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晚二叠世流纹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2021-09-16 09:13谷子成龙灵利王玉往祝新友李顺庭王新雨童海奎马财代岩
矿产勘查 2021年4期
关键词:斑岩切尔锆石

谷子成 ,龙灵利*,王玉往,祝新友,李顺庭,王新雨,童海奎,马财,代岩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2;3.青海省地质调查局,西宁 810001)

0 引言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具有复杂演化历史的多旋回复合造山带,是特提斯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成矿作用类型复杂且矿种丰富多样,其成矿作用与复合造山过程密切相关(张德全等,2002;丰成友等,2004;李建亮等,2017;Liu et al.,2018)。其中,已发现五龙沟、开荒北、大场、果洛龙洼等大型金矿床(闫臻等,2000;李厚民等,2001;杨宝荣和杨小斌,2007;赵财胜等,2009),卡尔却卡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李世金等,2008;李东生等,2010),夏日哈木大型铜镍矿床(王冠等,2014),白干湖大型钨(锡)矿床(李宏茂等,2005)以及那更康切尔沟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李敏同和李忠权,2017;Chen et al.,2020)。

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省内首个发现的大型独立银矿床(陈晓东等,2019;徐崇文等,2020)。近年来,东昆仑地区相继发现了哈日扎银多金属矿床、克拥陇哇银多金属矿床、永巴埂银多金属矿床、各玛龙铅锌矿床、哈陇休玛多金属矿床等多个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点),表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李保平等,2011;马忠元等,2013;何书跃等,2017;燕正君,2019;谢升浪等,2020)。前人已对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特征、找矿方向、流纹岩等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许远平等,2014;李敏同和李忠权,2017;窦光源等,2019;国显正等,2019;徐崇文等,2020),取得了一定认识。多数学者认为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为热液脉型,其成矿与三叠纪火山-次火山热液作用密切相关(李敏同和李忠权,2017;杨涛等,2017;国显正等,2019;陈晓东等,2019;Chen et al.,2020;徐崇文等,2020)。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斑岩型矿床的高位体系,且二者往往叠加伴生的成矿模式(Sillitoe,1997;Corbett,2002;毛景文等,2010;许庆林,2014;Mao et al.,2021)。本研究在矿区Ⅱ矿带发现ZK0705钻孔(孔深910.48 m以下)发育细脉浸染状黄铜矿、黄铁矿化的流纹斑岩,可能显示了在该区深部存在斑岩型矿化体。

本文拟通过对研究区Ⅱ矿带深部发育斑岩型矿化的流纹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其与成矿的关系,该研究对开拓研究区及区域内寻找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有关的银多金属矿床找矿思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 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背景

昆仑造山带是一条横亘中国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的重要造山带,与中国东部的秦岭造山带共同构成了中国南北两大复合陆块的结合界限(刘成东,2008)。昆仑造山带被左行走滑的阿尔金断裂错断,分为东昆仑和西昆仑2个造山带(许庆林,2014);其中东昆仑造山带西被北东东向阿尔金构造带斜切,东接西秦岭构造带,北邻柴达木地块,南部与巴颜喀拉构造带拼接(图1a)。区内构造线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由北向南分别发育昆北、昆中和昆南三条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相关多金属矿产的分布。

区内各个时代地层出露较齐全,从古元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出露。结晶基底主要包括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组(Pt1b)麻粒岩、片麻岩等中高级变质岩系,中元古界长城系小庙组(Pt2x)石英质岩石为主的变质岩系,蓟县系狼牙山组(Pt2l)浅变质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与苦海岩群(Pt2K),新元古界万保沟岩群(Pt3W)浅变质碎屑岩、火山岩和碳酸盐岩,丘吉东沟组(Pt3qj)浅变质碎屑岩夹硅质岩、镁质碳酸盐岩等地层(孙崇仁,2008)。东昆仑东段经过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两大构造旋回演化,沉积了下古生界纳赤台岩群(Pz1N)变质碎屑岩火山岩系、泥盆系契盖苏组(D1qg)或牦牛山组(Dm)陆相粗碎屑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石炭系哈拉郭勒组(C1hl)和浩特洛哇组(C2ht)、中下二叠统马尔争组(P1-2m)浊积岩、上二叠统格曲组(P3g)、三叠系—下侏罗统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及陆相沉积地层(下三叠统洪水川组(T1h)、中三叠统闹仓坚沟组(T2n)、中三叠统希里克特组(T2x)、上三叠统八宝山组(T3b)、上三叠统鄂拉山组(T3e)、下侏罗统羊曲组(J1y))(陈国超等,2020),其中下元古界金水口群中高级变质岩系、下三叠统巴颜喀拉山群复理石沉积岩系和中三叠统闹仓坚沟组前陆盆地沉积岩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围岩地层(丰成友等,2004)。

东昆仑造山带岩浆作用发育,并产出大量的侵入岩和火山岩,深大断裂控制了区内岩浆岩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昆中断裂以北的大量花岗岩类岩基和一些蛇绿岩残片,代表了从元古代到晚中生代东昆仑造山带长期的岩浆活动(郭正府等,1998;袁万明和莫宣学,2000;莫宣学等,2007)。区内侵入岩主要为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类,早古生代超镁铁质-镁铁质岩、闪长岩类、花岗岩类和二长岩类,晚古生代晚期—早中生代早期花岗岩类以及印支晚期花岗岩类等,其中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类构成东昆仑岩浆岩带的主体。火山岩主要包括下古生界纳赤台岩群变质火山岩、早古生代白日切特中酸性火山岩、哈尔郭勒洋岛/海山玄武岩组合、三叠纪中酸性火山岩、晚三叠世八宝山组和鄂拉山组中酸性火山岩。这些岩浆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发生与演化,形成大量铜、金、铅、锌、银、钼等多金属矿床(陈国超等,2020)。

1.2 矿区地质背景

那更康切尔沟矿区地处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位于柴达木地块南东缘、昆仑山北坡岩浆弧带、鄂拉山陆缘弧交汇形成的“三角地带”,处于昆中断裂带北侧(图1a)。受区域构造影响,矿区内构造断裂、褶皱构造较发育,断层主要为北西向,次为东西向、近南北向,北西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断裂,近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对矿体有破坏和改造作用(图1b)。

矿区出露地层一老一新,即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1J.)、下三叠统鄂拉山组(T3e),在沟谷中有第四纪冲洪积、残坡积分布(图1b)。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片岩等,位于矿区西南部,出露面积大;下三叠统鄂拉山组岩性主要为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分布于矿区北侧。

矿区内岩浆活动主要发生于海西期和印支期,海西期岩浆侵入活动在区内形成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呈岩株产出矿区西北部,徐崇文等(2020)获得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LA-ICP-MS 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39±1 Ma、252±1 Ma,但因Ⅱ矿带明显切穿岩体(图1b),推测该岩体与成矿无明显成因关系。印支期岩浆喷发活动,在区内形成中酸性(少量基性)火山岩系,为鄂拉山组,国显正等(2019)获得Ⅳ矿化带新鲜的流纹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7.4±3.1Ma,形成于晚三叠世。矿区还发育有长英质脉、辉绿岩脉、闪长岩脉、斜长花岗岩脉、花岗岩脉等。

图1 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图(a)(据Xia et al.,2015修改),和矿区地质图(b)(据秦阳等,2020修改)

2 矿体特征

矿区现已圈出银矿(化)带18条,银矿体46条,金矿化蚀变带1条。矿脉主要呈似层状、囊状赋存于金水口岩群和鄂拉山组地层中(图2)。I、Ⅱ、Ⅲ矿带赋存于金水口岩群中,矿带呈北西向延伸。其中以Ⅱ号银矿带工程控制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矿带走向约115°~130°,00线以西,矿带向南陡倾,00线以东,矿带逐渐向北陡倾。矿带内主体为碎裂黑云斜长片麻岩、花岗岩类、构造角砾岩等,长度大于5 km,宽50~220 m,银矿石平均品位为43.7×10-6~771.25×10-6,控制最大斜深710 m。其它矿(化)带主要赋存在鄂拉山组中(以流纹岩为主),其中XI矿带为矿区新控制的规模较大的一条银矿(化)带,呈北北西向展布。矿带内主体为碎裂流纹岩、流纹质角砾熔岩、流纹质隐爆角砾岩、构造角砾岩等,长约1.03 km,宽100~160 m,银矿石平均品位40.2×10-6~1302.55×10-6,控制最大斜深390 m。赋存于鄂拉山组中的其它矿(化)带呈北东向展布,以IV、VI矿带为代表,矿化特征总体与XI矿带类似。该矿区矿化带、矿体明显受北西、北北西、北东向构造控制,且它们可能受控于同一构造应力体系(右旋剪切)。各矿(化)带地表常见强硅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高岭土化和锰矿化。

图2 那更康切尔沟矿区07线剖面图(据周洪兵等,2019①;Chen et al.,2020;秦阳等,2020修改)

矿石类型以脉状和角砾状为主,银矿物主要包括:自然银、辉银矿、螺硫银矿、辉锑银矿、火硫锑银矿、淡红银矿、银黝铜矿、黝锑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铅银矿、捷辉锑银铅矿等(李敏同等,2018),金水口岩群中硫化物主要包括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铁矿、毒砂、黄铜矿、黝锡矿、磁黄铁矿、自然银、辉银矿及银硫盐类矿物等,鄂拉山组中硫化物主要包括辉银矿、自然银、银硫盐类矿物、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和萤石为主。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乳浊状结构、骸晶结构、交代假象结构、边缘交代结构、包含结构、碎裂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网脉状构造等(杨涛等,2017;于小亮等,2018;陈晓东等,2019)。此外,在研究区Ⅱ号矿带ZK0705钻孔深部流纹斑岩中发现较典型的斑岩型细脉浸染状矿化(图3),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根据不同矿石类型的产出状态,初步显示从浅部至深部矿化具有脉状→角砾状→斑岩型分带特征(图3)。

图3 那更康切尔沟矿区ZK0705钻孔柱状图及矿化特征

围岩蚀变多以矿化带(矿体)为中心向外围呈线状分带,矿化中心强硅化、黄铁矿化、粘土矿化,向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外围基本可见锰矿化。金水口岩群围岩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鄂拉山组围岩主要为高岭土化、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

3 分析方法

3.1 锆石U-Pb年代学测试

定年样品N9823-10 采自矿区Ⅱ矿带钻孔ZK0705内926.5 m处的流纹斑岩(图3)。锆石单矿物分选在北京锆年领航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完成,对锆石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选,最后在双目镜下对锆石进行观察,选择晶形完好、未蚀变的锆石颗粒制靶,并对待测锆石进行了透射光、反射光和阴极发光照相分析。选择环带结构发育较好、裂隙较少的岩浆锆石,布置LA-ICP-MS分析的激光光斑点位。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微量元素含量在武汉上谱分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LA-ICP-MS分析完成。详细的仪器参数和分析流程见Zong et al.(2017)。GeolasPro激光剥蚀系统由COMPexPro 102 ArF 193 nm准分子激光器和MicroLas光学系统组成,ICP-MS型号为Agilent 7700e。激光剥蚀过程中采用氦气作载气、氩气为补偿气以调节灵敏度,二者在进入ICP之前通过一个T型接头混合,激光剥蚀系统配置有信号平滑装置(Hu et al.,2015)。本次分析的激光束斑和频率分别为32 µm和6 Hz。U-Pb同位素定年和微量元素含量处理中采用锆石标准91500和玻璃标准物质NIST610作外标分别进行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馏校正。每个时间分辨分析数据包括大约20~30 s空白信号和50 s样品信号。对分析数据的离线处理(包括对样品和空白信号的选择、仪器灵敏度漂移校正、元素含量及U-Pb同位素比值和年龄计算)采用软件ICPMSDataCal(Liu et al.,2008,2010)完成。锆石样品的U-Pb年龄谐和图绘制和年龄加权平均计算采用Isoplot/Ex_ver3(Ludwig,2003)完成,同位素比值和年龄的误差(标准偏差)在1σ水平。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那更矿区Ⅱ矿带流纹斑岩锆石LA-ICP-MS U-Pb分析结果

3.2 地球化学测试

本次研究采集了ZK0705 钻孔深部910.4 m~1104.9 m 之间流纹斑岩(3 件)和XI 矿带地表露头的流纹岩(1 件)样品进行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样品的分析均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质分析测试中心完成,分析结果见表2。主量元素采用X 荧光光谱(XRF)进行分析,分析精度优于1%;稀土和微量元素利用SX-2 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进行测定,分析精度优于5%~10%。

表2 那更康切尔沟流纹斑岩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10-6分析结果

4 分析结果

4.1 年代学研究

流纹斑岩U-Pb分析测试的同位素比值和年龄数据结果见表1。测试所选大部分锆石自形程度好,晶形较好,多呈短柱状。锆石颗粒大小中等,多在80~150 μm之间,宽30~60 μm,呈无色-浅褐色,透明程度中等,部分颜色较深。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大部分锆石均具有清晰的岩浆震荡环带结构,具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图4)。锆石Th/U比值介于0.72~1.28,均大于0.4,明显不同于Th/U<0.1的变质锆石,而属于典型的岩浆锆石(Hoskin and Ireland,2000)。本次选择样品(N9823-10)环带结构清晰的30个代表性颗粒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一般谐和度小于90%的都是异常数据,剔除其中6个远离谐和线的测点,对其余24个测点数据进行U-Pb年龄谐和投图及加权平均年龄计算。大部分数据点都落在207Pb/235U-206Pb/238U谐和曲线附近(图5),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53.2±1.7 Ma,属于晚二叠世,该年龄代表了岩体结晶年龄。

图4 那更康切尔沟矿区赋矿流纹斑岩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及206Pb/238U表观年龄/Ma

图5 那更康切尔沟矿区赋矿流纹斑岩锆石U-Pb谐和图(a)和206Pb/238U表观年龄分布图(b)

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区Ⅱ矿带ZK0705钻孔深部910.4 m以下发育细脉浸染状Cu矿化的流纹斑岩主要呈灰绿色-灰白色,具斑状结构,流纹构造、块状构造。流纹斑岩斑晶含量约占20%,主要为石英和长石,石英斑晶(10%)长约0.2~0.4 mm,可达1 mm;长石斑晶(10%)粒径一般在0.4~3.6 mm之间,大小不等(图6)。基质具显微晶质结构,主要由长石和石英组成,长石发生绢云母化、粘土矿化蚀变。

图6 ZK0705钻孔926.5 m处流纹斑岩(N9823-10)及其显微照片

赋矿流纹斑岩SiO2含量为75.56%~76.01%,Al2O3含量为11.75%~12.32%,TFe2O3含量为0.97%~2.41%,Na2O+K2O 含量为4.09%~7.68%,K2O/Na2O值为0.92~11.78,里特曼指数(δ)介于0.51~1.81之间(均小于3.3),显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图7c)。MgO 含量为(0.19%~0.59%,Mg#=24~33),CaO含量为0.14%~0.83%,K2O含量在3.61%~5.39%之间。在TAS图解中全部样品落入流纹岩区域(图7a),为避免岩石硅化及次生蚀变作用对K2O、Na2O含量所带来的影响,采用相对稳定的微量元素Nb/Y-Zr/Ti/10000进行岩石分类,并和TAS图解进行对比,在Nb/Y-Zr/Ti/10000图解中,多数落入碱流岩区域(图7b),与TAS图略有区别,表明斑晶中长石主要以碱性长石为主。铝饱和指数(A/CNK)含量为1.05~2.41,属于过铝质至强过铝质岩石(图7d)。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流纹斑岩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至强过铝质岩石。

图7 那更康切尔沟流纹岩类岩石分类图解(数据资料来源:国显正等,2019;窦光源等,2019)

赋矿流纹斑岩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246×10-6~265×10-6,平均为 259×10-6,明显高于地壳平均值(106×10-6,Rudnick and Gao,2003)。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2.94~4.10,平均为3.4),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值:(La/Yb)N=7.76~9.96)。δEu为0.03~0.38,平均0.17,呈现Eu负异常(图8a)。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图8b),样品明显富集 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弧岩浆特征(Jochum et al.,1983;许庆林,2014)。

图8 那更康切尔沟流纹斑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图(a)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b)

5 讨论

5.1 流纹斑岩形成时代

前人研究表明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与岩浆热液活动紧密相关,可能为三叠纪火山-岩浆作用导致的成矿事件(杨涛等,2017;国显正等,2019;Chen et al.,2020;徐崇文等,2020),整个东昆仑地区的银成矿也主要集中在早中生代,与古特斯洋演化有关(徐崇文等,2020)。

本文获得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深部发育细脉浸染状Cu矿化的流纹斑岩年龄为253.2±1.7 Ma,表明研究区存在晚二叠世的岩浆活动,且引起一定程度的Cu矿化。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区域上存在该期岩浆活动:五龙沟地区发育260 Ma的花岗闪长岩(罗明非等,2015),在大灶火沟出露有254.7±0.6 Ma次流纹英安岩,万宝沟出露256.8±1.2 Ma英安岩(史连昌等,2016),香加南山岩体中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251.0±1.9 Ma和246.4±3.9 Ma,哈拉尕吐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54.9±1.5 Ma(陈国超,2014)。前人已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统计显示,区域上存在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早期(260~237 Ma)的岩浆事件(陈国超,2014)。同时,区域上也存在这一时期的成矿事件:什多龙矽卡岩型Pb-Zn-Ag矿区矿石Re-Os年龄为236 Ma,成矿石英闪长岩为245~244 Ma(李文良等,2014;Chen et al.,2020);哈日扎矽卡岩和热液型Pb-Zn-Ag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46~234 Ma(Chen et al.,2020)。Chen et al.(2020)对那更周边与岩浆热液型相关矿床(什多龙矽卡岩型矿床、哈日扎矽卡岩及热液型、哈陇休玛、热水、加当根斑岩型矿床)的研究总结得出其成岩成矿介于246~227 Ma。前人研究资料表明区域上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一直有岩浆活动,并存在岩浆活动作用的成矿事件,整体而言成矿时间略晚于成岩时间。本研究测得253 Ma左右的细脉浸染状矿化的流纹斑岩可能代表了早期斑岩期的矿化事件,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矿区上部(浅部)脉状矿体(主矿化体)是以脉状侵入老变质基底和鄂拉山组火山岩地层中,并且成矿与火山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从而表明其形成时间晚于或与鄂拉山组火山岩近同期形成(217 Ma,国显正等,2019)。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那更康切尔沟晚二叠世斑岩型矿化的流纹斑岩具有高硅(SiO2均值为75.85%),高钾(Na2O+K2O含量为4.09%~7.68%)特点,属于过铝质(A/CNK=1.05~2.41)、钙碱性岩系,与三叠纪流纹岩类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国显正等,2019;窦光源等,2019)(图7,9),表明二者形成源区具有相似性。但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图中(图9a),晚二叠世流纹斑岩与三叠世流纹岩类相比Eu负异常更加明显,可能在成岩过程中斜长石的分离结晶程度存有一定的差异。

图9 那更康切尔流纹岩类岩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图(a)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b)(图中灰色区域数据资料来源:国显正等,2019;窦光源等,2019)

5.2 构造背景

前人研究认为:印支早期,随着阿尼玛卿洋的关闭,洋壳俯冲作用停止,整个东昆仑地区转入陆内活动阶段(罗照华等,1999;袁万明和莫宣学,2000;杨经绥等,2005)。进入印支晚期以后,开始发生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幔源岩浆活动广泛(罗照华等,2002;刘成东等,2002,2004;谌宏伟等,2005;莫宣学等,2007;伍跃中等,2011;李碧乐等,2012),即二叠纪晚期古特提斯洋闭合以后,三叠纪东昆仑进入陆内造山阶段(230~190 Ma)(郭正府等,1998),岩石圈拆沉,玄武质岩浆底侵至下地壳底部,引起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大量的长英质岩浆(谌宏伟等,2005),形成了大面积出露的岩浆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综合分析,在二叠纪—三叠纪,研究区壳幔作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由于岩浆的多次脉动,发生多期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成矿事件,且可能在同一地区形成多期成矿的叠加。

本文研究成果对区域上寻找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银多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后续的勘查工作中不仅要重视三叠纪火山-次火山岩矿床的勘查,还要关注与二叠纪岩浆活动有关的找矿。同时,要注意已知矿区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寻找。

6 结论

(1)获得那更康切尔沟矿区细脉浸染状铜矿化流纹斑岩锆石U-Pb年龄为253.2±1.7 Ma,其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

(2)那更康切尔沟晚二叠世流纹斑岩属于钙碱性、过铝质岩石系列,具有高硅(75.56%~76.01%)、高钾(4.09%~7.68%)、低钙(0.14%~0.83%)特点。稀土配分曲线上显示左高右低的特征,Eu负异常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Nb,Ta,Sr,P,Ti亏损,具弧岩浆特征。

(3)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可能为多期岩浆活动导致多期成矿叠加的结果,早期斑岩型矿化以铜矿化为主,晚期脉状矿化(主成矿期)以银矿化为主。

致谢本研究野外工作中得到青海省地质调查局李杰、于小亮和王成勇等人,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周洪兵、刘宏、陈晓东和孙崇波等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锆石制靶、CL 照相得到章双荣老师的帮助,U-Pb 定年得到陈红芳老师及实验室工程师的帮助,主微量、稀土元素测定得到刘牧老师等工程师的帮助;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了宝贵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注 释

①周洪兵,刘宏,赵云川,陈晓东,严波,肖博之,孙崇波,田欢欢.2019.青海省都兰县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普查报告[R].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1-260.

猜你喜欢
斑岩切尔锆石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俄成功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锆石 谁说我是假宝石
乌切尔和他的女儿阿穷
Pandora冬季恋歌
新疆西准噶尔斑岩成矿远景分析
锆石阴极发光和U-Pb年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