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发企业课程的策略浅析

2021-09-22 20:42覃伟娟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在企业内以“师带徒”的形式完成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企业课程开发是在企业内开展教学需要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企业开展教学的“四强四弱”特点出发,就中职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发企业课程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职业教育同行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中职 企业课程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双”,即教学对象双身份(学徒和学生)、教学管理双主体(学校和企业)、教师实施双培育(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教学过程双控制(学校和企业)。现代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时间需要在企业内由师傅带领实施专业课程教学。企业课程开发是学生在企业实施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企业与学校的教育环境(如师资、环境、设备、岗位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职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将在企业内开展实践教学需要对企业开展教学存在的优劣进行分析,从而发挥企业教学的优势,克服企业存在的不足。

二、中职学生在企业开展教学的“四强四弱”

企业的核心是通过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获取盈利,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活动是围绕生产而开展的。“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内涵,岗位是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开发的依據,也是企业课程实施的主体。中职学校培养目标主体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操作性岗位,在企业学习也是围绕操作性岗位来开展的。中职学生在企业操作性岗位上开展教学,与学校相比,需要面临“四强四弱”的问题。

1.岗位工作针对性强,辐射性弱

企业生产部门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生产,其操作性岗位是为职工个人(或某一特定的团队开展特定的工作而设,其工作内容针对性较强,但其辐射性较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流水线分工作业已成为企业操作性岗位的主要组织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单一工作岗位工作内容越来越窄化,单个工作岗位涵盖知识与技能越来越具体,涉及范围越来越窄。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单个工作岗位空间的空间也越来越局限,往往一个岗位仅有容纳2~3个人(不超过5人),工作岗位的展示性和容纳性较差。从当前企业的岗位特点来看,生产部门单一操作性岗位已经无法满足整门课程的教学需求。

2.企业职工实践性强,理论性弱

在企业开展教学离不开教师,企业教师就是师傅,即技能精湛的企业在职员工。从事操作性岗位的职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由于工作岗位固定使职工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专业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加上企业定岗定员的生产组织方式使企业职工培训指导学生的能力也较差。企业职工在指导学生时,实践经验丰富,但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相对缺乏。

3.企业环境生产性强,教育性弱

企业环境的布置是为保证生产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中职学生在学校内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的,受制于工位面积,企业内的单个工作岗位无法满足整个班级的教学活动。另外,企业生产部门也缺乏教学所需要的桌椅、白板、投影仪等设备。

4.企业评价结果性强,过程性弱

企业对生产岗位的评价主要以产品合格率来考评,其评价标准与指标直接指向产品结果。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成长和沉淀,仅仅开展结果性评价无法体现出学习过程的知识与技能成长水平。

三、企业课程开发优化策略

结合中职学生在企业开展教学客观存在的“四强四弱”情况,中职学校在企业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发挥企业在技能性、实践性、效率性、针对性、成果性等特点,弱化理论性、教法性、辐射性、过程性等不足,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企业课程开发。

1.课程目标岗位化

课程目标岗位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企业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课程目标可通过多个操作岗位实现,减弱单个岗位的教学内容压力;二是将课程目标与岗位工作有机结合,将岗位工作目标设置为课程目标;三是将岗位职业道德、职业职责等内容引入课程目标,完成课程思政目标。通过多岗位轮换、目标结合、隐性引入等课程目标岗位化措施,从而将课程目标分解至若干操作性岗位。

2.课程教学清单化

确定课程目标后,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工作岗位列举教学清单,教学清单的内容包含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工作要求、态度要求等。通过教学清单减轻企业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减轻其撰写教案的难度,通过工作任务式清单向企业职工下达教学任务。

3.课程标准过程化

结合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过程,将企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融入岗位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学生与师傅的教学过程进行规范与约束。课程标准以约束生产和教学过程为主要抓手,从而弥补企业教学性不同的问题,使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不仅会操作,还要操作规范。

4.课程评价成果化

结合各工作岗位的特点,将各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分割,将各个过程形成工作成果,并制定该成果的评价标准作为课程的评价标准,从而为课程提供评价标准。

企业课程的开发目标是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将企业的资源纳入中职人才培养过程,在企业课程开发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干扰,从而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完成教学工作。为此,中职学校教师应积极主动深入企业实践,探索与改革企业课程开发机制,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文平.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制度建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4):54-59.

[2]赵文平.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的属性、功能及建设策略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6):24-28.

作者简介:覃伟娟(1994-),女(汉族),广西岑溪人,电子技术应用助理讲师,广西师范学院学士,研究领域:电工电子职业教育。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群技能人才校企学徒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B21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