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TOPSIS综合法的广西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评价▲

2021-09-22 14:38庞元华
广西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妇幼妇幼保健孕产妇

庞元华 闻 荻 邹 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医务部,南宁市 530000,电子邮箱:591999741@qq.com;2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南宁市 530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科教部,南宁市 530000)

妇幼保健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1]。然而我国妇幼保健服务工作面临着供需矛盾、地域差异化、效率低下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生育政策的不断放开和生育观念的逐渐转变,大龄、高危产妇占比提高,这对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提出新的需求与挑战[2]。为此,国内部分学者不断深入地、系统性地思考制约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提高的症结所在。例如,赵君等[3]从政策视角出发,结合中东部4个地区的政策实施情况总结实践经验;徐晓萌等[4]和郭亮等[5]分别从全国视角和地方视角评价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并指出其内在不足。广西作为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西部地区[6],其妇幼保健服务质量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在五大民族自治地区中亦处于较差水平[4]。因此,深入探索广西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实际状况,发现并解决制约其服务质量提高的问题所在,是“十四五”期间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使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广西14个地级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优化政策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从《2020广西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提取2019年广西14个地级市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相关数据,梳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妇幼保健相关专题文件,结合相关研究[7-8],同时考虑指标的客观性、系统性与适应性,归纳出5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死亡情况、儿童保健情况、孕产妇保健情况、妇女病查治情况4个一级指标,并将其拆解为15个二级指标,从而构建起广西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见表1。

2 研究方法

TOPSIS法的研究思路是通过计算变量值与理想值之间的距离,判断目标对象的优劣,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是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法[9],在医疗卫生相关领域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较为成熟。但是在该方法中各指标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并非完全等价,因此需要增加距离权重,通常使用熵权法或层次分析法来实现权重分配。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通过对变量的变异程度所体现的信息量来确定权重[10]。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权重过程中受专家的主观性影响较大。因此为保证研究的相对客观性,本研究选择熵权法结合TOPSIS法评价广西妇幼保健服务质量,通常这一评价方法由指标同向化、指标标准化、确定指标熵权、评分构建等4个步骤组成。

2.1 指标同向化 所选取的数据指标主要分为极大型指标和极小型指标两种指标,其含义分别是指标值越大越好和越小越好,通过同向化处理,将8个极小型指标(n1~n7以及n15)转化为极大型指标。转化公式为Nij=max(nj)-nij,其中Nij为指标nij转化后的指标值;i(i=1,2,3,…,m)表示广西14个地级市次序,故m=14;j(j=1,2,3,…,n)表示15个指标变量,故n=15。

2.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变异系数与熵权值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指标基本情况 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后发现,不同级别指标之间、同级别不同指标之间的离散程度均有所不同,各地级市指标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一级指标来看,除孕产妇保健情况的变异系数较小(即离散趋势较小)之外,其他指标均呈现较高的离散趋势。从二级指标来看,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异系数达到48.92%,离散趋势最大,该指标最大值为21.73/10万,最小值为3.49/10万,对应的地级市分别是河池市和贺州市;离散趋势次之的指标是妇女病查出率,变异系数为35.44%,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8.85%和9.27%,对应的地级市分别为贺州市和钦州市;离散趋势位居第3的指标是妇女病检查率,变异系数为21.44%,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98.38%和43.48%,对应的地级市分别为南宁市和来宾市。离散趋势最小的3个指标是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新生儿访视率,其变异系数分别为0.27%、1.30%、1.72%。见表1。

表1 广西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基本情况

3.2 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的结果 使用熵权法计算15个二级指标的权重,权重最高的指标是孕产妇死亡率,达到44.91%,其次是妇女病查出率和妇女病检查率,分别为22.88%、8.72%;权重最小的3个指标是产前检查率、产后视防率、新生儿访视率,分别是0、0.03%、0.05%。见表1。对这15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和熵权值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变异系数与熵权值之间呈正相关(rs=1.000,P<0.001)。运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2019年妇幼保健服务的数据进行评价,根据贴近度(Ci值)大小进行排序,前3位分别是河池市、南宁市、崇左市,末3位分别是玉林市、北海市、贺州市,根据文献[12]中的等级划分标准,0.8

表2 广西各地级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结果及排序

4 讨 论

4.1 广西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存在差异,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妇幼健康是实现人类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广西妇幼群体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5,妇幼保健受众广泛,健康服务需求明显。但广西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4],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区内不同城市之间差异性十分明显,即使有个别地级市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较好,但是达到优良等级的地级市仅有3个,数量不足总数的1/4,整体保健水平较低。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地级市之间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差异明显,以孕产妇死亡率为例,河池市和贺州市之间相差6倍多(分别为21.73/10万、3.49/10万),如此巨大的差异与地级市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妇幼保健重视程度、人口健康素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需要正视当前广西妇幼保健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妇幼保健服务质量。

4.2 优化广西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建议 首先,各级政府必须不断增强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意识,积极探索妇幼保健服务新路径。如借助分级诊疗深入探索基于妇幼保健医联体的柳州模式,利用医共体、专科联盟的优势,不断提高妇幼保健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多头利益”,从而形成地方成熟经验并加以推广。其次,完善妇幼保健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强化人才实力,提高妇幼保健服务供给力。发挥财政机制优势弥补政策性亏损[13],例如使用价格手段推进妇女病检查项目,既利于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也有助于激发妇幼群体的保健意识;此外,通过财政机制提高绩效工资的灵活性,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妇幼群体对互联网具有相对较高的适应性,探索“互联网+妇幼保健”新模式,通过优化医保线上支付制度、网发妇幼保健药物、疏通药品快递通道、提高信息开放水平等手段,跨越地区、资源、人口等障碍,为妇幼群体提供全过程、全领域、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保障[14]。最后,借助“健康中国战略”的东风,结合不断深入推进的分级诊疗制度,贯彻落实妇幼保健政策,促进临床与保健的深度融合,不断缩小和均衡广西与全国其他省区之间,以及广西各地级市之间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差距,保障妇幼群体的美好健康服务需求。

猜你喜欢
妇幼妇幼保健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加强法治建设 保障妇幼健康
我国妇幼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精品优质服务 呵护妇幼健康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广西:“免补”举措 造福妇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