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控制番茄幼苗徒长的影响

2021-09-14 03:22田小曼李朝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缩节胺徒长

田小曼 李朝红

摘 要:该研究选用叶绿体转化素、缩节胺、丁酰肼(B9)及多效唑4种药剂喷施番茄幼苗叶片,分析不同药剂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及移栽后着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体转化素能更好地控制番茄幼苗徒长,移栽后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均无影响,且有增产效果。

关键词:叶绿体转化素;缩节胺;丁酰肼;番茄幼苗;徒长

中图分类号 S65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6-0063-03

番茄,即西红柿,原产南美洲,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蔬菜品种。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番茄贸易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番茄产品贸易量跃居世界第3位[1];从世界蔬菜生产来看,番茄已经成为蔬菜类中产量最高的蔬菜品种之一[2]。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番茄生产和消费国之一,2014年番茄种植面积101.17万hm2[3],番茄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

工厂化育苗是发展番茄产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种苗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量和品质。番茄工厂化育苗常因光照、温度、土壤和空气等因素的控制不当而影响番茄幼苗生长,易出现高脚苗[4]。

台湾植友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药剂叶绿体转化素,对茄果类幼苗具有在适当浓度时可达到矮壮效果,增强作物生长势、提高作物免疫力、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缩节胺具有防止植株旺长、推迟封行、延缓营养生长的作用;丁酰肼(B9)具有控制植物新枝徒长、调节营养分配的作用;矮壮素可以通过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降低赤霉素含量,从而抑制茎秆生长,缩短节间,降低株高[5]。为有效缓解工厂化育苗中番茄高脚苗现象的发生,本试验研究了叶绿体转化素、缩节胺和丁酰肼(B9)、多效唑4种药剂对番茄苗期与定植后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阿曼达(甘肃华太丰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供试药剂:叶绿体转化素(台湾植友农业技术有限公司);98%甲哌鎓(缩节胺)可溶性粉剂(德州祥龙化工有限公司);92%丁酰肼(B9)可溶性粉剂(邢台宝波农药有限公司);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以清水为对照,按照叶绿体转化素、缩节胺、丁酰肼(B9)和多效唑4种商品药剂的推荐使用剂量,设置A、B、C、D共4组处理(见表1)。试验于2019年3—6月在杨凌区五泉镇进行。3月20日,仿照工厂化穴盘统一育苗方式,繁育番茄幼苗。待幼苗长出5片真叶后,挑选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次重复20株,分别喷施上述不同药剂,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待番茄幼苗处理后15d后定植。畦宽1.0m,双行种植,株行距40cm×60cm。采用立式栽培的方式,常规栽培管理。6月20日采收。

1.3 调查方法 定植前分别测量各组幼苗的茎粗、株高、最长根系等数据;移栽后定期调查各组植株的株高、叶数、单果重和产量等性状。

1.4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13整理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番茄幼苗株高的影响 番茄幼苗株高直接影响到幼苗的质量,若株高太高,形成高脚苗,对后期产量等有较大影响;若株高太矮,缓苗时间长,将影响番茄的上市时间,甚至也影响产量等。由表2可知,不同药剂处理后株高有明显差异,其中,叶绿体转化素(A)的矮化效果最为明显,较对照组矮化22.8%;其次为缩节胺(B),矮化效果也达到了20.8%,且与叶绿体转化素未形成显著性差异;而B9丁酰肼(C)的矮化效果为15.4%,矮化效果较前述2项均要稍差;矮化效果最差的为多效唑(D),仅为6.5%。

2.2 对番茄幼苗茎粗的影响 种苗的茎粗反映了种苗的健壮程度,幼苗越健壮,其抗病虫性越好,而且因为其茎粗,所以在搬运、移栽和农事操作及风吹等过程中不易折断。由表3可知,不同药剂处理组对番茄茎粗的影响较大,较对照组均有增粗效果。其中,以缩节胺处理组(B)最为显著,茎粗达39.12mm,增粗率达4.27%;其余3种药剂处理差异不大,茎粗均在38mm左右。

2.3 对番茄幼苗最长根系的影响 番茄幼苗根系情况反映了其吸收营养能力的强弱。由表4可知,经处理后各组最长根系均有显著性差异。从结果对比可知,叶绿体转化素(A)处理后,番茄的最长根系最长,较空白对照增长15.9%,长度达19.6cm;其次为缩节胺(B)处理,增长率达10.1%;而B9丁酰肼和多效唑處理后番茄的最长根系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2.4 对移栽后番茄株高的影响 番茄幼苗的前期生长情况直接反映了幼苗的缓苗能力,在番茄移栽20d后测定其植株株高,并计算其日均增长速度,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除缩节胺(B)处理组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外,其他4个处理的植株生长无差异。说明在该试验中绿体转化素、丁酰肼(B9)和多效唑处理后对番茄幼苗缓苗无严重的不良影响。

2.5 对移栽后番茄叶片的影响 幼苗移栽后的真叶生长速率直接反映了其光合作用的强弱,对后期产量和品质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本试验番茄移栽后,每隔3d对其真叶数量进行记录。由图1可知,番茄苗移栽9d内叶片数量差异不明显;移栽9d后,B9丁酰肼处理组(C)叶片数量增长较慢,其他3组处理与对照生长较为一致。

2.6 对番茄开花和坐果的影响 开花节位的高低与时间对果实的成熟时间、产量等均有一定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4种药剂处理后的幼苗,在移栽后对开花节位均未有影响,且除多效唑外,其余3种药剂对头串花开花时间也未有影响。从平均单果重量看,叶绿体转化素处理(A)后对果重有促进作用;从折合理论产量来看,叶绿体转化素处理(A)后的折合产量达到42075kg/hm2,较对照组增产810kg/hm2;缩节胺处理组(B)对产量也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B9丁酰肼处理组(C)与多效唑处理组(D)对产量的增产效果一般。

3 结论与讨论

工厂化育苗在番茄产业发展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工厂化育苗中高脚苗问题,有助于保障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本试验选用叶绿体转化素、缩节胺、丁酰肼(B9)及多效唑等4种药剂处理番茄幼苗,分析其对幼苗株高、茎粗、根系及移栽后缓苗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体转化素处理对番茄育苗控高有一定作用,番茄幼苗株高明显降低;移栽至田间后,番茄苗的株高、叶片数量均未受到显著影响,着果时间也相差不大,且对产量有促进作用。缩节胺对控制株高有一定的效果,对番茄幼苗茎粗增粗率较好,但是在番茄幼苗移栽后缓苗效果不好;多效唑的矮化效果最差,对番茄幼苗茎粗增粗率的效果一般;丁酰肼处理在番茄幼苗移栽后对叶片数量增长没有效果。综上所述,叶绿体转化素是以上4种药剂中较为理想的药剂,其对番茄成熟后果实质量和性状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试验。

参考文献

[1]孔媛.世界番茄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农业,2006(3):24-27.

[2]刘力,谭向勇.中国番茄单产和出口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农业,2005(7):26-31.

[3]霍建勇.中国番茄产业现状及安全防范[J].蔬菜,2016(6):1-4.

[4]卢红霞,王光锋,孙利利,等.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西瓜育苗控高的影响[J].上海蔬菜,2016(03):55-57.

[5]张倩,张海燕,谭伟明,等.30%矮壮素·烯效唑微乳剂对水稻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农药学学报,2011,13(2):144-14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缩节胺徒长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生长调节剂全精控与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无人机飞防对棉花生长调控效果研究
外源激素在促进油菜矮化应用中的研究
如何控制番茄秧苗徒长
棉花上如何科学使用缩节胺?
谈缩节胺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