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文化有机融入数学课堂

2021-09-22 01:59张秀菊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分数意义教材

张秀菊

数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学科性质和精神价值,数学教育绝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是数学文化的教育。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文化应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基于此理念及要求,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数学文化有机融入数学课堂中,以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交流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一、理清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与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数学是一种文化。因此,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文化的教学,数学知识的传递也是数学文化的传递。

二、深研教材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对分数认识的要求是分两个阶段的,并且都是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学习的。第一学段是初步认识分数,感知它的形、貌、读写法,形成初步的数感。第二学段是理解分数的意义,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逐渐去接近分数的本质,并能加强分数、小数、比和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青岛版五四制教材是把分数的认识安排在了三上和四下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我认为教材这样的安排是有递进性,既符合知识的特征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果我们把“分数的初步认识”放在整个数认识的体系中来看,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这部分的内容对接下来学习分数本质,以及对去理解掌握分数、小数、比和百分数之间的联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教材,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一)找准切入点,渗透数学思想

1.经历认知冲突,增强创新意识。我以熊大熊二分食物的故事做为导入,要把4个草莓分给兄弟俩,应该怎么分比较合理?(这地方强调平均分并且板书)每人2个:2个苹果平均分给他们两人?每人分几个?1个,只有一个月饼要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每个人能分得多少呢?一人一半,一半应该哪个数来表示呢? “半个”不能用1、2这样的整数去比较时,使学生经历认知冲突,从而自发产生符号创造的需要。

2.“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数学方法的渗透。先让学生说一说该如何分月饼, 然后通过折圆形纸片的一半,强调平均分。为下一步理解分数的的意义打下基础。学生自由活动,小组交流,展示,让学生说出理由。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着重针对画图的学生作品讲解。在小结中总结三个共同特点,第一,都注意到了平均分;第二,都平均分成了两份;第三,都取了其中的一份。(师边说边板书—,2,1)引出在数学上,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通过画图、写字或者写数字等方式创造出表示一半的符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既是可以创造的,也是可以发明的,从而让学生看到它的文化功能。

3.合理设计活动,感受归纳的思想。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是学生认识分数意义的基础,我在学生认识了月饼的?后,引导学生用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的纸片,动手操作,将不同的图形和折法在黑板上展示,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图形不同,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却都能用?来表示呢?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明确归纳出二分之一的意义:因为它们都是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要二分之一来表示。

4.化未知为已知,体现迁移推理思想。学生有了认识二分之一的基础,对于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就相对简单了,通过迁移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

5.再现逼近具象,感悟极限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帮助学生想象,可以把一个圆形无限的分下去,有无数个分数,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了极限思想。

(二 )以史明志,传承数学精神

美国科学史学者萨顿认为,数学史是人类文明史的核心。在老师引导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分数素材,介绍分数及分数各部分名称后,适时利用微视频的形式介绍分数产生的漫长历史,最后以一张分数的阶梯发展图,让学生以简洁的方式再次体验分数创造发明的过程。这种将数学史融入课堂的设计,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深刻感受數学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

将数学文化有机融入课堂,需要教师树立深研教研的意识,站在更为开阔的高度去构建课堂,教师只有明确教材研究的重要性,树立教材研究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好教材研究的方法,将数学文化的渗透做到恰到好处,润物无声,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反思数学,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世界。

猜你喜欢
分数意义教材
教材精读
有意义的一天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