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1-09-23 10:45柯春凤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7期
关键词:满意率负性依从性

柯春凤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老年人群体的常见及高发疾病之一为高血压,具有较高的危害性,常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1]。老年HBP 一旦合并AMI,患者极易引发并发症,如心脏破裂或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由于该病治疗较为困难,治疗时间较长等影响,患者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影响治疗效果[2]。因此临床对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清洗状态,树立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3]。本文即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HBP 合并AMI 患者的效果,现做下述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试验以老年HBP 合并AMI 为主,抽取数量为80例,纳入均在2020.03~2021.05 期间,分组对照按干预方法不同平均划分为2 组。经处理2 组相关数据,其中性别、年龄显示:分析组男女统计各为23 例和17 例,对比组各为24 例和16 例,2 组年龄均为61~82 岁区间内,计算均龄分别为(67.34±2.41)岁、(66.11±1.95)岁,对比2 组对各项经处理发现结果数据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干预,生命体征监测,口头健康宣教及基础护理等。分析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院前护理干预: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症状等进行初诊,初步诊断患者的病情;同时开通急救绿色通道,提前将准备好的设备、急救器械等物品进行检查,及时给患者应用。②普及疾病知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背景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发放该病相关的宣传资料,给家属普及急救方法等。③心理疏导:由于该病治疗困难较大,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诉求,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状态,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排除负性情绪影响,指导患者及家属情绪的调节方法,以稳定情绪,树立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④饮食及生活护理:由于患者治疗时间较长,部分患者会出现营养状况异常等,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均衡患者营养;对患者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如抽烟酗酒等,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促进康复。⑤加强沟通,鼓励参与社会活动:护理人员与家属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鼓励,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及医护人员的温暖,增加依从性,降低负性情绪的影响;护理人员可组织同病的病友进行交流,相互交流治疗体会,相互鼓励;让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加患者的社会参与度,以促进康复。

1.3 评价指标[4]

统计对比2 组情绪状态(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工具为SDS/SAS 自评量表,各项分值越低越好。)、并发症率(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等。)、总满意率(评估结果100 分,以自制调查问卷为工具,分为三项指标,即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等。)及生活质量(工具为WHOQOL-BREF 评分量表,评估项目为4 个方面,即社会关系、生理及心理健康、周围环境,分值越高越好。)。

1.4 分析数据

对本次结果数据由统计员处理分析,并获取最终结论,处理软件为SPSS22.0,统计的全部资料中,用χ2、t分别检验计量、计数等资料最后差异,最后表示方式为用" "和(%)等,若得到结论P<0.05,则表明结果达统计分析要求。

2 结果

2.1 对比2 组情绪状态

数据见表1,2 组数据处理后对比情绪状态等指标,结论显示最优的为分析组,可见结果达统计分析要求(P<0.05)。

表1 对比2 组情绪状态(±s,分)

表1 对比2 组情绪状态(±s,分)

组别分析组对比组n SDSSAS 40 40 tP护理前61.49±9.53 62.22±9.66 0.352>0.05护理后53.17±8.50 58.21±8.26 2.776<0.05护理前58.64±8.05 59.39±8.41 0.544>0.05护理后48.53±8.10 55.45±8.23 3.812<0.05

2.2 对比2 组并发症率

数据见表2,2 组数据处理后对比并发症率等指标,结论显示最优的为分析组,可见结果达统计分析要求(P<0.05)。

表2 对比2 组并发症率[例(%)]

2.3 对比2 组总满意率

数据见表3,2 组数据处理后对比总满意率等指标,结论显示最优的为分析组,可见结果达统计分析要求(P<0.05)。

2.4 对比2 组生活质量

数据见表4,2 组数据处理后对比生活质量等指标,结论显示最优的为分析组,可见结果达统计分析要求(P<0.05)。

表4 对比2 组生活质量(±s,分)

表4 对比2 组生活质量(±s,分)

组别分析组对比组n 40 40 χ2P周围环境75.26±10.57 62.94±7.72 5.977<0.05社会关系73.47±8.75 63.87±6.53 5.544<0.05心理健康72.71±9..04 62.56±7.20 5.765<0.05生理健康78.63±9.24 61.01±8.68 8.699<0.05

3 讨论

老年人群体由于机体功能退化严重,基础疾病较多等影响,高血压较为多发,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降低,自我监护及管理能力降低,从而出现负性情绪[5]。一旦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不但增加了高血压的病情,还极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使患者的痛苦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6]。为提高老年HBP 合并AMI 患者治疗信心,增加依从性,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及科学护理措施十分关键。综合护理是一种较为全面且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是对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加强,让护理干预措施更加全面且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方式予以纠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患者康复[7]。在综合护理中,院前干预是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及时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等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再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应用相关的急救设备等,让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急救;由于患者治疗时间较长,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疾病知识普及,让患者及家属加强疾病认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结合与患者的交流情况评估患者的心理及情绪状态,并采取个性化的方法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树立患者治疗信心;对患者进个性化饮食计划,以均衡患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等,加快机体康复;护理人员及家属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等,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进疾病康复[8]。本文资料数据表明,2 组数据处理后对比情绪状态、并发症率、总满意率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论显示最优的为分析组,可见结果达统计分析要求(P<0.05)。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HBP 合并AMI 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总满意率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满意率负性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