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瓷与高丽青瓷文化对比

2021-09-22 21:42郑欣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青瓷文化交流

郑欣

摘要:青瓷,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同时是中国重大发明之一。历史上,除中国外,属高丽青瓷著名。两国工匠共同烧制出青瓷的辉煌,使之文化享誉世界。中国青瓷发展的鼎盛期在隋唐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一直到宋元时期便有了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与此同时,在高丽全罗道地区生产的青瓷是传承中国越窑烧制技术,结合本地瓷石原料烧制的瓷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高丽青瓷文化。因此,中韩两国的青瓷文化相互影响,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发展之中又各具特色。本文将对中国青瓷与韩国高丽青瓷装饰和造型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通点和不同点,发掘两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青瓷;青瓷文化;文化交流

前言:

公元1世纪开始,中国烧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对于世界历史而言,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新式的器具;对于中国历史而言,则意味着中国已经开始掌握了烧制瓷器的技术,同时瓷器成为了之后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上往来的重要角色和媒介,成为了承载文化的特殊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于美的审美水平也在逐渐的提升,因此瓷器的发展也渐渐出现了色彩各异的变化。由于中国瓷器独特的魅力,使各个国家为之惊叹,学习烧制瓷器的技法。在这之中,地理上我国与韩国一衣带水,同属于“儒家文化圈”,文化背景具有相同点,同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韩国的陶瓷烧制技术的发展与中国密切相关,在高丽王朝时期烧制的青瓷产品,代表着朝鲜半岛的制瓷手工业。这个时期的高丽青瓷更是受到了越窑制瓷技术和龙泉窑制瓷技术的指导和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民族特征、宗教等等影响,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青瓷文化。

一、中国青瓷发展历史

青瓷,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同时是中国重大发明之一。在中国,瓷器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那是从何时开始出现烧制瓷器的呢?据历史考证,河南博物馆认为中国瓷器烧制可以追溯到三千五百多年的商代前朝时期。中国青瓷发展的鼎盛期在隋唐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一直到宋元时期便有了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

青瓷的发源地位于浙江、福建、江西交界的古百越地区。而浙江的青瓷发展根据地区划分成为上虞窑、秘色窑、越窑、南宋官窑等构成了庞大的青瓷窑系。其中越窑青瓷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青瓷制品大量出口海外,对世界青瓷发展的影响最大。所以越窑先进技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国各个地区,而在北宋之后,龙泉窑渐渐地取代了越窑,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龙泉窑创造了青瓷发展绚烂的历史巅峰。

二、高丽青瓷发展历史

據历史考证,高丽青瓷大概从9世纪或10世纪开始制作,此后不断发展,到11世纪末种类也变得多样化,器皿的形状、纹样、烧制手法等方面也呈现出高丽独有的特点,在全南康津和全北扶安一带设置了官窑形态的大规模窑。到12世纪初期,这个时期开始高丽青瓷的烧制技术渐渐地走向了成熟。之后再与北宋和辽的交流中,高丽青瓷通过了解和学习,快速地发展起来,创造了高丽青瓷的独特造型。1123年访问高丽的北宋使臣徐兢撰写的《宣化奉献高丽图经》中记载:“陶器之色青色,丽人之翡色,近年以来,制作工巧,色泽尤佳......。”

根据历史考证,高丽青瓷的发展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形成期(9世纪-10世纪)、发展期(11世纪)、鼎盛期(12世纪-13世纪前半期)、衰落期(13世纪中期-14世纪)。本文根据高丽青瓷这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对中国青瓷与韩国高丽青瓷装饰和造型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装饰和造型两方面来分析之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发掘两者之间的特殊联系。

三、发展时期装饰和造型异同点

3.1形成期(9世纪-10世纪)

由于这个时期是高丽青瓷的形成期,烧制瓷器的技术还在慢慢的进步中,刚开始先出现了玉璧底青瓷,典型的为碗口大,底深,碗壁倾斜,据说是受到了大多数金银器造型的影响,同时有一些造型和技法与当时的越窑青瓷相类似。紧接着发现一些粗制绿青瓷。前者是为了提供给贵族等上层人士,而后者是为了满足一般平民的需求而出现的。

9世纪之前的高丽青瓷无装饰,10世纪之后就出现了表达自然之美的图案和纹样。例如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等等,表达了一些可爱、朴素的意蕴。这个时期正处于盛唐时期,与周边的国家交往频繁,国家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这就出现了在本国人力不足时,就需要大量引进了新罗的外来人员进行协助,并且这个时期的海上贸易还比较发达,所以中国的的青瓷随着海运以及贸易流通流入了新罗,人口流动也使制瓷技术传入了新罗,而在唐朝时期佛法正在盛行,通过这三方面的因素,可以说新罗的青瓷以及技艺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也是有据可依。

而中国这个时期青瓷烧制技术正在大力的发展,但是与高丽青瓷不同,高丽青瓷的图案和纹样表达的是自然和谐之美,十分的亲切;但是中国的表现出一种庄严、高冷质感,或许与中国的政治制度有极大的关系,而且中国的青瓷主要提供与贵族阶层,平民阶层几乎很少出现。

3.2发展期(11世纪)

这个时期的高丽青瓷技术渐渐地趋向成熟,出现了装饰、阴刻、阳刻、镶嵌等等,虽然在造型和装饰等方方面面也与中国各窑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慢慢的也在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区别就在于高丽青瓷主要一些纹饰从双鹦鹉纹、阴刻草花纹等等纹样发生了改变,渐渐取代了早期的菊唐草纹。多数出现了动物纹饰,一般都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家禽、兔子、鸟类、花草等等,表现出自然和谐、活泼之美,毫无威严以及夸张之意,都是贴近生活的表现形式。

这个时期出现的变化与当时中韩两国盛行佛教文化有关系。在盛行的佛教文化主流之下,人们就会潜意识的把这种文化的意蕴和内涵表现在各种器物之中,青瓷就是具有代表性承载文化的媒介。佛家崇尚众生平等,因果关系等理念,因此青瓷纹样贴近生活,体现出和谐之美于此有很深的关联。

在使用途径以及社会阶层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在中国是中央集权制度,帝王和贵族官僚代表了高级阶层,而且国家规定金银玉器还有青铜等等只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使用,并且中国的青瓷和铜器主要出现在宗教仪式或者是祭奠之上,表达出一种庄重严肃之意,体现了皇家的威严。而与此同时期高丽的青瓷大部分也是提供给贵族阶层和使用在各种祭奠仪式之上,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可以平民阶层使用的,而平民使用的青瓷纹样与造型就与生活息息相关。

3.3鼎盛期(12世纪-13世纪前半期)

这个时期高丽的青瓷发展处于鼎盛时期,技术已近成熟。12世纪创造出了翡色青瓷,作为这个时期青瓷技术的代表。到13世纪开始出现了镶嵌青瓷,作为这个时期的代表。

虽然说这个时期的青瓷造型和装饰上还有中国青瓷的影子,但是已经出现了翡翠般的釉色了。而且剔透晶莹、可爱自然,更加的本土化,更加体现自己民族的特色与文化气息。出现了素面、刻纹、连理纹等等,而且还根据地区审美和观念不同,出现了地区化的区别和特点。镶嵌青瓷富有自己民族的特色,使青瓷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全盛期,并且更多体现的是高丽式的民族审美与特色。

此时中国正处于宋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了宋代社会繁荣发展,和平安定,以及人口持续增长,再加上人们崇尚艺术及最高统治者对于青瓷的喜爱,使得青瓷技术在审美、工艺、造型上得到全面的提升,而且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不同前期发展的一个全新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官民并举”的现象。这个时期民窑大力并且快速的发展起来,使得平民阶层也可以使用青瓷器,国家为了管理好民间的青瓷制造的商铺,同时出台了政策措施,设立专门的机构和官职管理民窑,同时为宫廷输送青瓷器。

出现这一系列的现象以及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当时的统治者信奉道教引起的。当时的宋朝的统治者极度的信奉道家思想,而且道家一向崇尚天青色,所以这也是导致了当时的青瓷制造纹样和颜色发生了变化,青瓷色极度的追求天青色,所以慢慢的就向青白玉靠拢。青瓷追求玉的质感,所以釉越来越厚。同时作为历代以来在艺术造诣方面成就最高的皇帝,可以说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下,一个国家帝王的各种特点以及爱好,可以极大程度的影响当时社会特征的变化,所以这一因素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青瓷的制造也渐渐迎合帝王的喜好,出现了变化。这种不同的审美感也给予了高丽窑不同的选择和审美,为后期高丽青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4衰落期(13世纪中期-14世纪)

这个时期是高丽青瓷的衰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蒙古大军入侵高丽王朝,高丽对于元朝俯首称臣,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影响了高丽的工艺审美和技艺,同时也对制瓷业给予了重创。高丽青瓷的制造技术出现了大幅度的倒退,由于蒙古族人的民族文化以及性格特征,导致了社会制瓷的潮流从精致的花纹和图样被简单粗犷的粗线条和粗糙的花紋所取代。

蒙古大军四处征战,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交融在一起,西域的文化流入并开始盛行,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最初的唐草纹样又开始流行起来,技术没有继续发展也没有出现创新,反而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出现了倒退的现象。此时高丽的青瓷失去了以往的优美曲线变化,精美的纹饰造型,演变的越来越粗糙、随意以及刻板生硬。

第二阶段这个时期高丽成为了元朝的附属国,国王成为了元朝的驸马,社会渐渐安定,这时人们渐渐开始接受中原文化流入,在享受生活方面心态有所变化,高丽青瓷在纹样和造型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具有代表性的镶嵌青瓷出现了新的纹样,出现了新的技法:押印技法开始流行。此时青瓷色也出现了奇特的变化,高丽民族服饰为白色,对于白色情有独钟,服饰文化也影响了青瓷的镶嵌技法,出现了特别的“白镶嵌”技法。这种技法盛行了一段时间,后期由于蒙古的入侵,蒙古人喜好金银器具,喜爱金色,所以“白镶嵌”技法被迫退出了社会发展的舞台,渐渐被金色的镶嵌青瓷所取代。

第三阶段整个社会又陷入一片混乱,战争又开始四处兴起,社会不安定,包括宗教、社会、政治等等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社会各方面息息相关,所以对于青瓷制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青瓷技术衰落的更加的明显,器型粗糙,线条凌乱,更加的刻板生硬,社会发展处于困境中。

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国青瓷与韩国高丽青瓷装饰和造型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通点和不同点,发掘两者之间的联系。发现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造就了高丽与中国青瓷文化出现很多的相似之处,更好的促进了交流,相互吸收和借鉴。本文主要把高丽青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然后与同时期的中国青瓷进行比较。

在形成期高丽青瓷主要是受到了中国越窑青瓷的影响,技法,纹样和造型十分的相似,但是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差别,高丽青瓷此时就出现了平民使用的瓷器;在发展期时期,高丽青瓷技术渐渐成熟,纹样与造型突破最初的模样,开始流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花草,家禽等等,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与当时盛行的佛教文化相关,而中国的青瓷器体现的是一种庄严郑重,冷酷之感;鼎盛期高丽创造出镶嵌青瓷,剔透晶莹、可爱自然,更加的本土化,更加体现自己民族的特色与文化气息。根据地区审美和观念不同,出现了地区化的区别和特点,富有自己民族的特色。此时中国正处于宋朝时期,社会繁荣发展,人们崇尚艺术及最高统治者对于青瓷的喜爱,使得青瓷技术在审美、工艺、造型上得到全面的提升,而且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不同前期发展的一个全新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官民并举”的现象;衰落期蒙古大军入侵高丽王朝,高丽对于元朝俯首称臣,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影响了高丽的工艺审美和技艺,同时也对制瓷业给予了重创。高丽青瓷的制造技术出现了大幅度的倒退,由于蒙古族人的民族文化以及性格特征,导致了社会制瓷的潮流从精致的花纹和图样被简单粗犷的粗线条和粗糙的花纹所取代,由于蒙古族人喜爱金银器,金色镶嵌青瓷开始盛行。

中韩两国的青瓷文化相互影响,具有相似之处,但在发展中又各具特色。分析青瓷中蕴含的的文化,来为传承传统文化开辟新的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帅倩. 试析中国青瓷制瓷技艺影响下高丽青瓷的发展与传播[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4):101-108.

[2]谢捷. 高丽青瓷与同时期中国青瓷装饰技法比较研究[D]. 景德镇陶瓷学院,2016.

[3]李智瑛. 探析高丽青瓷技艺之美[J]. 收藏家,2017(12):73-78.

该论文(或著作)为2021年度韩国教育部和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学振兴事业团)海外韩国学孵化型事业支援研究项目(AKS-2021-INC-223000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青瓷文化交流
《作家文化交流散记》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倾心青瓷碎片 执着修复三十载
龙泉青瓷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龙泉青瓷笛
报错恩
用青瓷搭建温润小镇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