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9-22 01:55詹伟达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0期
关键词:创新型专业课院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本科院校的教育也逐步的智能化,现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出更多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是现在高校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本科类院校的教育需要进一步的提升,通过教学的深入让大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在就业市场上可以有一定的竞争力。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教学开展的现状和不足,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为培养创新型的高校人才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现在的高校已经设立有相关创新创业类课程,但是如何更加深入以及和其他课程相结合是教研组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策略研究

在20世纪后期,我国高校就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项目的研究,以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该项研究的开始,为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以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最为突出,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硕士毕业生。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项目的推进,是要有对应的标准的,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分为不同的层次的,因此为了使得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有效率,就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制定专门的发展策略和培养计划。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科院校作为高等学府,对于培养出高科技的创新型人才是有一定的责任的。

一、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通过数据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知网上相关智能化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数量较少,有大致285篇,且研究都較为浅显。可见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还缺乏高水平的理论指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创新型技术人才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应该跟随时代的需要进行革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样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更加地灵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打破以往传统的培养方式。新时代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是较为复杂的,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是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对于科研项目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来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的创立,需要教师、学校、教育部门以及学生的全面配合,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沉浸于学术研究之中,尽可能创新出更多的科研成果。现在我国的科研项目审批机制是十分严格的,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及时地了解相关创新项目政策,使得自己的所学能创造出更多的且对社会有用的科研成果。

二、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策略

2.1实现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有不同的学科体系,可以通过组织不同学科体系的学生相互沟通和相互学习来实现学生的跨学科互动,从而使得高校教育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今国内外的院校都十分重视跨学科教育,通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来培养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校人才。现在部分院校设有大学生创业课程,通过和专业课融合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通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头脑风暴,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融合课程的参与中,逐步地产生对各方面学习的兴趣。

2.2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教育

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中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要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地为其制定相关培养计划。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优先发展机会,但是评价标准不能仅仅依靠专业课成绩,实践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教师教授专业课的过程中,要通过课程设计来制定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学习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在专业课学习中教师可以融入人工智能等创新型知识,让学生感悟到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并为发展成为高科技型的创新人才而不断的奋斗。高校领导者应该十分重视人工智能学科体系的建设,结合国家的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知识水平人才。以期缩小我国也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差距,让我国可以得到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2.3在教育体系层次更好地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政策了解可以发现,教育部提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的建设要是多层次的,要及专业教育、大学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综合性地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现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有待完善,人才培养多主体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协调。教育是我国的根本,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素质水平的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因此高校可以根据相关政策来合理的建构新型教学体系,保障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人工智能教学体系建设中,配合学校的教学安排,多参加系列教学实践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于有想法有目标的课题要及时地和导师沟通,努力研发更多的科研项目。

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的整体性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有待完善,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现在部分高校通过建立创新项目来吸引学生的参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术积极性和创新的精神。但是普及率和参与数量还不是很高,需要结合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落实。未来我国智能化人才培养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去全面的发展,从而逐步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在本科毕业之后,可以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有一席之地,找到自己热爱并且有良好发展的工作。高效的教育也应该因材施教,通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彩丽.人工智能对河南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20,(5).

[2]王蒙蒙.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与调适[J].科教导刊,2020,(17).

[3]韩昭良.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机遇、挑战及路径[J].技术经济,2019,(9).

[4]徐坚.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挑战:职业教育的视角[J].当代职业教育,2017,(4).

课题:地方本科院校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H19082,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作者简介:詹伟达(1979.04-),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型专业课院校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英语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