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之力谋乡村振兴之道

2021-09-16 03:50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业余生活体育设施乡风

以体育之力

为实现乡村善治提供新动能

在浙江省兰溪市,连续举办了五届的乡村马拉松成为当地的一张体育名片。2021年,兰溪乡村马拉松吸引了超过1万人参赛。赛事激发了兰溪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提升了当地基层工作的一体化水平,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

体育具有社会“安全阀”功能。当前一些乡村基层组织群众自治能力较低,“政府只管干、群众只管看”的问题较为突出。推动乡村体育发展,能促进基层党组织、村委会、乡村群众之间互动交流,更能帮助群众培养遵守规则、团结拼搏、崇尚公平的体育精神,强化社会道德认同感,引领群众主动自治、参与善治。

加强乡村体育设施建设

优化村民业余生活

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水域资源丰富,鱼种优质多样,曾以养鱼为主业。当地村民群策群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将自己的家乡打造成集竞技钓、休闲钓为一体的“西部钓都”。这里先后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还组织举办了四川省首届钓鱼运动竞赛。因地制宜建设体育设施,村民们的业余生活更丰富了,钱袋子也更厚实了。

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功能

推进乡风文明

在福建省长泰县武安镇,政府发动民间组织,传承发扬了“赛大猪”“城关龙”等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文体生活中陶冶情趣,形成淳樸的乡风民风。

乡风影响群众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认同。体育社会组织与群众接触机会多、互动时间长,能有效向群众传播体育文化内涵,进而促进乡风文明。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生活富裕

江西省全南县依托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对区域内农商文体旅等产品形态进行创新重组,打造出全南攀岩小镇,成为多元化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

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应打破空间限制,开展跨区域资源整合,形成联村经济、联乡经济。

以赛谋产增强经济活力

引领乡村产业兴旺

2019年以来,河北省承德市通过将马拉松、摩托车越野赛等大型赛事引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吸引游客30万人次,收入达1000多万元。此外,承德还利用水域场地和气候条件,发展群众冬季运动,形成了速滑马拉松等一系列影响力大的冰雪轮滑赛事。

体育赛事聚合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社会效益高、经济带动性强。脱贫攻坚时期,许多地方将各类赛事活动引入贫困地区,带动地方产业联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摘自《半月谈》)

猜你喜欢
业余生活体育设施乡风
比亚迪集团扶贫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农村乡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借助折纸来解题
我的业余生活
我的业余生活
广州: 学校体育设施将向社会开放
探讨体育设施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