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研究

2021-09-15 03:57朱月新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疼痛程度

朱月新

摘  要:目的  探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容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外侧小切口,观察组实施后路小切口入路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后路小切口,可改善手术指标,缓解疼痛感,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外侧小切口;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疼痛程度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78-02

股骨颈骨折是骨折疾病的主要类型,以髋部疼痛、站立或行走困难为主要表现,同时伴随疼痛、畸形、肿胀和功能障碍等体征表现。有研究发现,股骨颈骨折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活动能力[1-2]。从现阶段发展形势看,术中入路方式尚未形成明确定论,外侧和后路是髋关节置换术中常用的入路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3]。为此,本研究以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外侧小切口和后侧小切口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研究详情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容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66~85岁,平均(76.21±3.32)岁;骨折至手术间隔24~160 h,平均(78.32±10.15)h。观察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67~84岁,平均(76.37±3.35)岁;骨折至手术間隔22~165 h,平均(78.45±10.21)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入组患者自愿参与。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4];患者年龄不低于65岁。

排除标准:实质性脏器功能异常者;合并其他类型骨折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全麻,以侧卧位接受手术,医生在患者大转子前缘下方作8~11 cm长的切口,将患者表皮组织切开,并拨开臀大肌、阔筋膜组织,确保大转子完全显露。医生将相应组织分离至关节囊部位,作“T”型切口,将关节囊分离,露出股骨颈,在小转子上方1.5 cm的位置将骨折部位的股骨颈进行截断,将股骨近端组织拉起,并置入预先准备好的股骨假体、股骨柄,之后进行复位,缝合等。

观察组予以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全麻,手术体位为侧卧位,医生在患者大转子前缘下方沿着臀大肌的弧形至近后端作6~9 cm切口,对肌肉层组织进行剥离,确保关节囊完全暴露,之后作“T”形切口,确保股骨颈完全显露。之后在患者小转子上方对骨折的股骨颈进行切割。医生置入预先准备的股骨假体,进行复位,缝合。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患者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的判定。VAS评分范围在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分数越高证实疼痛感越强烈。ADL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证实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骨折疾病的常见类型,采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这一优势使得该入路方式逐渐被广大关节外科医师和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接受。该入路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创伤,组织剥离少,可对手术风险起到明显的防范作用,从而为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肌肉间隙进行手术操作,可对正常肌肉组织和外旋肌群起到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降低手术操作对髋关节功能的损伤。有学者认为,后路小切口可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效果,在缓解疼痛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5]。文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学者的观点。

综上所述,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宋志勇.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3):3246-3247.

[2]谢雪涛.年轻患者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防治策略[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8,39(5):277-281.

[3]庄颖.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临床比较[J].当代医学,2018,24(20):145-147.

[4]张英剑,周治国,吕廷灼,等.三维CT在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股骨颈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8,34(2):309-310.

[5]李亮宇,孙科研,白石.不同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比较[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9,33(6):447-450.

猜你喜欢
髋关节置换术疼痛程度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严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运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分析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舒适护理在100例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