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护理以及预防措施

2021-09-23 10:45邹素芳殷玉兰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头颈部黏膜口腔

邹素芳,殷玉兰,陈 程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上海 201411)

头颈部为肿瘤高发部位,是指颅脑以外的头部、颈部发生的肿瘤,其在恶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较高,高居恶性肿瘤第七位,同时致死率高[1]。如耳鼻咽喉肿瘤、颈部肿瘤者,肿瘤病灶位置特殊,该部位集中较多器官,具有复杂的解剖关系,故手术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放射治疗是临床常用手段。头颈部肿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进食、语言功能、人际交往等,同时放疗中易发生口腔粘膜炎及吞咽困难等不良情况,从而引起口腔粘膜炎症、口咽部疼痛等,影响患者食欲及营养摄入,甚至因误吸、呛咳等诱发吸入性肺炎,不仅干扰疾病的治疗,同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因此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临床需加强口腔粘膜护理干预,预防口腔粘膜反应、吞咽困难等情况的发生,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预后的目的。本次研究取100 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为对象,重点评估口腔粘膜护理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遴选时段2019年5月-2021年5月内100 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 组。对照组(病例50):男女各占31 例、19 例,年龄线低至36 岁、高至75 岁,平均(55.63±10.05)岁。观察组(病例50):男女各占32 例、18 例,年龄线低至38 岁、高至77 岁,平均(55.89±10.42)岁。两组基线资料均保持一致在研究范围中(P>0.05)。纳入标准:①纳入研究病例均经临床病理、影像检查证实;②首次放疗患者。排除标准:①其他系统肿瘤疾病;②头颈部手术治疗;③周围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涉及为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疾病及放疗相关知识,进行射野皮肤清洁,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不可应用化妆品、护肤品等,避免照射阳光;做好患者口腔清洁,指导高营养饮食,保证清淡易消化;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后上报给予处理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口腔粘膜护理,实施措施如下:①环境干预。维持病房环境清洁度,定期清洁并消毒,合理调控温度及湿度,严格限制探视,以预防交叉感染。②心理干预。加强护患沟通,关注患者心理动态及情绪变化,针对焦虑抑郁情绪,了解不良情绪根源及问询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指导家属给予患者社会支持,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前告知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取得患者积极配合,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③口腔护理。对患者口腔粘膜情况定期观察,并检测口腔PH 值,选择合适的漱口液,科学漱口,含漱口液20-30ml 漱口3min;如存在口腔创面,可应用西瓜霜、金黄散等中成药喷剂,如情况必要给予消炎镇痛类药物对症处理,如果在治疗后患者情况仍未好转,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加强口腔粘膜炎预防,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低于2000ml,维持口腔湿润度,以缓解口腔粘膜反应。指导患者开展张口叩齿运动,增加口腔粘膜皱襞处的气体交换,以防止感染。④吞咽功能锻炼。咬紧牙齿舌尖抵住上下牙之间,进行吞咽运动;伸出舌头在上下牙间进行吞咽锻炼;或指导患者进行鼓腮、缩腮、舌抗阻力、发音、吹气练习。每日4-5 次,以上动作重复10次左右。持续干预时间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口腔黏膜反应: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评价标准评估,其中0 度表示无黏膜反应;1 度表示口腔黏膜轻度出血,轻度疼痛,有红斑;2 度表示疼痛中度,流质饮食,存在黏膜炎症、黏膜水肿有分泌物;3 度表示疼痛重度,吞咽困难、黏膜水肿溃疡;4 度表示疼痛重度,无法进食,粘膜出现出血、溃疡、坏死反应[3]。②口腔状态: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参照口腔评估指南(OAG)评分评估患者口腔状态,其中包含口唇、声音、吞咽、口腔黏膜等8 个项目,每项1~3 分,总分24 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口腔状况越差。③吞咽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参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评分(FOIS),1-7 级,1 级无法经口进食,7 级为完全无限制经口进食,1 级记1 分[4]。④生活质量:参考SF-36 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估,涉及到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等4 个功能维度,各项100 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2*2 析因分析,连续性变量资料涉及OAG 评分、FOI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s表示,行t检验;采取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口腔黏膜反应为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实施非参数检验比较。若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 或P<0.01 时,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比较

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较对照组更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比较[例(%)]

2.2 两组OAG 评分、FOIS 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OAG 评分、FOIS 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OAG 评分、FOIS 评分较同组干预前均下降,但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相对小,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OAG 评分、FOI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OAG 评分、FOI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50 50 t P治疗前5.91±1.82 5.77±1.92 0.374 0.709治疗后10.26±3.71 7.82±2.25 3.976<0.001治疗前6.49±0.28 6.52±0.25 0.565 0.573治疗后4.46±0.52 6.33±0.48 18.685<0.001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 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 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50 50 t P治疗前40.33±4.52 40.56±4.82 0.246 0.806治疗后45.76±4.33 60.52±4.82 16.108<0.001治疗前37.32±4.25 37.42±4.52 0.113 0.909治疗后43.82±4.56 63.78±4.66 21.647<0.001治疗前38.82±3.42 38.56±3.57 0.371 0.710治疗后43.39±3.25 62.57±4.51 24.396<0.001治疗前40.43±4.42 40.52±4.58 0.099 0.920治疗后47.36±3.52 63.71±5.42 17.889<0.001

3 讨论

近年来,头颈部肿瘤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其中包含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疾病中占比5.0%[6]。头颈部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处于特殊生理位置,通常临床无法进行手术完全切除,放射治疗为该病主要治疗手段,但在治疗中患者极易出现口腔黏膜溃烂疼痛、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影响治疗进程,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在放疗过程中口腔粘膜细胞减缓增殖速度,再生修复能力降低,出现脱落、退变等,损害口腔粘膜完整性,容易被微生物入侵发生粘膜炎症,减少唾液分泌量,同时口腔自洁功能降低,引起口腔粘膜炎性反应,出现粘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等一系列变化。同时在放射治疗时会损害患者吞咽功能相关组织,降低吞咽频率,发生继发性肌肉纤维化或萎缩,最终导致吞咽困难。因此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治疗中,需实施有效护理干预,预防及改善口腔粘膜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实现提高患者预后、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7]。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干预前OAG 评分、FOIS 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OAG 评分、FOIS 评分较同组干预前均下降,但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相对小,P<0.05;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中可证实,实施口腔粘膜护理,可有效预防及改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粘膜反应,提高口腔状态及吞咽功能,促进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实现理想的预后效果。原因是,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口腔粘膜护理,给予患者个体化、全方位的口腔粘膜对症护理及预防,首先为患者营造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改善病房条件,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其次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及系统化认知宣教,获取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不良反应的接受能力,再次加强口腔粘膜护理,每日观察情况并利用合适的漱口水,应用药物对口腔粘膜炎症予以预防及治疗,降低口腔粘膜反应,最后实施吞咽功能锻炼,增强相关肌肉活动能力,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进一步促进其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实现良好预后。综上,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口腔粘膜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口腔功能,降低口腔粘膜反应,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头颈部黏膜口腔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三减三健”之健康口腔篇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