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接受群众批评”作为必修课

2021-09-14 10:28邓开云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17期
关键词:群众监督群众利益必修课

邓开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正是因为始终把人民根植于心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才能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进入新时代,走好党的群众路线,要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勇于接受群众批评与监督作为必修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要有心系群众的初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员干部要放下思想包袱,用虚怀若谷的胸襟对待群众的批评,切勿讳疾忌医、遮遮掩掩,或心存侥幸、避重就轻。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一线岗位中,勇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善于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担当和责任,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好。

要正视群众利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群众的批评是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鞭策,党员干部不能恃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要重视社情民意的表达和回应。党员干部应当重视和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正确处理既体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也关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只有群众的“小事”办成了,社会发展的“大事”才能抓好。同时,还要积极搭建沟通对话平台,畅通群众诉求通道,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从群众的批评中查找工作差距,反躬自省,让群众的呼声有回应、群众的意见有落实。

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身处人民群众当中,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干部,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深入基层,直面民生难题和群众诉求,向群众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要把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当作看家本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在工作中接受群众的监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群众的批评是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勇于面对群众的批评,要把群众的批评当作一剂良药、一面明镜,在工作中为人民群众办更多好事实事。(责编/范吴瑕)

猜你喜欢
群众监督群众利益必修课
鲸宝宝的必修课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巡回接访直通车走进处鹤村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
完善群众监督的价值指向和思路
中央苏区群众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群众监督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