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旨归

2021-09-18 02:15刘琳琳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共产党

刘琳琳

[摘要]人民主体地位是内含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评价主体的有机统一。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在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始终把历史主体地位作为政治立场,把价值主体地位作为价值取向,把实践主体地位作为话语来源,把评价主体地位作为衡量标准。新时代,巩固和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立场,坚持为民服务的话语方向,明确话语的实践来源,发挥人民话语评价主体功能。

[关键词]人民主体地位;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261.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09-0010-06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百年来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用实践证明和回答了在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始终以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主体地位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包含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实践主体和评价主体在内的逻辑体系,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明确了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实践来源以及评判标准。当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进入转型期,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愈发多元化。新时代,我们必须弘扬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优良传统,始终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立场,坚持为民服务的话语方向,明确话语的实践来源,发挥人民话语评价主体功能。

一、人民主体地位是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逻辑起点

人民主体地位是包含历史主体地位、价值主体地位、实践主体地位和评价主体地位在内的统一体。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风雨历程,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是我们党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的重要体现,更是我们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逻辑起点。

(一)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政治立场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前提要解决“我代表谁说话”的问题,即明确话语的政治立场。在百年话语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立场是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实现自身利益的“代言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只是人自身活动的总和,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关于共产党的身份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所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1]。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2]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充分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并自觉摆正自己“服务员”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实现自身利益而服务。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讲述了“半条棉被”的故事,动情地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生死与共,共同筑牢了革命战争的防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拉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并奏响了新时代的凯歌。

(二)人民价值主体地位: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核心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即明确价值主体。我们党一成立,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作为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这也就夯实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无产阶级政党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从来都不屑于隐藏自己的阶级立场和真实意图。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向全世界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3]。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保证能够合乎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并力求赢得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了满足老百姓对土地的渴望,我们党带领老百姓先后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切实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茶米油盐问题。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那么,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4]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总是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我们太穷了,老实说对不起我们的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5]因此,邓小平同志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人民价值主体的内涵并将其贯穿于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刻牢记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才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要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三)人民实践主体地位: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实践来源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根本要解决话语“从哪来”的问题。话语是思想的外衣,思想源自实践,因此,话语的根本来源是实践。只有认清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汲取话语养分,才能提高话语质量。建党初期,我们党的宣传话语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脱离人民群众实践生活而变得空洞乏味,不知所云!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明确指出,“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6]835。毛泽东同志就善于从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生动活泼的语言,比如“打倒洋财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调查就像‘十月怀胎”等,这些朴实形象的语言极大地提升党的形象的同时,也传播了党的革命思想。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根据人民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和发展了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话语体系,包括“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等一系列话语主题,深刻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形象地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比喻为昨天、今天和明天,并借用古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高度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话语简练但铿锵有力,激发了为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从改革开放再到今天的新时代,我们党始终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汲取养分,赋予了话语生机与活力。

(四)人民评价主体地位: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衡量标准

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键要解决“说得怎样”的问题,即明确话语的评价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历史活动的体验者。一切政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治主张、方针路线等产生的效果,都应在历史发展和实践活动中得到评判,而这一评判的唯一主体就是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始终尊重人民的评价主体地位,虚心听取人民的意见,及时根据人民群众的诉求调整话语方式。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期间讲道:“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6]839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7]群众的声音既有称赞之声,也不乏批评之音,我们党都是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抱着闻过则喜、洗耳恭听的态度认真对待。进入新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民的声音更是我们党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警示器”。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对于网上善意的批评,我们不仅要虚心接受,更要认真研究并加以吸收改进。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我们党正是时刻注重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能不断修正错误,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成长为人民信任的领导核心。

总之,人民主体地位的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历史主体地位是前提、价值主体地位是核心、实践主体地位是根本、评价主体地位是关键,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逻辑。

二、人民主体地位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面临的窘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部分党员干部没有充分重视人民主体意识进一步觉醒的现实,没有把握话语结构扁平化的趋势,导致人民主体地位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移”和“位移”,突出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站稳话语的政治立场、没有坚守人民的话语主体地位、没有坚持人民实践活动是话语创新的根本来源、没有发挥人民的话语评价主体功能,导致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时“说不上去”“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给顶了回去”,各种“雷语”“乱语”“哑语”等现象不时发生。

(一)没有站稳人民话语的政治立场

立场方向决定行为取向,一旦在立场上出现了偏差,势必会在“为谁说话、替谁办事”的具体行动中出现大的问题。由于部分党员干部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缺乏深刻的理论认知,没有站稳正确的话语立场,于是将人民群众放在了“说起来不重要、做起来更不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不是“代表人民说话办事”而是“包办代替、自作主张 ”。这主要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坐在办公室,拍脑瓜子定决策、动嘴皮子作报告,不深入老百姓中间,就无法知晓人民群众的心里话,自然也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更有甚者,部分党员干部将自己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老百姓文化素质不高,于是在一些民主会议上直接剥夺了他们的发言权。另一方面,不是“代表人民说话办事”而是代表西方价值观说话。当前,意识形态环境日渐复杂,各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尤其在西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之下,有的党员干部站不稳人民政治立场,转而信奉西方价值观,公开发表了一系列诋毁中国共产党,甚至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不当言论,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

(二)没有坚守为人民服务的话语价值取向

部分党员干部在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时,没有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待人民群众虚情假意。一是说“空话”。空话,即没有感情、言之无物的话。面对群众的诉求,部分党员干部没经过深思熟虑和仔细调查研究,便口头应允,等到承诺时间到了,才慌忙想出各种理由搪塞而不予解决,其本质还是脱离群众,对群众没有真感情。与此同时,有的党员干部与老百姓交流喜欢用“高大上”的语言来彰显自身理论水平甚高,殊不知群众听后味同嚼蜡、空洞乏味、不知所云。二是说“套话”。套话,是正确的废话。听上去說了一些方针政策,但仔细品味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路化、虚情假意的话语。就比如部分党员干部在撰写文稿时照抄照搬,有的甚至直接“复制—粘贴”,忘记修改部门名称和时间,最后成为群众争相谈论的笑柄。因此,不把为人民群众服务放在心上,只想在老百姓面前卖弄小聪明,最后只会被群众抛弃。

(三)没有坚持人民实践活动是话语创新的根本来源

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如果只是“说说而已”,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上的逻辑演绎,那么就会成为 “一纸空谈”。现实中,部分党员干部没有从人民的实践活动出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话语主题陈旧、话语传播方式落后。一方面,就话语内容而言,脱离实际、落后时代。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说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陈词,不符合实际发展的滥调。其根本还是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和工作态度出了问题,不知道怎么开展调查研究、不愿意深入基层一线,导致在开展群众工作时,新话不会说、旧话不管用,即使表面上说一些“时髦”的话,但是依然按照旧有的政策解答群众的疑惑。另一方面,就话语传播方式而言,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新场域”——网络,不知道如何运用,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或者迫于上级压力不得不“上网”,导致出现了一些“僵尸网站”“僵尸账号”,长时间不更新。抑或对老百姓的网络留言置若罔闻,反而让新兴的网络媒体成为党员干部顺利开展工作的枷锁。长期的网络惰性心理,势必会造成党员干部和广大网民之间出现交流的鸿沟,进而影响党群关系。

(四)没有发挥人民的话语评价主体功能

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成效很难得到提升的真正原因在于既不重视人民的评价主体地位,也不重视听取人民的反馈意见。一方面,党员干部自说自话、自弹自唱。有时候,党员干部僭越了评价主体的职能,自己评价自己的话语方式、话语质量等,把人民置于“只能听不能说”的被动接收地位。在过去信息闭塞、资源和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这种自上而下单向度的话语传播方式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的主体意识日渐觉醒,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表达自己的舞台。党员干部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思维,不重视人民的话语评价主体地位,不主动听取人民的反馈意见,势必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效果。二是党员干部被西方话语标准迷惑。既然要做评价,势必会有评价标准。有些人直接套用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发展实际,条条框框很多很细,一旦不符合这些条条框框,那就开始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指责中国的发展落后、观念陈旧,割裂了历史和现实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交融、形式和内容的契合。

三、基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路径探析

新时代,我们党继续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亟须重塑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立场,坚持为民服务的话语方向,明确话语的实践来源,发挥人民话语评价主体功能。

(一)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立场

2021年,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必须守好江山,守好人民的心。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一方面,要摆正身份。明确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己是人民群众实现自身利益的“代言人”。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员干部的职位无论有多高、权力无论有多大,都不能忘记是人民群众的一员。人民是水,共产党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激发对人民的敬畏之情,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同时,“水利万物而不争”,我们还要培养对人民的感恩之心。如果我们不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也就不会把我们放在“台上”,因此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真感情,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另一方面,要端正说话态度。既然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权力的主人,那么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就要端正态度,分清场合、看清对象,既不能无话可说,面对群众的疑惑一问三不知;也不能无话不说,口无遮拦,更不能胡言乱语,违反政治纪律。在与人民群众交流沟通时,要多使用敬语,多学会倾听,多说一些俗语俚语,拉近与人民之间的情感距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危难时刻,总书记温暖的话语直抵人心,坚定着人们必胜的信心。

(二)坚持为民服务的话语方向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刷在墙上的标语,更不是止步于理论研究的课题,而是首先体现在党员干部的话语实践中,即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话语传播让人民群众把关乎自身利益的政策理论听下去、听进去。一要把理论讲透。要想把理论讲透彻,前提必须是党员干部掌握理论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党员干部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掌握真理,然后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说明白,进而解答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二要把事情做实。党员干部坚持为民的话语方向始终包含言行一致的意蕴。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8]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让3亿多农民获得了6亿亩土地;进入新时代,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三要把媒体用好。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媒体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因此,党员干部要借助网络技术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持线上宣传与线下办公相结合,坚持静态文字宣传与动态动画宣传相结合,坚持官方语言与网络热词相结合,坚持打造自由宽松的舆论环境与加强法律监管相结合。四要把感情蓄满。真情才能换来真心,饱含深情的话语才能拨动人民群众的心弦,引发思想共鸣。庄子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因此党员干部要树立言行一致的良好形象,在话语表达的过程中克服表情严肃、语调僵硬、语气凌人等问题,赋予话语真情实意。

(三)明确话语的人民实践来源

群众的生活是热气腾腾的,群众的话语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学习群众鲜活的语言,进而赋予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以生命活力。一方面,话语要符合群众实际。党员干部要扎根基层接“地气”,根据当地习俗说“土话”,拉近与群众距离。沿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民生足迹”,我们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总是能把“家常话”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吃得好不好、住得怎么样、家里几口人……”,这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话语背后是来自党和国家的温暖。与此同时,不同地域的语言风格、表达习惯等千差万别,我们不能搞“一刀切”,用标准化、统一性的标准要求人民群众改变,相反,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不同的文化养分,赋予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丰富多彩的形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另一方面,话语要紧跟时代潮流。只要实践发展的脚步不停歇,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就不能止步。党员干部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话语内容,尤其注重网络语言的吸收运用,如2020年网络流行语“逆行”“飒”“后浪”“直播带货”等反映了当下社会发展状态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当然,我们追求有新意的语言不是为了追赶时髦而特意標新立异,而是要力求思想深刻,不落俗套,要有新的分析视角,多查找新的材料,力求新的结论,进而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四)发挥人民话语评价主体功能

破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困境的关键在于让党员干部退回到自己的权力范围内,让人民群众返回到自己的责任范围内,明确自己是话语的评价主体,进而建构起“主体—客体—主体”的双向互动关系,发挥人民话语评价主体的功能。一要明晰话语评价标准。人民群众作为话语评价主体,我们要从话语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入手。众所周知,党员干部采取了一系列的言行之后会产生至少三种社会效果,“说了不如不说”“说了等于白说”“说一句顶两句”。前两种效果说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效果不明显,因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不仅没有得到规范,反而产生了厌恶情绪,甚至站在“说话者”的对立面“唱反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党要认真进行自我反思,查摆问题并及时修正。第三种效果则说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成效显著,老百姓能够“听党话、跟党走”,及时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二要细化话语评价内容。人民群众作为话语评价主体,评价什么?我们从话语主体、话语主题、话语传播三个方面入手:人民群众要评价党员干部作为话语主体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作风形象、扎实的理论素养;话语内容是否同时满足了科学性与实践性、时代性与国际性的要求;话语传播是否与时俱进、灵活多样等。三要提升话语评价主体综合素质。人民群众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认知结构、家庭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导致在对党员干部的话语作评价时,往往以个人主观感受作为评价标准,抑或带有先入为主的看法恶意诋毁党员干部。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由政府牵头,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大力推进文化下乡、理论宣讲进基层,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不断提高基层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密切党群关系,聚合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大合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73.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139.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81.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4.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67.

责任编辑:邓小龙

猜你喜欢
共产党
十谢共产党
共产党离我们远不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铭刻史册的100件湖北党史大事
赞歌百年共产党(快板书)
故园情(外一首)
创享空间
Review on 1921–A Gift for ourDearest CPC 《1921》影评——献给亲爱的共产党的礼物
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