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安装工艺研究

2021-09-14 00:54杨金雨厦门新长诚钢构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砖瓦 2021年8期
关键词:锚栓钢柱钢梁

杨金雨 (厦门新长诚钢构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在现代城市建筑中,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其中绝大部分超高层建筑采用“外框内筒”的混合结构,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正是其中的典型,该结构体系的外框架钢结构主要分别承受横和竖向力的荷载,侧向力的荷载则主要由内筒框架承担。外围的钢框架在自身平面内一般为刚接框架,有时从经济性和易施工性考虑也可为较接,但柱子必须是贯通的,本文将着重介绍此结构体系外框架钢结构的安装工艺。

1 钢结构安装工艺的特点

钢材本身具有坚固耐用的特性,在钢结构施工过程当中,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结构复杂而且体量大,钢材是一体成型的,它不同于混凝土浇筑,可以在施工现场直接成型,这样的特点给安装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安装上,一定要采取合适的安装工艺才能满足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由于钢材的特性,它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随着温差的改变,钢材的整体密度也会随之改变,故钢结构施工对安装的精度要求比较高,相应的要有符合结构特点的施工方法,同时影响安装精度的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测量的准确性,特别是高空测量,误差的大小影响着钢结构施工的精度。焊接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的钢柱和钢梁连接往往采用栓焊连接方式,在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技术不过关,或者说焊接不专业,就会直接导致接头连接的质量不过关,甚至会影响钢梁结构变形的发生。就钢结构施工本身而言,工程施工的作业程序多、质量要求高,需要协调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以上特点都要求高度重视安装工艺的制定和实施,才能圆满完成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任务。如图1所示,展示了超高建筑外框架钢结构的整体效果图。

图1 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整体效果图

2 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安装主要问题

2.1 测量问题

超高层建筑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垂直传递距离长,测站转换多,易形成测量累积误差,当测量累积误差大时会影响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测量的精度也受测量仪器精度、测量人员技术水平、建筑特征和施工环境的综合影响,作业过程中都应严格管控。

2.2 锚栓问题

柱脚锚栓的预埋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应先严格按照设计轴线及标高进行施工定位,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复核确认锚栓位置的正确性,并在螺纹上涂上黄油和包上油纸,外面套上钢管,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损伤锚栓。

2.3 螺栓问题

高强度螺栓施工工序多,质量要求较高,作业前应保证摩擦面和螺栓不得有水及其他污染,摩擦面处的毛刺、飞边、氧化铁皮等都应用电动角磨机刷除,安装过程中也应严格按照初拧、终拧工序来做,保证安装质量,否则将造成接头松动,影响可靠性。

2.4 焊接问题

超高层钢结构建筑中一般采用厚板材料,构件和节点设计比较复杂,甚至经常出现构造复杂的格构组合异形截面,因此对焊接工艺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如无法有效管控作业过程,可能发生以下焊接问题:①厚板焊后冷裂纹倾向大;②焊后母材易发生层状撕裂;③构件构造复杂,焊接难度大。

3 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安装工艺

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安装工艺要考虑各种因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如技术的原因、工程造价的限制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都是施工时所要考虑的问题。具体的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安装工艺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测量

超高层的测量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二是影响因素多。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测量方法一般都是采用GPS定位技术,相比传统的测量技术,它的优势在于观测点之间不要求相互通视,并且测量网图形结构比较简单灵活,测点选择工作更加简单,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测量技术的局限性,从而保证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的测量数据更加精准。

3.2 钢柱吊装

钢柱吊装主要有四步,一是复核钢柱的轴线间距、基面标高、地脚螺栓的位置等信息,调整锚栓杆下螺帽位置,并备好垫铁块;二是吊装钢柱之前,在钢柱上安装登高梯并加以固定,然后缓慢吊起钢柱,至钢柱处于垂直状态后缓慢下落,使锚栓孔对准锚栓杆,并确保钢柱轴线对准十字线,再继续下落到设计标高位置上;三是通过缆风绳上的倒链对钢柱垂直度进行调节,钢柱校正完毕后拧紧锚栓,收紧缆风绳;四是将柱脚垫铁块与柱底板点焊固定,然后移交下道工序施工。

3.3 钢梁吊装

钢梁吊装主要有四步,一是吊装前的检查,对钢梁定位轴线、标高、长度、截面尺寸、螺栓孔数量及大小等进行全面复核后才能开始吊装;二是当钢梁到达安装位置时,要利用钢梁两端的溜绳,将其慢慢对准钢柱的牛腿腹板,穿入冲钉与安装螺栓进行临时固定,同时将梁两端打紧校正,确保每个节点上安装的螺栓不少于安装总数孔的1∕3;三是调节梁两端的焊接坡口间隙,达到设计和规范规定后,拧紧安装螺栓,并将安全绳连通到两边的钢柱上;四是钢梁安装后与钢柱形成稳定的空间单元时,同时对钢柱与钢梁的安装精度进行复核,复核合格后,终拧各节点上的安装螺栓。

3.4 螺栓安装

当钢柱、钢梁“吊装就位”形成稳定结构单元后,才能开始安装高强螺栓,螺栓穿入方向以施工方便为准,每个节点应整齐一致。高强螺栓的紧固必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初拧,初拧紧固到螺栓标准轴力(即设计预拉力)的60%~80%,第二次为终拧,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以梅花卡头拧掉为准,不准遗漏。初拧完毕的螺栓,应做好标记以供确认,为防止漏拧,当天安装的螺栓应当天完成终拧,初拧和终拧时都应从螺栓群的中间向四周对称扩散。

3.5 焊接

在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中,现场焊接的节点一般都是厚板材料(25mm~100mm,甚至更大),而厚板焊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对焊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做好焊接节点的焊前准备工作,做好防风防雨措施,做好焊接保温和加热准备;二是控制焊接温度,较大焊缝的焊接极易造成较大的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的焊接顺序和方法进行焊接作业,其中焊前预热、焊接过程层间温度控制、焊缝后热与保温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为保证温度控制的精度,一般采用电脑控制的电加热系统;三是焊接方法的选择,焊缝应采取薄层、多道的方式进行焊接,每层、每道焊缝的焊道接头错开50mm,避免焊缝缺陷集中。

4 结语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安装是常见的施工方式,它在便捷性与安全性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同时也要秉承钢结构的特点并在施工难点上下功夫,如钢结构的结构类型复杂化、构件异型化等都是对安装工艺的一种考验。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安装一般采用钢结构测量、钢构件吊装、高强螺栓安装和现场焊接等安装工艺。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要重点关注这些安装工艺存在的疑难问题,对这些疑难问题进行提前判断和预防,这对工程的整体进展肯定是一种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消除了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是对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安装工艺的一些经验总结,希望能够借此抛砖引玉,激发钢结构的同行们思考,提高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安装的工艺水平,使得超高层建筑外框架钢结构的安装更加安全与可靠,质量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猜你喜欢
锚栓钢柱钢梁
拉拔荷载下膨胀锚栓连接件研究
自攻锚栓极限抗拉承载力计算方法
提高核心筒内钢柱锚固作用的试验研究
全螺纹高强锚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便于安装的钢梁
跨多层支护结构的地下室钢柱施工技术
轴心受压钢柱截面的优化设计
锚栓用量对纯锚固岩棉保温系统抗风压性能的影响
CFRP板加固钢梁疲劳寿命理论研究
一种带折腹板槽形钢梁的组合箱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