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门诊静脉抽血孕妇中的应用

2021-09-23 10:45刘晓霞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7期
关键词:门诊孕妇护理人员

刘晓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医院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门诊抽血室作为一个窗口部门,作用十分显著[1]。护理人员在给孕妇进行抽血的过程中,由于孕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排队时间较长,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引发纠纷[2]。门诊抽血室的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排队的人数及时进行调整,并且针对孕妇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相对应的抽血相关的健康教育[3]。护理人员通过对孕妇在抽血过程中的干预,使得孕妇对抽血过程了解,并且在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更好为孕妇服务[4]。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孕妇,本科室通过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门诊部进行静脉抽血的孕妇200 名,随机分组后进行实验,效果良好,现将实验内容进行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门诊部进行静脉抽血的孕妇200 名纳入到本次实验。常规组孕妇100 名,身高150-170cm,平均身高159.81±7.10cm,体重50-80kg,平均体重59.23±7.88kg,孕妇当中初中文化3 人,高中文化20人,大学及文化人数为77 人。对照组孕妇100 名,身高150-170cm,平均身高160.01±7.44cm,体重50-80kg,平均体重59.56±7.14kg,孕妇当中初中文化2 人,高中文化19 人,大学及文化人数为79 人。孕妇在参加本次实验前对本次实验的过程及方法知晓,本人及家属同意参与本次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孕妇将填有个人资料的信息交予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将患者资料随机抽取至常规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孕妇根据医生医嘱需要进行静脉抽血检查。排除标准:孕妇在孕期内有基础性疾病;孕妇在和抽血的过程中无法和护理人员进行很好沟通。两组孕妇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相关基础信息,相互比较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的孕妇按照一般门诊抽血室的护理流程对孕妇进行抽血。孕妇在等待区耐心等待叫号,叫到号的孕妇按照提示进入到指定抽血位置进行抽血。抽血过程中护理人员会进行一些信息核对,抽血过程中注意孕妇的面部表情,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停止抽血,抽血完毕后叮嘱孕妇按压针眼几分钟后再松开。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孕妇进行了护理干预措施。孕妇来门诊抽血,护理人员根据孕妇的情况及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合适的位置进行抽血。孕妇在等待区等待抽血的过程中如孕妇出现头晕等一些低血糖反应,护理人员及时准备好应急准备,保护孕妇安全。等待区的孕妇我们分发一些健康手册,告知孕妇一些抽血注意事项,使得孕妇能够在抽血等待过程中分散注意力,防止由于等待时间过长导致情绪变化。孕妇在抽血前护理人员要对孕妇基本情况进行核对,对于孕妇目前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孕妇的需求。告知孕妇在抽血前要空腹,前一晚要保证睡眠质量。对于一些疼痛耐受性较差孕妇,要及时告知孕妇关于减轻疼痛方法及技巧,转移孕妇注意力。在抽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适当情况下多和孕妇进行交流,进行一些孕期健康知识讲解。孕妇在抽血完成后,护理人员根据孕妇的情况,建议孕妇在等待区休息后再离开,按压抽血部位5 分钟,待针眼不出血后,离开等待区。

1.3 数据观察

分别对两组孕妇在抽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孕妇满意人数、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经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孕妇在抽血过程中出现了7 次不良反应,对照组孕妇在抽血过程中出现了1 次不良反应,对照组孕妇门诊抽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次数低于常规组,相互数据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孕妇对于整个抽血过程满意的人数为100 人,常规组孕妇对于整个抽血过程满意的人数为90 人,对照组孕妇对于抽血满意的人数较高,相互数据比较有差异性对(P<0.05),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孕妇在抽血过程中一次成功的人数为98 人,对照组孕妇在抽血过程中一次成功的人数为100 人,两组孕妇在抽血成功率的比较中,数据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抽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孕妇满意人数、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服务理念和针对性护理相融合,并将患者的根本需求作为基础,以此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我们目前护理重点[5]。护理干预针对目前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改进和干预,使得我们在护理操作中的质量不断提升,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6]。在门诊的抽血工作中,由于人流量大,孕妇在排队等待的过程较长,容易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可以对孕妇的抽血时间合理安排,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7]。对于孕妇自身的抽血,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告知孕妇在抽血完毕后,按压穿刺点,保护好穿刺点周围的皮肤,由于穿刺角度的问题,只有正确的按压才能减少皮下淤血症状出现[8]。正确的按压方式,不仅为以后穿刺提供更加有力的穿刺条件,并且减少孕妇痛苦。目前比较常用的按压主要是通过棉签按压穿刺点,但是有的孕妇会采用屈肘按压止血,效果不是很理想,容易出现血液渗漏,按压位置不固定[9]。

在本次的护理干预在门诊抽血孕妇运用中我们发现:常规组的孕妇在抽血过程中出现了7 次不良反应,对照组孕妇在抽血过程中出现了1 次不良反应,对照组孕妇门诊抽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次数低于常规组,相互数据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孕妇对于整个抽血过程满意的人数为100 人,常规组孕妇对于整个抽血过程满意的人数为90 人,对照组孕妇对于抽血满意的人数较高,相互数据比较有差异性对(P<0.05),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孕妇在抽血过程中一次成功的人数为98 人,对照组孕妇在抽血过程中一次成功的人数为100 人,两组孕妇在抽血成功率的比较中,数据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孕妇对于抽血部位针眼保护不及时,容易出现后期皮下淤血的情况,所有护理人员在抽血的过程中,要及时向孕妇进行穿刺部位按压等相关的健康教育,针眼才能引起孕妇的重视,对于按压的时间、方法、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宣教[10-11]。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门诊静脉抽血孕妇中的运用,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满意度,减少了孕妇不良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母婴安全。

猜你喜欢
门诊孕妇护理人员
门诊支付之变
孕妇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