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字阅读素养

2021-09-17 05:11钱荃刘洁玲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钱荃 刘洁玲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2021关于数字阅读素养的理论界定与测试方式,为改进我国小学生数字阅读教学提供针对性策略。研究发现,数字阅读素养的内涵根源于纸质阅读素养,但阅读材料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外延同时包括获得信息的浅阅读与深入理解的批判性阅读。从测试方式上看,PIRLS数字阅读素养测评基于自适应测试技术,利用多文本与动态文本,为学生营造了真实、交互的测试情境。由此为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以下启示:培养学生基本阅读理解能力,以应对复杂的多文本阅读环境;引入数字化文本,有意识地进行数字阅读策略教学;整合跨学科资源,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任务。

【关键词】数字阅读素养,PIRLS2021,阅读教学

阅读素养是学生学习以及终身发展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阅读已然成为当下学生最主要的阅读方式。然而,相比于阅读素养在国内的被重视程度,数字阅读素养,尤其是小学阶段数字阅读素养的培养与发展目前并没有得到语文教育领域的足够重视。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m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以下简称PIRLS)是目前参与国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面向小学阶段的国际阅读评估项目。分析PIRLS2021数字阅读素养测评项目的测试理念、框架与测试方式,一方面可以了解国际数字阅读素养测试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也可为我国小学数字阅读素养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于2001年发起并组织实施了每五年一次的全球性学生阅读素养跨国(地区)和历时比较评价研究PIRLS,其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教育政策、教学方法下的9~10岁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的阅读素养现状,为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事实依据”。目前,全球共有60个国家(地区)参与此项目。

2001年,PIRLS在评价框架中提出了评价学生阅读电子文本能力的重要性;2011年,PIRLS推出了基于网络的阅读计划,探索进行基于网络的文本阅读评价的可能性;2016年,PIRLS正式推出基于电脑的在线阅读评价项目ePIRLS,通过模拟网络时代学生真实的学校学习情境,评价学生的数字信息阅读能力;2021年,PIRLS推出了基于数字的阅读素养测评digital PIRLS,实现了数字化文本、测试、管理的全面转型。

作为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小学阅读素养评估项目,PIRLS关注学生是否具备从“学习阅读”转向“通过阅读学习”的能力,在PIRLS2021测试中直接将数字阅读素养测评作为主要测试领域,反映了数字阅读素养对学生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PIRLS2021数字阅读素养测评理念与框架分析

1.数字阅读素养的内涵:源于纸质阅读素养,重在文本的转变

通过分析PIRLS历年来对“阅读素养”概念的界定变化(见表1),可以明确数字阅读素养概念的内涵。

从本质上看,数字阅读素养是传统阅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PIRLS历年来关于阅读素养定义的变化,我们发现虽然PIRLS2021转变为数字阅读素养测评,但其对阅读素养的界定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阅读活动的多重目的性仍然是阅读素养的核心,学生参与阅读活动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完成学习,更是为了满足参与学校与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仍然需要传统纸质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与基本能力。由此可见,数字阅读素养与传统阅读素养的关系并非取代,而是相互整合,以满足学生当下以及未来学习、发展的需要。

阅读材料的变化是数字阅读素养最明显的特征。PIRLS2016在概念界定中删除了“年轻读者”中的“年轻”二字,其目的是突出该项目适应所有年龄读者。PIRLS2021将“文章”更新为“各种形式的文本”,以突出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明显特征。由于阅读的媒介从传统印刷文本变为电脑屏幕、智能手机,文本的结构与格式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学生使用新的阅读理解技能与策略应对全新的阅读环境。

2.数字阅读素养测评框架:信息获取与信息评价同样重要

PIRLS将阅读素养评价框架分為阅读目的与阅读过程两个维度,digitalPIRLS2021沿用paperPIRLS的测评框架,同时继续PIRLS2016所推出的ePIRLS项目,通过使用数字互联网模拟学校学习情境,评价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与使用信息的能力。表2总结了评估学生数字阅读素养的digitalPIRLS2021与ePIRLS2021框架。

由表2可知,PIRLS2021提出了细致、具体的数字阅读能力层级与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参考。通过分析不同能力层级在PIRLS2021中的占比,我们发现“为了需要定位、获得信息的浅阅读(定位与推论能力)”与“在信息泛滥、良莠不齐的互联网环境中对所得信息进行深入理解的批判性阅读(解释整合与批判反思能力)”分别占比50%,反映出数字阅读情境下,两类阅读对学生而言同等重要。

二、PIRLS2021数字阅读素养测评的方式与方法

数字阅读素养评价的理念与内容最终要通过与之相匹配的测试方式来实施,了解PIRLS2021的测试手段、测试工具与测试方法,有助于帮助教师理解“数字阅读素养应该怎么教”等技术性问题,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1.数字化阅读测试手段:引入自适应技术,强调个性化测试

随着数字化技术被引入测量领域,PIRLS2021选择采取自适应测试的方法对测试题本进行设计,即在数字环境中,基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测试题本技术。其目标是在测试内容广泛性与测试时间有限性的矛盾下,通过最少的题目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分发的试题符合学生的能力范围,可以减少学生的挫败感,增强学生完成测试的动机,提高完成测试的效率。

PIRLS2021采用的是群体适应性测试,即以国家(地区)为组别,评估文本难度与学生数字阅读素养的匹配程度,在素养得分较高的国家(地区)增加难度较大的测试题本,而在素养得分较低的国家(地区)增加难度较小的测试题本。PIRLS2021共提供了18篇文章,这18篇文章可分为难、中、易三个层次,每篇文章下又设置了大、中、小三种不同难度的单元题册。参加测试的国家(地区)会根据其预测试时的阅读素养成绩获得符合该地大多数四年级学生阅读素养水平的文章与题册。

自适应测试强调的是针对个体差异给予测试题目。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个体转变自己在测评中的身份,他们既是被动的受评者,又是主动的评价者,个性化的需求被考虑,个性化的测评路径得以实现。

2.数字化阅读测试工具:以多文本与动态文本塑造真实测试情境

PIRLS2021将文本类型简要划分为传统纸质文本(书籍、杂志、文件与报纸)、电子文本(网站、网页)和混合文本三类。PIRLS2021重点强调数字文本选择的真实性,要求通过数字环境反映学生日常在生活中、学校中的真实阅读情况。具体测试文本的选择标准包括:清晰度与连贯度、内容趣味度、性别、人种和文化的公平性与敏感性。以PIRLS2016官网公布的ePIRLS在线阅读测评样题“火星”为例,项目组设置了“了解火星科研探索进程”的课程项目。学生会看到带有某标志的搜索引擎与搜索结果、网络期刊,以及科研门户网站等内容,体会真实世界的网络阅读环境。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真实性的情境化测验,从PIRLS测试的内容来看,数字阅读测评拟真性、情境化的网络阅读环境是通过多文本与动态文本实现的,此处的“文本”不仅包括文字、图画,甚至包括网页、动态链接等。

3.数字化阅读测试方式:增加问题类型,暗含深层交互

PIRLS2021数字阅读素养测评问题除传统的选择题和主观题外,还出现了网络环境中的新题型,如拖放、排序、下拉式功能表等。系统会记录被测试者测试的时间,当被测试者长时间内没有按照提示点击链接进行下一项操作时,指导教师会自动帮助学生跳过此操作而进入下一阶段。系统通过记录学生的网络操作,完成学生与测试系统的交互,共同实现测试意义的建构。例如,当学生通过不同的超链接进入测试下一阶段时,会形成被测试者与测试材料的交互。学生完成测试的过程,也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因为根据不同的超链接内容,学生会形成对主题文本不同的理解。

三、PIRLS2021数字阅读素养测试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1.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应对复杂的多文本阅读环境

数字阅读素养与纸质阅读素养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数字阅读“多、快、浅、碎”的特征会减少阅读者的工作记忆容量,增加认知负担,从而导致阅读者选择快速浏览的“浅阅读”模式。通过分析PIRLS2021数字阅读素养测评框架可知,数字阅读素养仍然须整合传统阅读理解能力,其具体的阅读过程与传统阅读理解过程无显著区别。数字阅读素养仍然需要较低层级的文字解码与较高层级的信息提取、解释与推论、反思与评价能力。这说明即使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关注与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仍然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教师可通过提高日常阅读教学的效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以应对数字时代复杂的多文本阅读环境。教师可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式。

第一,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在多文本中提取信息、理解和推理的能力。让学生接触真实、多样的文本,并学习快速提取信息,运用浏览、快读等策略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性感知,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统编教材中的选文为依托来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如根据教编者的提示、文本特征等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组合起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第二,通过研究型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检索信息、评估与反思多文本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阅读研究任务,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利用文中信息论证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在复杂的数字阅读环境中做一个科学、审慎的阅读者。

2.引入数字化文本,有意识地进行数字阅读策略教学

阅读材料的变化是数字阅读素养测评最明显的特征。PIRLS2021在最新的阅读素养的概念中去掉了文本的限定词,在测试文本中引入了网站、网页等电子文本以及弹窗、动画等动态文本。不同于过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所遇到的文学类、论述类、信息类与混合类文本,数字环境下的文本可能呈现多媒介、多形态的特征,这些文本通过电子设备呈现出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则需要具备操作数字设备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数字化文本,增强学生对数字化文本的熟悉程度和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导航目录形式的演示文稿,用超链接等方式展示诗人的生平、他人对诗人的评价等,用视频、图片等帮助解说诗人的代表作,最后要求学生运用搜索功能定位特定文本并对其进行鉴赏。

教师要针对数字化文本的特征,有意识地进行数字阅读策略教学。通常来说,数字化文本开放性、多向度的特征,会使得学生的阅读不只停留在纸质阅读时的“线性”过程,而是通过网页、超链接等形成复杂的多路径集合。研究发现,电子设备的阅读会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选择性阅读与更少的深度阅读。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应对数字文本阅读中的多路径情况,帮助学生运用深度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数字阅读时更好地理解文本。基于数字阅读的特征,有学者提出了应对数字文本的多路径与帮助学生实现深度阅读的学习策略(见表3)。多路径阅读策略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字文本阅读中的多路径与非线性特征。深度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将以往所学的阅读策略迁移到数字阅读中。其中“分组策略”可以简化文本,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标注策略”有利于读者快速找到有用的信息;“联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字文本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广泛与更深入的思考。除此之外,针对PIRLS2021数字阅读测试所提出的关于数字阅读的新要求,如“评价文本可靠性”等,亦须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教学,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数字阅读理解。

3.整合跨学科资源,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任务

PIRLS2021数字素养测试试图还原真实的数字阅读情境,力图通过真实的测试情境、多元交互的测试文本、自适应测试的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同时,不同阅读目的、数字界面的导航设计以及阅读者个体能力的差异也会使每位学生的阅读体验完全不同。因此,教师很难预测学生在真实的数字阅读中会遇到什么主题的文本、什么样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本身也會随着学生的能力特征、不同选择和导航操作不断变化。这启示教师要转变阅读教学理念,不应将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提升局限于语文学科,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资源优势,整合跨学科学习资源,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实现数字阅读理解。例如,基于神州十二号飞船上天的现实信息,学生会对宇宙有一个感性认识,教师可以联系这一实际情况,开展“宇宙中有什么”的主题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利用科普书籍、网络资源搜索相关资料,认识宇宙的主要组成部分,再搭配语文教材中的《宇宙生命之谜》一文,通过数字阅读解决问题。利用数字阅读,整合跨学科资源,设置以问题为导向的任务,既可以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收集信息、理解信息、评估信息与整合信息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的科学知识解读信息、评价信息,从而提升对跨学科知识运用的水平。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说阅读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
基于RISE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