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情 入境 得法

2021-09-22 08:59夏国婕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0期
关键词:慈母刻画细节

夏国婕

要素定位

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阅读“观文入情”“瞻言见貌”的观点。这里的“观”、“瞻”表示的是阅读文本的初始阶段,即,直面文本,与文本对话,对文本中的人物刻画、情节描写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选编的精读课文《慈母情深》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作,让学生能通过学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并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本课中,感人至深的慈母之爱蕴藏在作者梁晓声笔下母亲细微的语言与动作中,教师和学生共同适时地引导学生抵达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慈母情深。本课时为第二课时,主要教学目标聚焦于通过理解并梳理文中的场景和细节,来体会为什么“我鼻子一酸”,感悟文中的情感,同时能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过程描述

一、处境——聆听《朗读者》,感受时代情

1.回顾旧识,继续新课

回顾了字词以及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

2.听《朗读者》,品时代情

教师播放2018年6月作家梁晓声做客《朗读者》节目的谈话,听作者讲述他小时候的贫苦而困窘的家庭情况。

【设计意图】当代的孩子身处幸福时代,无法真正感同身受作者小时候的经历,也无法真正理解文字中作者母亲的不易,通过聆听《朗读者》中作家梁晓声亲身的讲述,让学生能更近距离地感受那个时代那一代人的困苦,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课文,就更能理解文中“母亲”的伟大。

二、“情”境——品读多场景,思考“鼻子一酸”

1.回顾大意,梳理场景

回顾,课文围绕“我”和母亲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切入“鼻酸”,梳理场景

我最终要到书钱了吗?可是为什么“我鼻子一酸,攥著钱跑了出去......”

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想象、反复感知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段进行学习、体会。

指导学生抓住反复出现的“七八十”进行朗读、体会,你感受到这是怎样的一种环境?在这之前,“我”不知道母亲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为什么母亲不告诉我?结合作者当时家庭背景理解母亲的隐忍与生活的艰辛。

【设计意图】教学时,适当地融入场景进行角色体验,能引导学生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激发表达的欲望。作者梁晓声通过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来表达自己的震惊以及对于母亲的心疼,将情感蕴含在场景的描述中,让学生通过对场景的体悟一步一步深切感知母亲的艰辛。在教学时,由大问题“我为什么鼻子一酸”而展开,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第一次”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通过反复的关键词“七八十个”启发学生感受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拥挤与压抑,引导理解母亲工作如此辛苦,在之前却从未向儿女抱怨半分,她将所有的辛苦都一人默默承受,体会母亲的苦与累。

三、心境——语言训练,聚焦“慈母情”

1.关注“镜头”,激发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找到文中相应细节并画出。学习“慢镜头”与“快镜头”,引导学生体会反复在这里的用法,“我的母亲” “立刻”多次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这几处细节。

通过细节的刻画,对比呈现,引导学生体悟母亲挣钱的不易,并结合后文母亲毫不犹豫把书钱给我形成鲜明的对比。

2.聚焦关键词,语言训练

结合之前内容,我知道学生抓住句中的四个“立刻”感受母亲的忙碌,并补充了作者在自传体作品《母亲》中的一段话:

语言训练要点:当我们在刻画一连串的细节动作时,如果也想要像这样强调,也可以像这样将一连串的重要细节动作通过“立刻”的反复串联起来,突出动作的重要性与背后的情感。

学生交流:那天菲菲在走廊上摔倒了,明明立刻冲了过去,立刻伸出了手,立刻扶起了她.....

已经下起了雨,我和妈妈走到电瓶车旁,妈妈立刻拿出了毛巾,立刻弯下了腰,立刻擦起了我的座位.....

这样的让“我鼻子一酸”的细节,文中还有吗?

设计想象说话,感受母亲艰辛,感受母亲慈爱。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始终契合语文要素,指导学生在关注细节的同时,思索与探讨场景与细节背后蕴含的深刻的情感,鼓励孩子从文本挖掘,结合“慈母情深”,深入解读。依据学情,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逐步体悟,适时进行两处语言训练“立刻”和“龟裂”,自然而然运用,层层深入,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四、意境——关注写法,抒写“鼻酸”情

1.总结写法,提炼要义

梁晓声在自己的自传体小说《母亲》中曾经写道“我想用文字,为自己的,也是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像。”你们觉得作者画出来了吗?(场景描写、细节刻画.....)

是的,梁晓声笔下不仅刻画了自己的母亲,更是刻画了那一代人慈爱、默默奉献牺牲自己的伟大的母亲,由“我的母亲”到“一代人”的母亲。

提炼,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方法在刻画自己的母亲,自然而然抒发自己的情感?

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场景的描写、细节的刻画来反映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

2.尝试表达,抒写“鼻酸”

生活中,你有过“鼻子一酸”的时候吗?(学生分享,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心情不佳却又遭到了误解等)

相信在那一刻,你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也是有所不一样的,请你在课后也试着用上今天所学的方法,尝试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设计意图】时代变迁,唯爱永恒。与学生共同总结提炼出文本中的方法,让学生也尝试着能学着作者的样子,通过场景的刻画、细节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情感变化。

【教学反思】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要素是“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指向表达的要素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教学前,我已经指导了学生理解什么是场景,并思考如何体会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知道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分别指的是什么。并且在教学时,根据教学需求,融合课内外资源延伸阅读,使学生在阅读感悟中产生思想共鸣,在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最终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收效,也存在着不足。

一、情境出发,感知实效能落地

在教学时,始终结合课题“慈母情深”的深入解读,提出贯穿全文的问题,为什么“鼻子一酸”,引导学生关联文中的场景,发现母亲的细节在反复的品读中理解“慈母情深”。在学习过程当中,体会场景背后的情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单是教师一味引领,学生还是无法产生情感链接,适度借用背景链接和独白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与感悟,并且通过细节刻画让学生越来越走近文中的“我”。适时结合作者生活体验,细节想象,进入场景进行角色分析,在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下,成为学生顺利和文本展开对话的突破口,更是形成学生深度思维和情感共鸣的起点和重要前提。

二、情感“蕴”词,语用表达有提升

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真情流淌着的生命课堂,尤其是此类文本,教师更是要始终遵循以人为本,以情育情、多元开放的原则,实现学生的真发生、真发展。因此,在教学时更需要从学生的“学”的角度去设计,让学生在积极、自主的语言实践中体会情感。怎样让学生真正领会作者文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张力,例如文中关键词“立刻”与“龟裂”,在学习中,通过情境细节感知,学生讨论,逐步领会了作者的心疼,母亲生活的不易,及时相机进行语言训练,迁移出能力维度,在学生激动之余,一句句学生的生成陆续呈现,这是我和孩子课堂上情感的融合,抓住契机为学生揭开语言运用的枷锁。这样的逐步深入,也为接下来的习作训练打下训练的基础。

三、真情实践,细节刻画有法依

在本课方法的习得中,通过对场景的感悟,细节的深入感知,引领学生探求文字背后所默默回应的情感,相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场景和心酸细节,运用所学的方法,运用场景和细节的刻画,灵活运用上关键词语,在学生表达经历的时候,如“鼻子一酸”的瞬间,相机启发,鼓励学生思索并融合更复杂的情感。

当然,练笔后,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书写“鼻子一酸”刻画的场景与细节过于单一平面化,原因多样,本节课时教学多集中于情感的体悟,尽管有对于语言文字的赏析与习得,孩子在练笔时还不足以很好地抓住场景和细节来书写情感的变化,同时这一部分内容本身有一定难度,如果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结合之后的《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继续深入学习场景与细节刻畫,更能让学生有全方位的体悟,真正尝试着走入父母的内心,走到生活场景中,打开情感的闸门,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

通过《慈母情深》这一课的教学,我更深刻体会到,统编教材的编写对于学生能力维度的提升导向非常明确,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要紧紧围绕要素的落实,才能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把语言的表达和运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经典的文本中直观感受并习得写作带来的言语魅力,学会抓住文本最具特点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真正实现课标所要求的“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参考文献:

[1]《现在开始学语文》薛法根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学出版社;

[2]《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8年04期;《逐步还原 走人性探索之旅》;《教学设计》杂志社

猜你喜欢
慈母刻画细节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慈母”原本非亲妈
永远永远爱你
18慈母情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
细致刻画,突显至爱
时尚细节
慈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