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东省贝壳堤岛为例规划历史文旅特色海洋牧场的策略研究

2021-09-17 12:03贾应云田涛尹增强杨军吴忠鑫刘敏
中国水产 2021年8期
关键词:牧场贝壳渔业

文/贾应云 田涛 尹增强 杨军 吴忠鑫 刘敏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当前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主要以资源持续产出为目标,在规划时很少将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考虑进整体设计中,导致海洋牧场运营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形式单一,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迟缓。本文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贝壳堤岛为研究区域,该区域将当地历史人文、自然环境与海洋牧场建设相结合,突出了海洋牧场文旅特色。通过对其布局特色进行细致调查研究,可为其他地区发展以历史文旅为特色的海洋牧场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近年来,海洋牧场作为生态型渔业的重要方式之一,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洋牧场的开发利用也不应仅局限于渔业增殖及资源开发利用。在海洋牧场建设及运营中引入人工鱼礁、休闲垂钓、游钓船码头、沙滩浴场、绿地广场、海洋公园、渔民新村、民宿餐饮、旅游等各种功能的休闲设施,带动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当前海洋牧场建设运营的探索发展方向。

贝壳堤岛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城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新老堤并存的贝壳滩脊海岸,全长约62km,均宽50m,贝壳总储量达3.6×108t,贝壳质的含量几乎达100%,是世界三大贝壳堤岛之一,也是鲁北地区最佳的观海海岸。这里拥有山东省最宽的湿地带——滨海湿地带,环境优美、地势较为平缓、生物资源丰富,被称为“天然生物博物馆”,具有海洋生物50余种,各种湿地植被约350种。

无棣县近年将开发海洋牧场纳入发展规划中,贝壳堤岛是建设贝类海洋牧场的绝佳地点,借助沿海广阔的滩涂水域、海岸贝壳堤的自然历史风光,着力打造陆海一体、三产融合的海洋牧场产业综合体,发展海上渔业生产及休闲海钓,发展滨海岸线休闲旅游观光,以海洋牧场的形式,带动现代渔业与旅游业、康体休闲、服务业等各产业联动发展,有效促进了渔业转型升级。

一、贝壳堤岛海洋牧场自然条件及优势分析

(一)地理气候

贝壳堤岛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受暖空气影响,降雨量少;夏季湿热且降雨量大,常刮西南风,6月下旬到8月底多有雷雨和冰雹,降水量占全年68.7%,偶有伏旱天气;秋季干燥凉爽,9月降雨相对集中,10月份气候凉爽、早晚温差变大,秋末气温开始下降;冬季季风气候明显、干燥寒冷,盛刮西北风或东北风,河流冰封、大地冻结,1月份为全年最冷月份,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2.5%。

从地理气候条件可以看出,贝壳堤岛气候宜人,适合多种动植物生存。夏秋季节为较佳的旅游季节,故在选择特色景观时,应将绿化植物观赏周期及特色文化活动多考虑安排在夏秋季节。

(二)经济状况

2020年,无棣县生产总值为237.91亿元,比上年增长5.0%,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403元,比上年增长4.1%。第一产业增加值40.82亿元,同比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5.40亿元,同比增7.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1.69亿元,同比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2:35.9:46.9。

从数据可以看出,无棣县经济发展构成不再以传统的农林牧渔行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转变与生机,由于第二产业生产依赖原有的资源环境,过度发展会消耗较多的资源储备,第三产业便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关键。当前,滨海旅游业是新兴产业,在贝壳堤岛建立海洋牧场,能有效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也为农民提供额外收入来源,转变无棣县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历史文化

无棣县贝壳堤岛是古九河入海之地,海岸线变迁、潮汐运动等因素造成贝壳堆积,贝壳与淤泥之间互相交替,形成了平行于海岸线的两列贝壳堤。

早在四千多年前,《禹贡》有记载,“岛夷皮服,夹石碣石入于河”,其中“碣石”就位于无棣,“河”是指渤海,古今文献中“愚疏九河”都为此地;曹操的《观沧海》中“沧海”也是指渤海,创作地就在贝壳堤岛。当时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秋风萧瑟,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大海的形象表达出来;汪子岛是滨州境内唯一能观渤海全貌的地方,自古有“海上仙境”之称,也是传闻中徐福为秦始皇求取长生不老药的出发地,在贝壳堤岛海洋牧场建设规划中,也将徐福东渡的文化特色引入其中,以雕塑的形式展现传说中的故事。

二、贝壳堤岛海洋牧场规划概况

“场所精神”一词最早是在1979年的建筑学理论中,后被广泛运用于景观园林规划,主要指在景观与建筑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建设场地的地理、气候、风土人情等自然条件,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建设。

贝壳堤岛海洋牧场,顾名思义“贝类”是最具特色的主题,原始贝塚的观光旅游、滩涂贝类的休闲赶海渔业体验等主题,都以贝类为核心要素,贝类是整个园区的主题定位。通过对贝壳文化知识进行科普教育、展现主题,做到以贝类特色吸引人、以渔业历史感染人、以渔业文化教育人,渔业历史文旅特色优势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加大,与之对应海洋牧场的功能也不仅局限于渔业增殖,人工鱼礁、垂钓游船、广场沙滩、海洋公园、新村民宿等多功能休闲设施都应被引入到海洋牧场的建设中。贝壳堤岛海洋牧场基于贝壳堤岛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合理运用了“场所精神”理念,在保证不失去原有功能作用前提下,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旅特色海洋牧场,主题突出、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突显了地域特色;设施条件方面秉承以人为本、不摈弃场所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生态良好、宜居宜游宜玩的滨海旅游之地,促进了休闲旅游渔业及水产养殖、加工产业协同发展,推进了渔业三产融合,振兴了地方经济。

三、贝壳堤岛海洋牧场规划理念探析

(一)根据地方特色突出主题

近年来,海洋牧场的发展已不局限在传统渔业生产领域,其后续产业链条的延伸趋势非常明显,借助海洋牧场的环境修复和资源增殖的生态优势,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休闲垂钓、渔旅观光、渔文化教育、渔业赛事等休闲渔业活动发展第三产业,是未来海洋牧场陆海一体、三产融合、产业联动、功能拓展等方面的内在发展需求。在规划过程中,应加大实地调研力度,合理利用不同岛屿、不同村落特色找到村落特点,制定规划导向、统筹谋划、重点突破,突出地方主题特色、避免海洋牧场同质化。

1.观光旅游设计

内部铺装方面,整个铺装的形式纹路,都可由特色生物的外观或生理特点组成,并在观光旅游园区设置“生物进化史”足迹景观观赏点;路线设计方面,基本方案为原始生物足迹—恐龙足迹—原始动植物足迹—人类足迹;基础设施方面,各类座椅、垃圾桶、路标指示牌、路灯等的外观设计都可融入特色生物形状或纹路等元素。

2.休闲文化体验

规划特色生物主题馆,由导游向游客简述当地特色生物进化史,并对每种特色生物进行详细说明。园区内设有特色生物艺术厅,让游客参观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对特色生物制品进行艺术加工,收获完成各种形式手工艺品的制作体验。

在保证安全性前提下,游客可在规定区域内自行开展休闲垂钓活动,或坐船出海、捕捞水生生物,体验海钓的乐趣,捕捞的水产品可自行加工食用,也可交给海鲜餐厅加工食用,享受各类海鲜美味,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3.渔业设施改造

建立苗种繁育场地,进行生息场修复与优化,在近海广阔的滩涂区域开展水产增殖,在陆上规划水产品模拟养殖设施等,一方面为游客科普水生生物的生长过程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为游客增加直观的体验感受。

(二)深入结合文化背景,合理利用当地资源

深入研究、深度结合当地人文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未过分开发加工过的自然资源,重点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以贝壳堤岛为例,在岛中心建立雕塑群,并以贝壳为基底建立大型贝壳雕塑,在贝壳内雕刻人文故事;以历史为背景,设置观沧海点、东渡体验活动等结合历史背景的特色活动,或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发展特色庆典;融合本地贝壳史,在路灯投影中加入贝壳元素,灯光投射贝壳图案与路面铺装的贝壳元素形成相互呼应;设立各种景观元素,通过专业设计手法,将原始自然景观进行加工美化,不破坏原有的自然风光,又充实其文化特质,满足游客观赏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

其他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岛屿或海洋牧场建设区也可从人文历史文化背景和当地自然资源入手,优化整合现有的资源文化,将传统文化和特色旅游相融合。一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在规划过程中保持原有地域特色,可在海边设立海上亲水平台来突出临海的地域特性,充分发挥靠海的地理优势;可在游客在品尝当地海鲜美食的同时,在海边拾贝活动区域举办拾贝比赛、贝类品种品鉴会,并开发贝类的现场工艺制作体验如雕刻、工艺品制作等。二是充分利用陆地动植物资源。在当地设立动植物观赏区、生态廊道等,为动植物提供舒适宜居的聚居地,也为游客展示当地丰富的地域资源。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整体性原则

建立可持续的海岛开发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整体性原则。一座海岛应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备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等设施。园区内所有的配套设施、基本环境最终都是面对大众的,从主题规划、主入口景观,到整个园区设计,对细节的刻画都应体现与人方便的初衷。例如,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座椅、垃圾桶等设施的高度、宽度、大小,以合理高度为人服务,三级道路路面宽度、常见汀步长度等均要考虑行人的实际情况;注意将私密空间、共享空间、开放融合空间之间的关系与界限区分开来,避免出现空间模糊问题;以服务儿童为主的规划区域内,应强调儿童安全问题,注意儿童身高以及视线问题,杜绝出现“一刀切”的“均码”设施设备,在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注重人体工程学原理,做到以整体出发又不失细节,兼顾长远目标和眼前实际,充分考虑“人地和谐”,发挥海洋人居环境的优势。

通过对无棣县贝壳堤岛整体情况调研,我们总结出以上特色海洋牧场的规划理念,为其他具有历史文旅特色海洋牧场的陆海统筹一体化规划提供一个基础的理论参考与指导。希望各地在打造海洋牧场时,能够将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考虑进去,打造一个生态平衡、功能全面、渔业资源增长、三产融合、陆海统筹的发展模式,为动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文化活动交流的场所、为当地政府提供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从而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牧场贝壳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海上牧场
贝壳里的海
美丽的贝壳
贝壳巧变身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叮当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