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2021-09-23 10:45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7期
关键词:胆囊微创手术室

苏 方

(定陶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 定陶 274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性更小,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疗效更为确切,因此已成为现阶段临床中治疗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等疾病的常规术式[1]。但在围术期期间内因患者情绪状态、认知程度或手术操作刺激等多方面的影响,会导致其生命体征的波动变化,一方面会增加患者手术风险,另一方面会对其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患者开展更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护理对提升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常规护理干预的重点在于为医师提供服务,护理人员遵循医嘱提供基础护理给患者,故无法满足患者对手术护理中的需求,而手术室护理干预从术前、中、后三部分加强护理的细节干预,以获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并提升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尽快康复[2-3]。本次选取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86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开展常规护理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 例患者。对照组内包括男25 例,女18 例,年龄最小22 岁,最大67 岁,均值(45.85±3.63)岁,其中胆囊结石13 例,胆囊炎14 例,胆囊息肉16 例;观察组内包括男27 例,女16 例,年龄最小20 岁,最大66 岁,均值(45.79±3.58)岁,其中胆囊结石15 例,胆囊炎13 例,胆囊息肉15 例,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一般资料显示P>0.05,与统计学有意义标准不符,可进行对照研究。本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

纳入标准:入院后开展腹部超声检查并确诊为胆囊结石、胆囊炎或胆囊息肉,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征;无造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对研究知情,已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研究所用手术禁忌证患者;合并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患者;合并腹腔感染或腹膜炎患者;合并认知功能、表达能力或意识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术前和患者就手术流程等事项进行沟通,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并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其在生理和心理双方面做好手术准备;术中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术后开展病情观察、饮食干预等。

观察组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术前干预,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准备并检查手术器械和仪器运行状况,做好手术室内卫生和环境准备。并在手术室内进行分区,确定无菌区和其他区域的界限,室内进行常规消毒杀菌处理,减少感染事件。此外可帮助患者对手术室环境进行熟悉了解,缓解其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以减少术中应激反应。在术前一天应禁食禁饮8h 左右,术前30min 时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菌药。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应由护理人员核实患者信息,确保无误。②术中干预,术中护理人员应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操作,准确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应考虑手术便利和患者舒适性。通常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初始阶段呈平卧诶,建立气腹后可适当调整体位,应向左侧倾斜15°左右。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向医师反馈数据。调节室内温度在23~25℃左右,定时进行体温测量,通过专用物品覆盖于患者裸露的皮肤处做好保暖护理。此外还需要对其腹内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手术顺利。③术后干预,取出穿刺套后应检查是否有肝漏、出血等异常情况,二氧化碳完全排空后应配合医师缝合手术切口,做好患者身体清洁消毒等,避免残留物导致感染。清点手术器械和相关敷料数量及用量,记录剩余量并收集医疗废物,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手术室环境造成污染。术毕后将患者转移到指定病房内,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情况和效果,避免过度担忧。同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肩背酸痛等不适情况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心,开展心理疏导使其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引发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21.0 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键入计量资料(x±s),在软件中选择t 检验方式对组间数据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键入计数资料(n,%),在软件中选择χ2检验方式对组间数据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当计算结果P值在0.05 以下时,评价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少(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x±s)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微创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腹腔镜作为手术微创器械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腹腔镜微创技术能够清晰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对患者的创伤性更小,痛苦得到显著减轻,手术视野更为广阔,手术瘢痕更小,患者术后脏器功能恢复更快,安全性高以及疗效确切,现已成为临床常用的微创技术之一[4]。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等胆囊系统疾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需要及时开展手术进行胆囊切除治疗,以消除病灶和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但是腹腔镜微创手术仍属于有创操作,故术后感染、患者肩部酸痛等情况的发生风险较高,可能引发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在患者手术治疗时配合优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升手术安全性,保障手术疗效十分重要[5-6]。以往常用的护理模式操作较为简单,重点放在了患者生理和术后护理方面,导致其效果欠佳。而手术室护理干预更注重患者手术前、中、后及生理心理多方面的护理需求,要求护理人员术前做好患者、手术室器械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更加重视在术中护理人员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间的配合,严格要求其为患者开展细节护理干预,并做好术后手术室环境、器械清点整理以及患者身体清洁护理等,能够保证患者手术治疗全过程中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提升手术安全性,还可以促进其快速康复[7-8]。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效果确切,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影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4 结束语

综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中护理干预的开展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保证手术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胆囊微创手术室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