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进出口业务》课程思政改革探析

2021-09-22 20:42崔蕾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改革

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进出口业务》为例,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思考和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专业教学中。旨在培养更多复合型高素质经贸类人才。

关键词:进出口业务 课程思政 改革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无疑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创新改革指明了方向,即专业课程必须融入“课程思政”。

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专业教学中,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如何按习总书记的指示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索的课题。

一、《进出口业务》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

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贸易形势,在经贸领域中,经常存在着缺乏诚信、虚假信息、违背职业道德、违反职业操守、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等等不良现象,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国际经贸类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频繁与外国人交流并进行商贸活动,难免受到国外各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进出口业务》作为核心专业课,非常重要。但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流程化操作和专业术语表述和应用占据很大比例。如果仅追求“知其然”,讲授大量具体方法和操作过程,学生不仅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也较难掌握。如果深挖贸易流程中各种业务程序和法律惯例背后的制度设计和价值导向,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精神的树立结合起来,能够进一步提升其从宏观角度把握行业发展规律,理解行业精神,树立国家荣誉感,从而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进出口业务》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定位分析

《进出口业务》课程宗旨是引导学生在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仿真情境下,以对外贸易的联络、洽谈、磋商、签约、履约等业务往来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与单据缮制为载体,学习基本知识点、技能点以及最新的国际惯例、贸易政策,在教师的引领下能逐环节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全面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工匠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课程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按照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要求设计三大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学生不仅能识记国际市场开拓、进出口报价、进出口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约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流程,而且能熟练对进出口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操作,能分析进出口业务的相关案例,具备较强的单证处理、单证审核、外贸跟单实操能力,更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备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团队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针对国际贸易目标岗位群外贸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等从业人员进行设计,围绕目标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包括商务谈判能力、函电处理能力、业务操作能力等),通过进出口业务模拟实操培养训练学生的外贸业务操作技能。

根据进出口业务流程分成六大模块,分别是:进出口市场开拓、进出口报价核算、进出口交易磋商、进出口合同签订、出口合同履约、进口合同履约。通过模拟操作,前期学生需要掌握市场调研的方法,具备初步调研市场的能力;中期掌握与客户建立业务联系、交易磋商、核算价格、签订进出口合同的方法和技巧,具备相应的贸易流程操作能力;后期需要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处理信用证、备货、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办理报检、进出口清关手续、结付汇、核销退税等。在讲授的同时,适时将“课程思政”融入六大模块的具体环节中,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效结合。

(四)教学过程分析

1.课前自学

教师通过校内外贸实训平台下发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登录自学预习,回答相关问题,营造学习氛围。通过课前自学,有利于教师重新把握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的施教。

2.任务导入

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签订合同为例,引入工作情景:广州兴盛服装贸易有限公司的外贸业务员小王与来自英国的丽格瑞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艾莉女士签订一份出口贸易合同。请你以小王的身份来起草合同并完成签约。通过以任务为导向、问题为引领,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

3.教师讲授

首先,教师对新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相关业务概念,并适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比如在讲授签订合同时,告知学生微观层面的签订合同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宏观层面的国家利益,要自觉维护好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公司利益;在讲授出口单据缮制时,告知学生必须要按照填制规范真实填写,不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货物;在讲授履行合同时,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守“诚信”“认真”“谨慎”等信念,等等。

4.学生实践

教师讲授后,在进出口实训平台布置相应的实训任务。学生首先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得出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思路;然后分别登陆实训平台完成,教师从旁指导,解决学生在实操中的遇到困难;最后,教师对本次任务进行总结归纳,点拨提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自我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从旁引导和提点,强化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能力培养。

5.总结提升

教师在外贸实训平台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校内外网站、外贸论坛、外贸类微信公众号等资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使之知识内化,提升综合能力。

參考文献:

[1]魏少婷.高职“报关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3月

[2]黎凌宏,邓志军,杨勇.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究—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9年第21期

[3]崔蕾,徐颖.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轻工科技,2019年11月

作者简介:崔蕾,女,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