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机构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2021-09-22 02:14邬新国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

邬新国

摘要: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技术转移机构活跃于技术需求者与持有者之间,通过沟通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的技术流动,是实现科技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技术转移已经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大亮点,不少企业与技术转移机构合作,通过技术交易或是兼并收购的方式,实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迅速打开市场。本文根据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实践,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专业化运营团队、市场主导、创新牵引、产业导向、强化协同等方面,阐述技术转移机构通过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建立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构建以产业为导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打造资源共融生态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技术转移机构 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实践

一、国内外技术转移概况

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经济发展三者密切相关,彼此促进,直接影响着全球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技术转移活动呈现不断增长、日趋活跃的趋势,规模越来越大,领域不断拓宽,战略联盟正在成为技术转移的新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转移机构服务体系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55家,区域性、行业性技术转移联盟约50个,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 11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10个,技术(产权)交易机构30多家,技术交易服务平台10余个,技术市场管理机构 1000多家,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约 1100家,技术合同登记员 1800余人,技术市场从业人员50余万名。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我国初步形成了由《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等技术转移运行的法律、法规体系。

技术转移机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科技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技术转移机构活跃于技术需求者与持有者之间,通过沟通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流动,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互动,实现技术转移所需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帮助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国技术转移发展策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和综合集成,加速实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从而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提升。

二、技术转移机构的功能定位

技术转移,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从技术生成的研究机构向技术使用的企业转移,其转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单项技术输出,有的是合作研制,有的是互通科技情报等。技术转移机构是指为实现和加速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过程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包括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设立的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部门,即履行技术转移职能的机构,为技术转移提供技术信息加工整理、知识产权管理、技术推介、技术评估、法律咨询、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和技术投融资等专业服务。

技术转移机构是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其功能定位是:对技术信息的搜集、筛选、分析、加工;技术转让与技术代理;技术集成与二次开发;提供中试、工程化等设计服务,提供技术标准、测试分析服务等;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培训、技术产权交易、技术招标代理、技术投融资等服务;提供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受托承担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及统计等。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放眼全球,新一轮制造业争夺战在美国主导下打响,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现有国际分工体系正面临调整,全球产业链资源分布正在重新构建,以重夺国际制造业竞争主导权。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产品的技术更新需求越来越渴求,对产品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唯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有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技术购买等,以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但是,技术创新从思想的产生到形成市场价值会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花费企业众多的人力和物力。企業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的,除具有渐进性和积累性特点之外,在其过程中还会涉及企业各个部门相互支持、协调,特别是对领导者的创新、协调和管理能力的依赖。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一般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路径实现。内部技术创新一般是提高企业创新意识,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合理利用,不断进行知识和技术储备,增强企业在技术难点上的研发能力;外部技术创新则是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依靠外部的技术资源来实现技术进步。

四、技术转移机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路

企业进行技术转移是一项艰难及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对企业自身来说在引入技术的时候,需要去考虑是否有能力真正去实现技术的落地,其中包括企业的经济状况、生产能力、技术能力、消化吸收能力、本土化能力等。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因为缺乏信任,没有完善的风险承担机制,往往会出现是先给技术还是先给钱的问题。特别是技术评估只能得到一个估算的结果,有时候技术转移双方很难对同一个价格达成共识。不仅如此,企业在对技术进行吸收消化的同时,还需要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此来克服在技术引入后的水土不服现象。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解决产业的卡脖子技术、研发颠覆性技术和发展长板领先技术。正因为技术转移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这一定程度导致了技术转移发展的缓慢。因此技术转移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机构,在成果价值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商务谈判、技术合同执行等环节为企业升级转型活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和技术创新,尽可能地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技术转移的各种风险。

技术转移机构要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建立专业运营团队,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为此,技术转移机构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立足于企业本身存在的现实状况,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需求,如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各种不同的实验设备,要保证企业技术能够与时俱进,而不是简单的模仿,确保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过程中时间、人力、物力方面具有客观性和现实的可行性。

二是要重视企业外部信息的捕捉与维护,重视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保证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过程中用大量的数据来支持技术指标,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产品技术的飞跃。

三是要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企业资金支持。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企业应该注重资金方式的多元化,多渠道获得资金,避免资金链条的中断。

四是要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和市场风险,既要注重技术的开发研究,也要考虑替代技术的同步开发,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针对市场的需求筛选客户,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五是技术转移机构要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要帮助企业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合理利用,提供先进的技术讲座和培训,更新企业现有人才的知识储备。

五、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实践

“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是由东莞市政府授牌,委托清华东莞创新中心联合其他企事业单位组建的市级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提供从項目引进、股权投资、产业对接、落地服务、培育集群等全链条服务,开展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技术转移工作。其使命是围绕东莞产业发展需求,带动东莞市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业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工作,推动一批跨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聚集东莞,吸引一批国际先进技术、人才和项目落户东莞,为东莞市建设“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提供国际化的技术支撑。

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围绕技术市场痛点、难点,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转移发展规划和路线图。围绕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营造政府、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共同参与的良好的技术转移生态,推动技术转移与创业孵化融通发展,加快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有力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2、建立专业化运营团队,增强服务功能

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专业化运营团队,引入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发明披露、价值评估、专利申请与维护、技术推广、对接谈判等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打造“一体两翼”创新服务体系:“一体”指的是铸造科创合作资源的融通对接平台;“两翼”之一是指“产业需求”——收集调研企业技术、人才、项目需求库,以东莞市的战略产业升级需求牵引科技成果供给;“两翼”之二是指“科技供给”——汇聚全球高科技创新成果资源池,以领先的技术供给创造有效的产业需求。

3、市场主导,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

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发挥市场在促进技术转移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加快科学技术渗透扩散、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等功能。贯通“政产学研资介” 科技服务全链条,倡导开源共享理念,整合东莞各单位、机构、平台以及街镇的资源。将各类创新主体汇聚起来、对接起来、流转起来,形成技术拥有者、技术需求者、技术服务者和资本拥有者共同组织的统一市场,推动创新要素和谐共生、协同共进,构建配置优化、运转高效的创新生态,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机制,为亟需转型升级的产业提供支撑。

一是依托东莞市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市科协旗下约90家协会组织的力量,壮大东莞市科技特派员人才库,组建多支综合性、产业性、区域性等不同类型的“科技服务特派队”,跨界组织技术、金融、市场、法务、财会等各方面专家,面向各镇街深入企业开展需求调研、技术配对及各类专业化综合性的服务活动,通过特派员计划深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二是联结东莞市构建的200亿元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以及创业投资、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社会化资本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探索建立收益分享激励机制,促进优质科技项目与资本高效对接,推动引导更多金融资本赋能早中期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4、创新牵引,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

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遵循技术转移规律,把握开放式、网络化、非线性创新范式的新特征,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和技术转移载体的积极性,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提供“找技术、找资金、找市场、找人才、找场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要素服务平台,实现基地内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服务链融合发展。

5、强化协同,打造资源共融生态

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强各个主体的合作协同,整合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建成区域统一开放共享的技术转移枢纽平台。继续引进和充分利用一批境内外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格局,打造资源共融生态。

与东莞高新技术企业共建产业联合实验室,导入对应领域的技术专家作为首席科学家。联合相关行业协会,设立东莞市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行业委员会。组织综合服务队伍,走访调研有技术转移需求的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成立企业家联盟、产业专家联盟、投资顾问联盟,举办沙龙分享、产业论坛、俱乐部活动等,围绕企业、技术、资本三个维度打造技术转移生态圈。

参考文献:

[1]刘辉、杨忠泰: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行模式与功能定位

[2]刘仁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探索建设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

猜你喜欢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