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生迷恋手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1-09-20 09:39蔡琳玲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对策

蔡琳玲

摘要: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得到基本普及,信息、通讯等效率都有了极大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弊端,有些视障生对手机迷恋甚至成瘾,给盲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自身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视障生对手机迷恋有与普通中学生存在的普遍因素,也有着自身的特殊因素,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视障中学生;迷恋手机;心理因素;对策

视障生,俗称盲生,通常来说分为全盲和低视力。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能为视障生的生活、學习及人际交往带来了极大便捷性,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而需盲校教师与家长及早发现、预防,针对视障生迷恋手机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视障生正确使用手机,减少手机迷恋现象。

一、视障生迷恋手机的原因分析

1.视障生的生活较单一

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视障生人数在逐渐较少,但盲教育的特殊性又难以让视障生能够随班就读,因此目前大部分盲校都是寄宿制的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学生除双休日或节假日回家,整个学期基本都在学校。视障生比普通学生更早地开始学校住宿生活,缺乏家务劳动、家庭生活,在校也很少参与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大部分视障生的生活比较单一,他们会更倾向于在智能手机中扩展生活的丰富性。手机游戏、视频音乐的丰富性深深地吸引着视障生,他们也能在网络中快速获取外界信息,通过手机得到精神上的放松。久而久之,就使得学生由被吸引转变为迷恋,最终导致迷恋手机问题的出现。

2.通过手机实现人际交往的需求

视障生由于视力缺陷,会出现接收信息不全、对事物感知不充分等现象,判断力与分析能力受到限制,同时他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参与社会活动较少及社会交往相对较狭隘。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视障生,他们渴望独立的心理特点又往往会缺少与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会盲目地以自我为中心。李祚山的研究发现:视障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冲动、恐怖和身体症状焦虑过高。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人际关系需求得不到满足,在网络中却可以通过与陌生人尤其是能在盲人群体中交流而得到缓解。使视障生的表达欲望得到宣泄,长此以往会导致了部分视障生对手机的迷恋。

3.在手机里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对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视觉缺陷造成视障生的认知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需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多的障碍。而视障学生更多的是利用听觉来获取知识和外界信息,他们的日常娱乐方式主要是听广播、听电视以及玩手机。在这些活动中他们能获得他人的好评和赞扬,能找到与同龄人的共同点,甚至有的孩子能比同龄人的语言表达更优秀,这使得他们从中获得了自信,但也会加重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二、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对策分析

1.引导视障生提高认识、学会自我管理

盲校教师要在各类课堂中将互联网联系到视障生的实际生活,帮助他们全面且具体地认识互联网和手机游戏,了解互联网和手机游戏的设计特点。引导视障生要明确自己对待手机的态度:要让手机为自己所用,不能做手机的奴隶。引导学生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和任务,学习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如如何安排一天的学习、锻炼和休闲时间,通过什么方式来自我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

2.根据视障生的情况采取干预措施

盲校教师、信息技术教师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要注意向学生讲授网络的负面影响,为学生做好上网心理指导工作,使视障生明确迷恋手机会导致的心理障碍以及其他问题。对于迷恋手机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会同学校心理教师或专业心理医生,分析个案,确定教育思路和办法。首先,实施积极关注,与家长建立联系,家校联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关注的,督促孩子将注意力从手机转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其次,帮助其找回信心,任课教师在上课时更多地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学习,有必要时进行单独辅导;再次,引导视障生多参加趣味性活动,如举办诗歌朗诵会、主持人大赛、体育运动会等,鼓励学生参加,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总之,学校及教师都应对迷恋手机的学生给予特殊关注,让他们时时处于被关注的状态下,运用环境教育的力量,引导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家长的关注是视障生重要的情感支持,也是对视障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要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其家庭情况、与家人的关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等情况,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适当时候要对家长如何应对视障生迷恋手机等问题给予指导,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得以培养。

教师应当针对视障生迷恋手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明确视障生迷恋手机的原因,采取科学的干预方法,帮助视障生学会自我管理,加强家校合作,有效减少视障生迷恋手机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戈玉丽.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心理因素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4(12).

[2]李祚山.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特征及其关系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12):79—83.

[3]林坤红 赖高明.迷恋手机网络问题的家校教育合力探索[J].新课程(中旬),新课程研究,2017(4):128-130.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