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湿地景观发展研究

2021-09-15 04:17郭静姝邓发律王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

郭静姝 邓发律 王锐

摘 要:在人类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水资源被喻为“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载体,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之一。一直以来人们都有着择水而居的生活特性,对于水源的依赖和喜欢,使得滨水区域成为人们共同向往的聚集空间。而湿地公园就是最为理想的滨水空间,它可以使人们与水产生互动,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亲水需要,为城市中忙碌的人与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建立一种新的相处模式。生态湿地是自然界特有的一种生态系统,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是生态湿地的表现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特殊的滨水环境,所以对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进行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有意义。

关键词:生态湿地;生态系统;休闲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湿地载体的城市公共环境景观设计研究——以滇池东岸湿地为例”(A2018YS14)研究成果。

一、城市生态湿地景观的社会需求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提升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此时,距离城市不远,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城市湿地易通达、环境多样,可持续净化和改善城市小循环,给人们提供一个自我放松的环境,因此是最值得开发的景观。同时,人们要想有更好的享受与体验,城市生态湿地景观就要有进一步的开发与突破,从而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环境景观,也是新的放松方式。

二、国内外城市生态湿地的发展

(一)国内城市生态湿地

我国湿地公园的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生态湿地设计方面的研究与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具体实践中出现忽略我国湿地公园特色,盲目模仿以往成功案例,没有从本土湿地公园特色出发,没有了解本土使用者对湿地公园的需求,没有充分调研和保留本土动植物资源,没有做到一地一设计等问题,导致湿地公园后期综合利用率低下,管理困难,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对周边人群的吸引力不强,辐射范围有限,没有充分发挥湿地对周围小环境的改善功能,不能满足人们对湿地滨水环境的游憩要求、休闲要求。

总的来说,一些国内湿地公园没有从本地实际出发,脱离本土使用者随着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对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还在沿用已经过时的流于表面的环境保护策略,没有长远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没有提升湿地公园的自我修复能力,没有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开发方式单一,管理方式粗犷。因此,在湿地政策与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研究和完善,从而满足人们预期理想的享受与体验式湿地環境。

(二)国外城市生态湿地

湿地滨水空间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的北美、西欧、日本等地就已经开始,并对之后的生态湿地建设起到指导作用。2000年开放的英国伦敦湿地中心通过六大主题栖息水文地,建立了一个展示人类和自然如何在未来几个世纪和谐相处的理想模型,提供40个鸟类栖息地、鸟类的水下观察窗、观鸟平台,收藏展厅、展示画廊和许多其他形式向访客们展示精彩的伦敦湿地中心;在新加坡,湿地生态公园的设计不仅只从环境角度、生态角度以人的视觉角度出发,更是通过多种媒体手段、交互式体验、特殊的湿地教堂等,不间断地给游客灌输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自2019年以后,人们不单单满足于单一的湿地生态保护,对生态湿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又要提供休闲功能,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因此,需要对美观度、舒适度、可持续发展进行结合和发展,为滨水空间创造提供指导依据。

除中国以外,不少国家很早以前就针对湿地公园的环境氛围营造、动植物的生境营造、人和自然的共生展开了研究,尽可能地模拟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是与自然湿地相对而论的,Hwey-Lian Hsieh运用了生态廊道的理念,对台湾西海岸湿地进行科学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相关数据对人工湿地进行了模拟,并探讨了此类湿地的优势,即不脆弱、易操作,且投入较少,对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湿地公园的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逐步构筑湿地公园的建造理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人为的手段,尽可能地构筑与天然湿地生境类似、生物圈逐步完善的湿地公园,之后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模拟自然湖泊湿地的环境特点和功能,以此重建周边的生态环境。

从世界各地的滨水空间营造来看,重点都是生态恢复和生物圈重建,营造融入当地人文内涵的驳岸景观,让千篇一律的水岸景观变成富有当地特色、文化融合的空间,在人为营造滨水空间设施的同时不破坏其原有的生态基础,具有生态平衡与文化特色优美、舒适、和谐等特点,使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形成自然和谐的滨水空间。综上所述,国外关于湿地公园的设计、规划和运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湿地的生态与环境价值方面。

三、城市生态湿地环境的作用

城市生态湿地的建立与规划既能良好地恢复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又能对人居环境进行调节与改善,对人类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水体、陆地两个系统的中间部分,介于大气系统和陆地系统之间,将几个系统中的水分、养分、有机物、沉积物、污染物进行相互转化,对生态圈的完善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城市生态湿地环境的功能

生态湿地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有长效并持续的效果,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也可以用作地下水的后备补给力量,还能对洪水的发生产生抑制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土壤的沙漠化。由于湿地具有特殊性,其还可以将水流带来的营养物进行沉积,形成肥沃的基质。同时,湿地中不同大小的颗粒基质,又可以将有毒物质进行吸附,从而改善大分子类的水体环境污染。

(二)城市生态湿地中植物的作用

湿地公园内丰富的植物种类构成了植物群落,植物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叶片的蒸腾作用,可提升空气中的湿度,可以使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与大气中的水汽汇聚最后形成降雨,调节小区域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1公顷的湿地环境在生长季节可蒸发掉7415吨水分。某些特殊植物还可以吸附固定的有害气体,如侧柏可以抗二氧化硫和氯气,无花果可以抗氨气,蔷薇可以抗硫化氢。带有芳香挥发性质的植物还可以杀灭空气中的有害菌,如茉莉的花香可以在5分钟内杀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湿地中由泥炭、有机物和泥沙组成的堆积物,能够净化过滤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能够吸附污水中的有害成分。堆积物中带有的孔状结构还可以蓄水,对地下水、河流等进行补给,对小范围区域内的水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湿地中的植物一般拥有超过几十厘米的根系,根系层疏松多孔,毛细根能大量吸水,因此,根系层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

(三)城市生态湿地环境的意义

城市生态湿地的建立与规划既能良好地恢复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又能对人居环境进行调节与改善,对人类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湿地生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湿地公园。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而被忽略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生态失衡问题频繁出现。因此,在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今天,需要对湿地生态系统提出共同发展的新的湿地保护思路,进一步促进湿地空间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的保护与发展,以生态和环境价值为导向建设湿地公园,在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净化和维持平衡的同时,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护能力,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人们和谐共生发展。

四、城市生态湿地的定位

城市湿地作为环城生态带的组成部分,地处城市水域边缘,同时承担生态功能。城市湿地环境应以生态体验为主,通过构筑和城市相结合的湿地公园场景,为城市人群提供合适的景观互动,真正做到从城市居民的需求出发,融合城市特色,因地制宜。将环状生态景观带中的节点围绕湿地驳岸生境扩展,既能最大程度满足城市居民对湿地景观的观光需求,又能满足公园的城市属性,确保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的需要。湿地公園可设置广场、平台、游步道以及科普教育场所等,并根据亲水需要,在景观构成方面设计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湿地亲水体验景观,充分挖掘湿地滨水空间中人参与体验的部分。同时,也要致力于环境的生态修复,保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五、城市生态湿地的未来发展

(一)生态湿地景观营造与社会共生

城市湿地公园环境应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强调与自然相融合。建筑布局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应完整保护、融汇自然的生态美感与文化底蕴,具备与功能相适应的游览路线与设施,展示城市特有的湿地景观特色,使游人在娱乐、休闲的同时,认识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建立与城区和谐发展、互利互存的共生关系。

(二)生态湿地周边宜居环境的发展

有限的湿地资源决定了开发湿地必须以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为前提,既要满足现在的需要,又要以保护为主导进行开发与规划,引导公众保护资源环境,降低人为施工因素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后,对原有环境、植物进行保护,尽量使用原生树种,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吸引动物栖息,形成新的生物圈;对当地文化进行引入,植入文化设计,保持当地的特色,加强公众的代入感。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应被充分重视,充分利用水域带来的田园风光,融入城市文化和民俗文化,将城市湿地公园打造为城市的名片,同时改善湿地的内环境,使原有脆弱敏感的环境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形成新的生态圈,最终形成集科研、教育、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新城市生态湿地公园。

作者简介:

郭静姝,硕士,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生态景观。

邓发律,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生态景观。

王锐,硕士,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公共艺术。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
江南水乡景观体系的特征与问题探讨
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政府职能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简述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移民安置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及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