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产业发展策略及融资途径研究

2021-09-16 11:08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林省分行袁博
商展经济 2021年17期
关键词:莲花山度假区旅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林省分行 袁博

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地处长春、吉林两市之间,位于长吉一体化核心区域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规划控制面积417平方公里,由英俊镇、泉眼镇、劝农山镇和四家乡组成。长春市政府早在2008年就将莲花山度假区列入“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2009年,莲花山度假区被列入国家图们江区域合作规划范围,在享有大量先行先试优惠政策的同时,担负起长吉地区产业和经济一体化的重任。

目前,莲花山度假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1 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开发SWOT矩阵分析

采用SWOT分析法主要是基于莲花山度假区地理、资源、交通和政策扶持优势,根据内部能力和外部因素分析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与度假区竞争对手作比较,制定度假区的最佳产业发展策略(见表1)。

表1 莲花山度假区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分析

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在交通、资源、地理、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能够合理地利用内部优势与外界因素来打造个人旅游品牌特色,同时需要注意外部因素和自身劣势带来的困境与挑战,在稳定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注重多产业协同发展。未来可以采取以下发展策略:大力开发规划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协同发展会展业、养老服务业等产业,形成以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为动力,养老服务业和会展服务业为辅助,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为保障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新的引擎,将度假区打造成吉林省乃至东北知名的宜游、宜养、宜居的综合型旅游开发区。

2 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策略

2.1 旅游业发展策略

2.1.1 森林生态旅游

度假区地貌类型丰富,包括丘陵、阶地、河漫滩等,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具有丰富的森林、山、水资源,以此作为自身优势来满足旅游者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在二道区的东部区域进行休闲度假区的相关开发。

一是可在度假区山地区域,保证游客安全的情况下,开发相应的山地攀登,动植物观赏、学校生态夏令营等休闲娱乐活动。

二是在度假区的东部山林区域,开发野外休闲娱乐活动和拓展训练活动,如攀岩、射击比赛和家庭钓鱼等活动。

2.1.2 冰雪旅游

莲花山度假区可以凭借长春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发相应的冰雪旅游的游乐区域和冰雪旅游项目。

一是可以借助度假区冬季的自然雪景作为旅游景观,在相应区域开展冰灯、冰雕、雪雕等具有观赏价值的冰雪观光旅游产品。还可以呼吁游客积极参加以冰雪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度假区可定期开展冰雪艺术晚会、雪地生存比赛和雪原生活体验等活动,使游客身临其境,以此发展自身的旅游特色。

二是从竞技层面为滑雪运动者们提供全新的体验。为喜欢竞技活动的游客开设雪地狩猎、滑冰、滑雪、雪地赛车等竞技运动项目,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增加满意度和忠诚度。

2.1.3 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旅游

度假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为了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莲花山度假区开设了很多具有民俗文化的景点,将辽金文化、满清文化、朝鲜族文化以及各地的民俗风情最大程度地展现给游客,使其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感受不同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度假区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进行自然合理的融合,提高自身的独特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

一是可以开设专门的民俗村,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工具、食品等,如朝鲜族的服装、首饰、冷面、泡菜等;萨满文化的萨满面具、鼻烟壶等;满清时期的服饰、文墨画卷等,打造相应的旅游文创产品供游客购买,提高自身的经济收益。

二是结合自身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培育一批有特色的观光农业园区和农家乐,注重挖掘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将两者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度假区文化观光、民俗体验、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打造长春及周边城市居民知名休闲度假胜地。

2.1.4 温泉度假旅游

积极挖掘度假区丰富的地下温泉资源,突破温泉旅游的传统局限,有针对性地开发以休闲养生、温泉度假、健身康体为主题的特色产品。借鉴业界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加大力度开发高端温泉旅游地产,在度假区内部设立餐饮店、饮品店、酒吧、超市及纪念品购买区域等基础设施,以及高档次温泉酒店和温泉健康疗养场所,提供集养生、文化等多种体验方式为一体的温泉旅游项目。

2.1.5 特色主题公园

在度假区相关旅游产品的规划中要对娱乐产品开发加大重视力度,打造特色娱乐主题公园。例如大型游乐场主题公园、景观娱乐主题公园等,将景观和谐地融入到游乐中。

2.2 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策略

2.2.1 旅游服务设施行业

莲花山度假区位于长春市的城乡结合部,相对于同类型的度假区,莲花山的开发时间较晚,很多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服务体系,因此要加大力度构建旅游服务设施。首先,度假区应将为游客提供餐饮、休息、休闲娱乐、购物、交通等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其次,在部分游览区入口为游客提供急救站、停车场、旅游纪念商店等旅游必要服务设施。最后,在游览区内设置一些方便旅游者的旅游服务点,并设立相应的旅游路线或指引图,为游客提供方便,在游客游览的路线中提供饮料、食品等自助服务设施。

2.2.2 生态农业

立足配套服务长春、吉林等邻近城市粮食、蔬菜、瓜果等消费需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园区,多种植绿色无公害、有机的蔬菜瓜果,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供应等环节构建的“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食品产业链,加快形成优质稻米、精品蔬菜种植等产业基地,努力将莲花山度假区打造成长春、吉林等城市的重要食品供应基地。

2.2.3 会展服务业

充分发挥莲花山度假区毗邻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紧抓长春国家级新区建设的重要机遇,积极承接长春、吉林等地区会展产业的转移。打造生态旅游主题会展,立足莲花山度假区生态旅游产业特点,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会展活动,创办新的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会展活动,创办和承接国际合作主题会展,进一步丰富城市人文内涵,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2.4 养老服务业

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度假区延伸,吸引一流医院和专业人才在度假区集聚,加快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强化度假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康复功能,积极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组织建立紧密协作关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建立养老信息库,采用全面量化的健康生活新方式,为老人提供最迫切的养老产品和服务。

3 度假区融资途径研究

度假区可以利用的资金分为政府部门资金和政府外部资金两个渠道,下面分别对两个资金来源渠道进行研究。

3.1 政府部门资金来源

3.1.1 “管委会+资源”模式

(1)盘活公用事业系统存量资产。

存量基础设施是政府拥有和控制的一项重要的国有资产。度假区如果能将此项资产盘活,就有助于不断扩充城建资金来源,创造较可观的经济收益。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有偿转让公用有形市政资产的经营权。在不改变资产原有用途的前提下,有偿转让供水、供热、收费道路和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车站站房等公有房产的经营权,在提高资产经营效率的同时,可利用资产的未来收益和现金流入,大规模筹措建设资金。

二是有偿转让公用行业的无形资产使用权。通过出让户外黄金路段广告位、路灯广告位、公交线路牌广告位以及街名、路名、地铁公交站名等公益设施冠名权,有偿、有期限转让给自然人、法人和社会组织,以筹集资金。

(2)合理经营土地资源,最大程度提升土地价值,为城建项目凝聚资金。莲花山度假区要摸索出一条“以地生财”的新道路,达到“以地养建”的效果。

一是度假区管委会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控制,根据度假区市政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使用规划。

二是充分挖掘土地价值,实现土地资源增值。合理利用规划,以政府的公共建设投资抬高地价,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

3.1.2 “管委会+国有企业”模式

加强平台公司建设,提高融资能力。在当前融资环境下,中小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小、优质资源少,导致难做到多元化融资。通过对度假区的投融资平台及优质资源进行整合、重组,能够大幅度提高投融资平台的资信等级,为走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夯实基础。

一是壮大平台公司资产规模,提高盈利能力。通过支持平台参与地产开发,以及道路、桥梁建设,提高平台收益。此外,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资源交易市场化,将探矿权、采矿权等进行公开招标和拍卖,将所获得的资金计入平台公司,不断增加资产规模,提高“造血”能力。

二是积极通过改革重组,壮大融资平台。通过改组平台,引入第三方资本,提升平台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资本运作能力,既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有利于防范和控制风险,进一步提升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能力,更好地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3.2 政府外部资金来源

为满足大规模建设资金需求,度假区应大力吸引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打通政府外部资金进入公益性设施的通道。

3.2.1 “管委会+金融资本”模式

(1)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度假区内的道路、水利、环卫和绿化等基础性服务设施,具有公益项目属性,很难通过运营产生稳定收益,因此得不到商业银行的青睐。上述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标准匹配程度较高,符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的条件。

(2)探索设立政府产业发展基金。积极谋划与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投资基金公司合伙设立莲花山区域产业发展子基金,带动产业资本乃至金融资本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旅游、生态农业、养老等优势产业的发展要求,加大投资力度、助力产业振兴,为区域重大项目融资提供资金保障,服务区域发展。

3.2.2 “管委会+产业资本”模式

(1)BOT融资模式。度假区管委会授予产业资本特许经营权,赋予一定期限内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的权利,并允许通过向用户收费逐步偿还融资,在期限届满后将资产移交给政府。该模式可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效率,减少项目对度假区财政预算支出的影响。

(2)PPP融资模式。度假区管委会通过竞争性谈判、磋商等方式选择投资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产业资本,合资成立SPV公司,后续撬动银行对项目公司的贷款,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3.2.3 “管委会+资本市场”模式

资产证券化(ABS)。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供电、高速公路等现金流较为稳定的经营项目,通过企业资产证券化(ABS)的方式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供水、供电和高速公路收费权是良好的证券化基础资产,通过资产组合设计,将基础资产打包出售给投资者。该方式不依赖于企业信用等级,只取决于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情况,能有效规避度假区融资信用等级较低的劣势,且融资成本较低,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融资方式,能为度假区筹集大规模建设资金。

猜你喜欢
莲花山度假区旅游
北京环球度假区正式开业
莲花山公园真美
“兔”与“免”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旅游
桃花也“任性”
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旅游度假区名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