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街道

2021-09-17 21:40莫小念傅尉梁
凤凰生活 2021年8期
关键词:马山落地街道

莫小念 傅尉梁

狠抓责任落实实行重点项目干部“包保制”

为了让领导干部在突破重点工作、破解难点难题中更有作为,马山街道创新实行包保制,每名领导干部“人人手头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据马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裘夏杰介绍,一些重点项目引进来后,受拆迁征地、杆线迁移等问题影响,出现落地难的情况。为了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当地运用闭环管理思维,独创“包保制”——实行全流程专人负责制,共同协调推进项目落户相关事宜。据了解,当地每月进行进度通报、督查督办,齐心协力推进项目落户、工作落实,保质保量地对重点、难点或滞后工作进行攻坚,确保这些项目在马山早日落地见效。

据裘夏杰介绍,由4名街道干部组成的重点项目“护航员”队伍,包括1名责任领导、1名联系人、1名业务员和1名后备干部,为所联系的项目尽快落地保驾护航。每个项目的责任领导作为项目推进的第一责任人,将切实履行包协调、包服务、包督导责任,抓总负责项目协调工作;项目推进中的问题以清单形式予以明确,实行销号式、动态化管理,及时帮助企业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此外,经发办主任俞月祥介绍,由马山经发办牵头也推出了“联厂责任制”,目前直接服务对象为125家工业企业以及50家商贸企业。

“包保制”、“联厂责任制”将领导干部与重点工作捆绑在一起,促使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智”治有方“数字利器”高效推进基层治理

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和便民服务智慧化,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措施。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壘”等问题。

马山街道将数字赋能、大数据思维等理念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之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手段由“管控”向“智控”转变。作为越城区率先完成建设的“示范型”矛调中心之一,在助力化解群众基层矛盾纠纷工作和提升辖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率先打通矛调中心与四个平台数据通道,可双向派单和数据共享,实现矛调中心、社会智慧管理的数字化集成。

据介绍,街道现有网格27个,网格长27个,专职网格员27个。通过科学调整网格考核内容,进一步提高考核标准,细化要求,明确奖惩,充分激发网格人员工作积极性。根据平台数据分析工作情况,结合街道面上开展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扫黄打非等工作开展网格集中培训。

截止到7月2日,矛调中心大厅已受理诉求877件,接待来访1826人次。“四个平台”处理区问政系统、网格报送等3826件,收到并办结110接警系统事件3531件。收到110应急联动单602件,受理各类纠纷调解155起,成功调处155起。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起点意味着新征程,唯有苦练“信念”“担当”“为民”之功,夯实“内功”基础,才能以“蓄势扬帆”的姿态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破浪前行”。

猜你喜欢
马山落地街道
藏马山滑雪记
热闹的街道
苟征戈 罗一 马山作品
乡村振兴的藏马山样本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热闹的街道
青海湖游记
街道等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法律何以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