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天水市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2021-09-18 15:19曹惠清
旅游纵览 2021年9期
关键词:天水

曹惠清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少年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需要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行整体把握,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从山区乡村振兴的内涵出发,根据天水山区的特有资源条件,提出了基于生态休闲旅游背景的天水市乡村风貌提升原则。

关键词:生态休闲旅游;乡村风貌;天水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天水地区山间林地生态繁衍、养殖、种植、旅游一体化规划研究”(20CX4ZE099)。

一、山区乡村振兴内涵

(一)乡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并重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的城镇经济在飞速发展,乡村也长期为城镇的发展提供各种所需的原料物资[1-2]。这些年的发展,人们过于追求经济,过于注重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乡村的发展,这使得乡村的各种地位基本上都远落后于城镇,且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乡村地位也在逐年下降[3-5]。天水地区本是一个农业城市,乡村人口由1978年的90%降到2018年的58%,且近年来乡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人口“空心化”现象非常普遍,发展主体严重缺失[6]。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城乡关系重新进行了梳理,指出“农业、乡村、村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7]。

从表面上看,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两者之间似乎并无直接关系。然而,乡村和城市都属于国家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需要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行整体把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经济的发展普遍滞后,中国经济总量是在提升,但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导致乡村土地大量撂荒,使得乡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发展更加落后,城乡差异愈加悬殊,甚至有些地方繁荣的文明城市与凋敝的乡村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要促进乡村振兴,就必须提高对乡村的重视程度,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要重新构建乡村地区的管理模式,使其具有产业交融和田园牧歌生活等景象,与普通乡村及普通城镇相较拥有更独特的吸引力[8]。

(二)乡村现代化不能走向城镇化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让全国所有的人口都实现城镇化是不可能的,“发展就地城镇化的现代化乡村建设”就是一种新的思路。天水山区人口稀少,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和山区乡村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加强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力度也能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要加强现代化乡村的建设,就需从下面4个方面进行。

第一,要加强建设现代化的乡村产业。乡村产业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发展高科技的农业,还需发展由农业与乡村文化娱乐等互融而产生的新形态产业——旅游业。第二,要建设现代化的乡村生活。要优化乡村地区的生活环境,让村民在乡村就能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感受到甚至比城市居民更加舒适的生活方式。第三,要建设现代化的乡村文化。传承、发扬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乡村地域文化体系,不仅能让村民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气息,更能吸引城市居民来体验独特的乡村文化。第四,要建设现代化的乡村管理体系。创建网状的、社区化的空间管理结构,对乡村人口的流失、人才缺乏的宏观监控,能根据实际情况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这对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及人才的缺乏能够实施制度化的管理。

(三)开发乡村山区的特有资源

中华大地资源丰富,乡村山区风景秀丽,景色迷人,还有很多的野花、野果、野菜、甚至“杂草”,不仅能够食用,而且还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天水市气候适宜,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悠久,如火焰村火焰山与轩辕故居齐寿山相邻,村内乡间名观供奉的黄飞虎之子黄天化深受乡间民众爱戴,邻村黑沟村三皇咀三皇庙供奉上古三皇:人文始祖伏羲、华夏始祖炎帝神农、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历史悠久;天水山区中药材、野生蔬菜、野生水果、野生动物及各种具有开发潜力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若能将天水自然风景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拥有野生蔬菜及野生水果等资源的丰富的山区大力开发,对道路加以完善,并加大对不同野生水果、蔬菜及花卉和中药材等的种植量,或者在某一地区专门大量种植某种既具有采摘价值,又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水果、蔬菜及花卉和中药材,再适宜配置相应的钓鱼等休闲场所,让人们进行采摘的同时也能欣赏自然美景,陶冶情操。对这些天水山区的特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不仅可以为当地和全国人民提供健康、美味的绿色环保营养食品及更加秀美的生活环境,更能促进天水乡村经济的大力发展。

二、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天水市乡村风貌提升原则

根据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现状,本着保护自然生态,结合当前生态休闲旅游的特点,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的提升需遵循生态休闲旅游发展为背景下的生态优先、原真性的保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参与体验性及“6R”等原则[9-11]。

(一)生态优先

根据“生态学”相关概念,要对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进行应用,要保护当代和后代人对自然生态环境平等需求的生存与发展权,这就需要在发展乡村風貌的过程中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持与其他物种的和谐共存。天水山区乡村风貌提升所遵循的生态优先原则与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是不相矛盾的。在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生态保护是发展天水山区生态休闲旅游、进行天水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的基础。没有生态,就不能谈“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要发展真正的生态休闲旅游,必须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的原则,坚决维护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原有的生态格局,对乡村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进行不断地优化,合理地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及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推进,争取最大限度地对天水山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对区域性自然生态场地尽可能地不产生干扰。

山区自然生态的平衡一旦被严重破坏,造成的毁灭性灾难不可估量。生态优先原则的执行应在法律的高度对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自然生态环境行为进行规范指引、科学评价。同时,在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的提升过程中,我们不能仅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建设中,我们应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中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合理构建天水山区的“生态-经济-社会”平衡系统。在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的提升过程中,当遇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冲突时,必须坚决执行生态优先的原则。

(二)原真性保护

在旅游管理里有一个词“authenticity”,即“原真性”,其经常被强调。在旅游的开发中,只有将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景色等保护到位,才能体现出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景色等的真正价值,并将其价值延续,使得其经济、社会价值能更长久地得到好的发挥。

天水山区乡村历史遗产丰富,自然资源景色秀美,生态良好。在天水山区乡村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提升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的过程中要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色等加以保护,让游客能真正体验到天水山区乡村原汁原味的乡村氛围,吸引游客去探索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的提升,还应继承天水山区乡村的山水格局、风水理念、当地的传统民间艺术和当地的饮食文化,最大限度地对当地的区域物质实体所蕴含的历史数据进行保留,真正体现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的传统和特色。

(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的提升,应在传承天水山区乡村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文化的积极、合理因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努力创新出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文化是地方的灵魂,是乡村风貌提升的“根”,文化的创新须有根源可溯,通过传承与创新能激发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的生命力,形成天水山区乡村的风貌特征,使天水山区的乡村风貌焕发光彩,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文化体验追求。

(四)参与体验性

生态休闲旅游具有体验性,将山区的乡村风貌融入于旅游者的体验环节是提升山区乡村风貌的本质要求,能使旅游者完成其感官与情感、个性化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参与”是体验的前提,只有参与了山区乡村风貌的欣赏,才能“体验”到山区乡村风貌给你的独特感受,享受生态休闲旅游所带来的乐趣。

天水山区乡村风貌的提升应融合参与体验性原则,从游客进行旅游的最根本的需求出发,以游客的参与体验为基础,关注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能使游客真切地体验到天水山区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民俗文化、乡村聚落与建筑,体验到多样化的天水乡村活动与景观,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获取良好的情感体验,深刻感受天水山区的独特乡村风貌。

(五)遵循“6R”原则

第一,“减少”原则。对天水乡村的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资源应加以保护。如土地、自然资源和生物等在维持水循环、碳氧平衡、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资源,需加以保护。第二,“再利用”原则。对天水乡村无人居住的建筑及荒废的公共空间等可以在风貌的提升框架下合理地进行再利用;对天水乡村具有景观风貌的元素进行合理整合再利用。第三,“可更新”原则。根据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需求,可对天水乡村现有田园风貌灵活创造新,赋予其新的功能、增加新的趣味,满足旅不同游客对不同田园风貌的需求。第四,“再循环”原则。对天水乡村已经“利用完”的水、建材等资源可回收“再利用”,不仅能节约能源,也可使游客享体验到良好的生态休闲旅游。第五,“丰富性”原则。针对乡村整体风貌中的不同元素,在整体风貌中寻求“大一统”的视觉感受,在不同的风貌之间追求“小丰富”的视觉感受,能体现乡村风貌丰富的功能性,使游客在参与体验时享受良好的生态休闲旅游。第六,“关联性”原则。村与村之间、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应相互协调,不能孤立地发展。在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中,天水市的不同乡村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发挥自身优势,相互补短,构建一个统一的“区域网络”,更好地发挥生态休闲旅游的竞争力。

三、结语

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天水山区的生态休闲旅游,提升天水山区的乡村风貌,这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山区乡村风貌提升”这个目标,细致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策略的探索,不断地对天水山区乡村的生态休闲旅游功能进行完善,促进天水山区乡村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坦.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策略研究[D].张家口: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2-5.

[2] 车璐.泛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山区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20:5-7.

[3] J H. GILMORE, B. J PINE II. Authenticity– what consumers really want [M]. Bright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7:1-7.

[4] 蒋和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6):17-24.

[5] 吴晓凝.城乡数字鸿沟对城镇化进程影响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21:15-19.

[6] 天水市统计局.天水经济年鉴[M].天水:天水市统计局,2017:6.

[7] 余晓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18(5):34-36.

[8] 余淅蕾.漾濞县苍山西坡脉地大花园生态休闲旅游区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J].绿色科技,2016(19):125-126.

[9] 闫琳.“知-行”合一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反思与探索[J].小城镇建设,2019(11):74-81.

[10] 万祥虎.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休闲农业景观规划研究:以设计汶川县青云田园综合体为例[J].福建茶葉,2019(7):106-107.

[11] 吴明明.新时代下云南乡村规划方法初探[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8:2-7.

猜你喜欢
天水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回顾党在天水的百年伟大征程 汲取砥砺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天水站持续开展水土流失试验观测成果丰硕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天水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