆再生产的模式与内容

旅游驱动下的民族节庆的再生产,其模式的本质是旅游开发和节庆文化保护二者并存的发展模式,是以民族节庆文化为核心,对民族节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同时进行的一种新模式。为了能够达到双重目标,我们提出了民族节庆文化分门别类、划分层次、分别实施不同策略的再生产模式,从而达到民族节庆文化保护与传承下的变迁以及旅游开发与创新的再生产。首先,要在政府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来完成对民族节庆文化的调查、收集与挖掘,通过走访调查、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对民族节庆文化进行整理,并挖掘出每个地区独特的民族节庆文化,并按照显性节庆文化如歌舞、服饰、食品等和隐性节庆文化如禁忌、礼仪、仪式等进行梳理。其次,划分类别和层次。要分清楚类别和所属,将民族节庆文化进行类别划分,而后在类别的基础上,根据民族节庆文化重要性、传承难易度、潜在的经济价值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并进行层次划分,主要目的是分清楚不同节庆文化中不同类别下不同层次的旅游开发策略,是开发为主、保护为辅还是开发为辅、保护为主还是保护开发并行等,为不同的民族节庆文化的再生产提供依据。最后,开展不同的保护或旅游开发创新策略。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节庆文化,要开展不同的再生产策略。例如针对一次性物质形态为载体的节庆文化,要加强全面记录并进行记录保存,在旅游开发上,如果属于易损文化,则要将实物进行保存,在旅游开发中则采用重情节轻实物的旅游开发方式,模拟还原所代表的节庆文化含义;对于节庆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需要录像、文字、图片等记录方式,并对其表达的民族本质含义进行阐述和说明,同时在传承上也要加大力度,保证民族节庆自我再生产,在旅游开发上,则要在坚持民族精神和内在本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各种方式旅游开发与创新,例如表演观光类、情节体验类等等,让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彩。

四、总结

旅游驱动下民族节庆文化要坚持传承保护、开发创新的变迁目标,坚持统一协调、良性变迁、指导旅游的原则,由政府、旅游管理者、节庆文化传承者三者在政府积极主导、提高管理者和传承者认知水平,提高民族自觉意识,强化法律管理的保障措施下进行将民族节庆变迁。而民族节庆的再生产,需要政府主导、支持来有效推动民族节庆再生产,通过建立民族节庆良性变迁和旅游开发经济提升的良性循环来实现民族内部的节庆文化自我再生产,并通过创新多类别、多层次、多策略的再生产模式和内容,来促进民族节庆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切实实现民族旅游经济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变迁驱动民族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我们的民族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