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鲌“全雌1号”

2021-09-17 12:03
中国水产 2021年8期
关键词:雄鱼亲本鱼种

一、品种概况

(一)培育背景

翘嘴鲌隶属于鲌亚科,鲌属,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名优经济鱼类之一,且以太湖产的翘嘴鲌最负盛名,位列太湖三白之首。该鱼为中上层鱼类,生长快,肉质鲜嫩,经济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进行翘嘴鲌的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湖州是最早突破翘嘴鲌繁殖技术的地区,在翘嘴鲌的苗种供应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2004年冬季,从太湖湖州段捕捞野生群体进行强化培育,并以此为基础群体开展了翘嘴鲌的选育工作。

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同一养殖条件下雌性翘嘴鲌较雄性个体大。我们通过对3个翘嘴鲌养殖群体的实际测试比较发现,二龄(18月龄)商品鱼阶段雌性个体体重较雄性个体平均高12.6%。因此,培育全雌养殖群体对于提高翘嘴鲌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雌核发育诱导、性别标记辅助、性逆转等性别控制技术,成功培育出黄颡鱼“全雄1号”、全雌牙鲆“北鲆1号”、全雌牙鲆“北鲆2号”和罗非鱼“鹭雄1号”等单性水产新品种,为鱼类性控育种提供了可借鉴的应用实例。为此,课题组针对翘嘴鲌选育周期长、单性育种潜力大等特点,通过群体选育、雌核发育诱导、性逆转等育种技术的集成应用,获得了性成熟的生理性雄鱼,并通过生理性雄鱼与通过雌核发育诱导的雌鱼进行人工授精,培育出了具有雌性比例高、生长速度快的翘嘴鲌“全雌1号”。

(二)育种过程

1.亲本来源

该品种是以2004年从太湖湖州段捕捞后经以生长速度为目标性状的2代群体选育和2代异源雌核发育的翘嘴鲌子代为母本(XX),以利用性别控制技术诱导雌核发育翘嘴鲌子代获得的生理性雄鱼(XX')为父本,经交配繁殖获得的F1,即为翘嘴鲌“全雌1号”。

2.技术路线

详见图1。

图1 翘嘴鲌“全雌1号”选育技术路线

3.选育过程

(1)翘嘴鲌基础群体的构建。2004年冬季,课题组从太湖湖州段捕捞野生群体,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池塘养成和强化培育。2006年6月,挑选个体大、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雄个体作为亲本,经人工催产和自然交配,繁殖获得群体选育一代(BF1)鱼苗。

(2)翘嘴鲌群体选育过程。BF1按常规方法进行池塘培育和养成,并分别在2006年的8月(选择率5%,体长大于3cm)、12月(选择率10%,体长大于10cm)和2007年12月(选择率8%,体长大于35cm)进行选留,挑选生长快、体型好、色泽光亮、无病的个体作为候选亲本,共计420尾;2008年6月从候选亲本中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雄个体作为亲本,经人工催产和自然交配,繁殖获得群体选育二代(BF2)鱼苗;BF2代按上述方法进行培育、养成和筛选,共计选留候选亲本350尾,2010年培育至性成熟(2+冬龄)。后续世代的选择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即每一世代进行3次选择,总选择率为0.4‰,每代选留候选亲本400尾左右。

(3)翘嘴鲌雌核发育群体的建立。2010年6月,挑选个体大、体形佳、体质健壮的10尾BF2代雌性个体(2+冬龄),以遗传灭活的鲤鱼精子作为激活源,采用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法,诱导获得了雌核发育一代(BFG1)苗种1500尾;BFG1按照常规方法池塘培育和养成,期间淘汰了性腺发育停滞、体型畸形的个体,2012年获得性成熟雌核发育一代鱼365尾(2冬龄,个体差异较大),选择率为24.3%。2012年6月,从BFG1中挑选生长快、性腺发育好、体型佳的个体采用同样方法进行第二次雌核发育诱导,获得雌核发育二代(BFG2)苗种5000尾,其中3000尾按照常规方法池塘培育和养成,2014年最终选留性成熟二代雌核发育鱼(BFG2)1020尾。课题组于2014年开始,挑选体型好、性腺发育良好的二代雌核发育鱼作为翘嘴鲌“全雌1号”苗种生产的母本。与此同时,课题组按照上述同样方法,定期挑选群体选育的性状优良个体进行雌核发育诱导。

(4)翘嘴鲌生理性雄鱼的培育。2012年6月,从获得的同一批次雌核发育二代(BFG2)中选留2000尾苗种用于性逆转,期间淘汰了雌性个体和性腺发育异常个体,2014年最终选留性成熟的生理性雄鱼(BFG2')230尾。之后,陆续对获得的雌核发育二代鱼进行性逆转。

(5)翘嘴鲌“全雌1号”的制种及苗种扩繁。2014年6月,挑选能挤出精液的生理性雄鱼和性成熟的二代雌核发育鱼进行人工催产、干法授精,繁殖获得了具有生长速度快,雌性比例高等性状特点的翘嘴鲌子代,即为翘嘴鲌“全雌1号”。

(三)品种特性和中试情况

1.品种特性

生长速度快,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翘嘴鲌“全雌1号”二龄(18月龄)商品鱼生长速度较未经选育的翘嘴鲌平均提高17.0%,且规格更为均匀。

雌性比例高,翘嘴鲌“全雌1号”新品种的性腺可正常发育成卵巢,生产性对比试验过程中平均雌性率为99.8%。

2.中试情况

为了评估翘嘴鲌“全雌1号”的生产性状,课题组分别在浙江省和湖北省两个主产区开展了翘嘴鲌“全雌1号”的成鱼养殖阶段生产性对比试验,养殖方式为一龄鱼种池塘专养,其中对照组来自浙江吴兴省级翘嘴红鲌良种场。放养密度为2000尾/亩,养殖面积共650亩。

浙江省试验时间为2016年~2017年,两个实验点的池塘面积分别为158亩和180亩。2016年养殖结果表明,翘嘴鲌“全雌1号”平均雌性率为99.6%,平均养殖成活率为94.6%,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6.8%,亩产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7.4%。2017年养殖结果表明,翘嘴鲌“全雌1号”平均雌性率为100%,平均养殖成活率为92.9%,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6.2%,亩产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6.4%。

湖北试验时间为2017年~2018年,两个实验点的池塘面积分别为152亩和160亩。2017年养殖结果表明,翘嘴鲌“全雌1号”平均雌性率为99.8%,平均养殖成活率为93.8%,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8.3%,亩产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7.7%。2018年养殖结果表明,翘嘴鲌“全雌1号”平均雌性率为99.8%,平均养殖成活率为94.9%,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6.7%,亩产较对照组平均提高17.1%。

与此同时,课题组还开展了生产性中试。2016年~2018年,课题组在杭州、湖州、绍兴、洪湖和常州等地挑选了7家水产企业,采用委托测试的办法开展了本品种的生产性中试,全程提供养殖技术指导。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单养。三年累计中试池塘养殖面积2790亩,生产翘嘴鲌“全雌1号”二龄(18月龄)商品鱼2760.9吨,平均单产989.6kg/亩。从连续中试养殖及客户反馈情况看,翘嘴鲌“全雌1号”表现出较高的雌性率,生长速度快等性状特点,是适宜普及和推广的优良养殖新品种。

二、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本选择与培育

1.亲本来源

亲本来源于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翘嘴鲌“全雌1号”亲本。应选择2龄~5龄的体质健壮,性腺发育好、无病、无伤、无畸形的个体。雌鱼体重在1kg以上,雄鱼体重0.75kg以上。

2.培育方法

开春后适当降低水位提高水温,4月中旬开始,每周冲注新水1次~2次,定时开机增氧,5月下旬停止注水。以无病害的小规格鲜活饵料鱼为主,辅以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要求符合SC/T 1077的规定。每天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5%,具体视水温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二)人工繁殖

1.催产

采用腹腔注射法,注射部位以腹鳍基部为宜,一次性注射。其中雌鱼搭配普通雄鱼,按雌雄比2:1~3:1进行配组,用以判别效应时间及诱导产卵。翘嘴鲌注射HCG和LRH-A2混合剂。注射催产剂后,按每产卵池放入30尾~40尾雌鱼及搭配的普通雄鱼,生理性雄鱼单独放置一个产卵池。产卵池上方加盖网衣,保持冲水,避免人为干扰。催产药物剂量及效应时间见表1。

表1 翘嘴鲌注射催产药物剂量及在不同温度下的效应时间比较

2.人工授精

待观察到雌、雄亲鱼追逐行为强烈,发情产卵后,及时进行人工繁殖。先捕捞生理性雄鱼进行精液采集,用Hank's稀释3倍~5倍后保存在装有碎冰的泡沫盒中。随后对雌鱼进行检查,将轻压腹部能挤出鱼卵的雌鱼选出。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将采集的翘嘴鲌卵子和生理雄鱼精子进行混合,受精卵经泥浆脱粘后移入孵化环道或孵化桶孵化。催产后亲鱼经0.1mg/L的聚维酮碘消毒处理后放回池塘培育。

3.产卵与孵化

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环道或孵化桶孵化,其中孵化桶30×104粒/m3~50×104粒/m3,孵化环道50×104粒/m3~80×104粒/m3,孵化水流速度以鱼卵不沉积为度。孵化水质要求清洁清新,孵化用水必须用80目以上的尼龙网过滤。水温24℃~27℃,受精卵经24h~36h孵化出膜。

(三)苗种培育

1.夏花鱼种培育

鱼苗出膜后2d~3d,体鳔形成、能在水中平游时,即可带水出苗,转入预先培肥的苗种培育池塘中,进入苗种培育阶段。放养前10d~15d,用75kg/亩~150kg/亩的生石灰干塘消毒。消毒后2d~3d,注入经60目~80目筛绢过滤的新水40cm~50cm,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00kg~200kg。

鱼苗要求鱼体透明,色泽光亮,不呈黑色。喜集群游动,行动活泼,有逆水能力。畸形率小于1%,损伤率小于1%。无病症,不得检出违禁药物残留。每亩放养鱼苗10万尾~20万尾。

鱼苗下池后,每天每亩池塘均匀泼洒2kg~3kg黄豆磨成的豆浆。鱼苗全长2cm后,增加投喂粉状全价配合饲料,每天2kg/亩~3kg/亩,分上午、下午2次投喂。下塘一周后,每3d~5d加注一次,每次10cm~15cm。水深80cm~100cm后,采用微生物制剂调水,使透明度保持在20cm~30cm。鱼苗全长至3.0cm以上即可出池,进入冬片鱼种培育阶段。

2.冬片鱼种培育

池塘清整、基础饵料培养同夏花鱼种。夏花鱼种要求体形正常,体表光滑,有粘液,色泽正常,游动活泼,鳍条、鳞片完整。畸形率小于2%,损伤率小于2%。95%以上全长达到3cm~4cm。无病症,不得检出违禁药物残留。每亩放养1万尾~1.5万尾。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浴

3min~5min。

鱼种全长8cm以后以膨化颗粒饲料为主,粗蛋白质含量要求40%以上。日投喂占鱼体重总量2%~5%的膨化配合饲料,以1h吃完为度,分上午、下午两次投喂。每5d~7d加换一次新水,每次换水量10cm~15cm,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cm~30cm。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每天巡塘早晚各一次,观察和记录天气、水质、鱼的吃食活动和生长情况。当鱼种培育至8.0cm以上时即可出池,进入成鱼养殖阶段。

三、健康养殖技术

(一)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模式和配套技术

1.池塘专(单)养

(1)放养前准备

要求池底平坦,不渗水,面积2000m2~5000m2,水深1.5m~2.0m。按每1000m2配备增氧机0.45kW~0.75kW。鱼种放养前10d~15d,排干塘水,清整池塘,去除过多淤泥,每亩用75kg~150kg生石灰化浆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消毒后2d~3d,注入经60目~80目筛绢过滤的新水40cm~50cm,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00kg~200kg,分散堆放在池四周池水淹没处。

(2)鱼种放养

放养时间为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全长10cm以上,要求大小均匀、体质健壮、体表光洁、无病无伤无畸形。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10min~15min。每亩放养鱼种1500尾~2200尾,适当搭养花白鲢、鲫鱼等。一般套养鱼种阶段的白鲢80尾~100尾,花鲢16尾~20尾,鲫鱼150尾。

(3)饲养管理

以全价膨化配合饲料为主,要求粗蛋白含量40%以上。采用“慢、快、慢”投饲方式,一日2次~3次。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3%,视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放养后一个月内注满池水,视温度、水质情况适时添加水,每次换水量20cm~30cm,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cm~30cm。

(4)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和鱼体摄食、活动情况,及时捞除残饵、死鱼,并做好日常记录。高温季节、闷热天气中午开机增氧,防止浮头。

2.网箱养殖

适宜网箱养殖的水域有湖泊、水库、外荡、江河等大水面,网箱设置地址应选择水深3m以上,透明度0.5m以上,溶氧5mg/L以上,pH值7.0~8.5之间的水域。网箱常用规格为(3.0~5.0)m×(4.0~8.0)m×(2.0~3.5)m,必须制封盖,网目大小以不逃鱼为原则。网箱设置应在鱼种放养前15d~20d完成。设置食台,防止饲料漏出网箱。放养15cm以上鱼种,放养密度为50尾/m2~150尾/m2,当年二龄(18月龄)商品鱼养成规格500g/尾以上,产量可达30kg/m3~75kg/m3。投饲管理同池塘养殖,要求少量多次,以半小时吃完为宜。日常管理除观察鱼体摄食、生长与捞除死鱼外,主要根据网目堵塞情况洗刷箱体,检查网箱有否破损,防止逃鱼现象发生。

(二)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翘嘴鲌“全雌1号”抗病能力较强,在养殖过程中较少发生大规模病害。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病害预防一般有以下措施:a.放养前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b.鱼苗、鱼种入池(网箱)前严格消毒;c.保持水质清新,饲料新鲜、适口、充足;d.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e.及时捞出病鱼、死鱼,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小瓜虫病

流行季节:主要流行于初春和秋末。适宜水温为15℃~25℃。

主要症状: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白色小点或点状囊泡,鳃丝充血,体表粘液增多。

防治方法:①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适当肥水,并降低养殖密度。②发病时,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辣椒粉210g、生姜干片100g煎成25kg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d;用1%~2%食盐水浸泡5min~10min。

2.锚头鳋病

流行季节:水温高于12℃。

主要症状:肉眼可见虫体头部钻入鱼体肌肉组织,引起慢性增生性炎症,伤口处出现溃疡。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锚头鳋幼虫;②每立方水体用0.2g~0.5g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0.00125%~0.002%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h。

3.水霉病

流行季节:早春、冬季水温低于20℃。

主要症状:鱼体伤处布有白色棉毛状菌丝,寄生部位充血。

防治方法:①生石灰彻底清塘,避免鱼体损伤。②鱼体受伤时可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发病时,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200g美婷(上海海洋大学研制)全池泼洒,每天1次,使用1d~3d。

4.车轮虫病

流行季节:春、夏、冬初期,多发于鱼种阶段。

主要症状:病原体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寄生处黏液增多。鱼体发黑、消瘦,呼吸困难,游动缓慢。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泡5min~10min。②用0.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市售杀灭车轮虫专用药物,如车轮净等。

四、育种和种苗供应单位

(一)育种单位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地址和邮编: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杭长桥南路999号,313001

联系人:顾志敏

电话:0572-2043911

E-mail:guzhimin2006@163.com

(二)种苗供应单位

湖州浙北水产新品种繁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和邮编: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叶家漾,313017

联系人:刘士力

电话:0572-2177223

(三)编写人员名单

顾志敏,贾永义,刘士力,蒋文枰,迟美丽,程顺,郑建波,李飞,李倩

猜你喜欢
雄鱼亲本鱼种
半滑舌鳎基因编辑快速生长雄鱼通过现场验收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杉木育种亲本生长和结实性状早期测评与选择
斗鱼为什么喜欢争斗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多亲本群体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2020.7.6 莱肯生物)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金鱼如何辨雌雄
冬放鱼种技术
1982—2011年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