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1-09-14 00:54宋培娟胡梦婷
砖瓦 2021年8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生态化景观设计

宋培娟 胡梦婷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1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设计基本原则

1.1 生态化原则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设计景观时要尽量遵循生态化的原则,保留原有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观,比如花草、山水、植被等,也为动物留下栖息地。同时要减少人为产生的影响,比如在山水脚下四周设置保护缓冲区,避免人为污染和干扰。而且道路的两边,则可增加一些地被植物,比如麦冬、箭兰等,使得植物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化。在重点环境景观设计方面,也要注重自然的设计,全面发挥出生态效应,优化校园内的环境。

1.2 人性化原则

师生是使用校园环境的主要人群,在设计生态化校园景观的同时,也要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则。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对师生产生一定的熏陶,对他们的心理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他们的压力,避免他们产生消极行为。要设计出以人为本的生态校园环境,就需要给予他们视觉上的美感,并开发出舒适的休憩空间。比如设计更加丰富和具有层次化的植物景观,以及造型奇特、创新的景观台。同时注重空间的边界感,使得交往空间更加舒适和人性化[1]。

1.3 协调性原则

校园生态环境也属于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所以两者必须协调,校园生态环境需要和城市生态景观相融合。校园景观的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处于不断变化中,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和城市建筑、城市环境的协调性。同时要为后面的建设留下空间,和过去的空间相互衔接,防止干扰校园景观的其他空间环境,也防止和城市整体景观之间产生不协调的现象。

2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设计对策

2.1 优化校园空间的规划布局

生态校园的规划布局,必须在其中渗透绿色生态理念,研究校园整体环境和山体之间的格局、搭配,使这两者更加协调、融合。构成校园景观的要素包括了水体、山体、建筑物、道路等。在设计时,要根据四周原有要素来进行,并满足不同场地要素的生态需要。比如对于依山而建的校园,在空间规划布局方面,可以促使学校尽量和附近的山体结合。有山体的环境能形成特色校园景观,所以要在山体局部建立校园,采取借用式的布局方法,充分利用四周的自然地域资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校园空间结构,并且贯穿生态化的理念。或者将附近建筑融入设计中去,使得建筑和校园环境相互衬托,建立学习区域、工作区域、生活区域,发挥出各自的功能。这样一来,便能形成互相联系、完整连续的校园空间布局。比如一所高校将附近的旧铁路设计为道路边缘,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缘故,当地在夏天的气温特别高,因此依托植物来进行调节,维持生态平衡,为师生们打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

2.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

校园景观的设计必须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在生态学、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来开展设计工作。全面而综合性地考虑校园的地域文化、人文特色、经济状况、气候特点,从而使得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能得以结合,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能为了突出校园景观的效果而污染、破坏环境,要注重挖掘校园的生态元素。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需避免过度浪费资源,除了可将生态元素运用其中,也要利用人文元素,充分挖掘校园的历史名人、文化血脉等,促使生态校园景观成为文化的传播媒介。借助景观这个视觉符号,对校园的历史文化进行一定的传承、发扬。比如某高校有一些校友曾是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所以特地在校内树立了他们的雕像。不仅如此,在设计校园景观时还要严格遵循环保的理念,从而减少能耗,并且不断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3]。为此,设计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校内设计能让动植物栖息、生活的地方,比如水体、土地、植物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可打造出一个更加生态化、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如图1所示的长春光华学院校园生态文明景观设计,充分注重了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融合,在设计过程中,依托宿舍楼、周围树木、道路景观之间的相生相成关系,打造了池塘空间,周围建筑和树木倒映在水中相映成趣,为校园环境建设装点美丽,也为构建美丽校园、实现校园软环境塑造创造了有效的条件。

图1 长春光华学院校园生态文明景观

2.3 注重内部景观的设计和改造

对于原有的校园内部景观,也要进行一定的设计和改造。在重新配置绿化植物时,需充分考虑对人体有益处的植物,既维持生态环境,也为师生们打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良好的校园空间。为此,可选择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的植物,比如柿树、刺槐、合欢、泡桐、栾树等[4]。不再采用单独树池的设计方式,可选择地被和灌木、行道树结合,产生校园林荫小道。对于校园内部的庭院、展示场、广场等,则属于景观中的亮点,所以要选择和栽种更加适宜的绿色植物。在吸引师生们驻足,满足他们休憩需要的同时,也使得校园广场以及绿地、道路等得以协调结合,形成流畅的校园景观布局。

一所高校在设计内部景观时,将绿色植物造型的点、线、面进行结合,并且促使植物之间得到竖向、横向的搭配,产生更加有层次感的校园景观设计视觉。为了满足师生们对大自然的需求感,也可在设置空间景观或者采用质感材料时,尽量遵循回归自然的原则。同时还要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根据校内四周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进行巧妙的设计。使得师生们能在这样的空间里游戏、运动、交流等,体现出回归自然与生态的诗意校园生活。

2.4 开发出生态化的雨水管理系统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水体环境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活动的一个载体。良好的水体环境,可缓解地区气候方面的问题,所以可设计出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地面雨水收集渠道,通过低地势绿地或者是人造透水地面,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采用相应的措施对雨水进行净化,使其成为市政和生活用水、地下水、造景用水的来源,形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雨水控制设施[5]。

此外,校园里也要引进雨水管理设施设备,从而发挥出良好的作用。而且也要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引入标志系统,向师生们科普雨水花园的原理和知识。这样一来,师生才能了解雨水管理手段从而节约水资源。最后也可设计一些木栈道,促使雨水花园具有一定的可达性。还可以在学生的课程中增加生态部分,使他们更加了解雨水花园的生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5 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源

为了避免能源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现象,可采用自然界的太阳能、风能或其他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从而优化校园内的环境。为此,设计人员需要借助良好的规划布局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节能技术,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建筑物和窗户朝向、校园水体等方面的关系,使得校园环境和大自然紧密结合。比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采暖技术、太阳能光电池技术等,实现绿色生态校园的建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还可借助风力、重力、地表径流等能源,对校内的动态景观进行设计,充分展现出生态化的理念[6]。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化的校园景观不但能净化环境和空气,也能降尘降噪,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所以设计人员要注重校园文化和生态设计理念的结合,营造出更加绿色、环保、优质的校园景观空间,不但渗透人文关怀,同时也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绿化环保意识、生态理念。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生态化景观设计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