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2021-09-23 06:59陈冰冰曹继莲
广州化工 2021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化学思政

陈冰冰,曹继莲,熊 健

(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重视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作为教学根本任务,并要求学校应该整合有效资源,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的教育,为中国教育发展创造全新的条件[2]。因此,必须把思政课和专业课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思想政治课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与此同时,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核心渠道,充分利用学习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因素,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有效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高校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正处于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而在中学,课程思政的研究文章很少。中学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关键时期[3],因此,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品德培养,在专业知识的解疑释惑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生态意识、国际视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4]。

1 实施课程思政面临的难题

课程思政是当今教育背景下不可逆转的潮流。化学课要自然地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还需要解决一些难点问题。

1.1 学校、教师注重升学率,对思政教育关注较少

由于各个学校都有升学指标,竞争压力大,导致学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考试依然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另外,高考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校和教师都不可避免地把成绩放在第一位,授课以专业知识为主,这也导致了对思政教育的忽视。

1.2 教师思政素养不足

众所周知,讲授教学法是我国的主要教学手段,化学课程也不例外。40分钟的课堂,教师教学任务重,课时安排少,完成教学任务本身都是难题,更是难以顾及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对高中化学教师的要求很高。做好思政课融合其实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对历史、社会、文化等问题有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有成熟的三观,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但这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积累和思考。

1.3 化学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挖掘不充分

目前,在推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过程中,还存在着育人资源挖掘不充分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容、技巧、教学方法等缺乏认识,造成对育人资源挖掘不充分。结合习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报告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了解到高中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重点——爱国主义,基础——道德教育,并以此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2-5]。

2 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

2.1 提高校领导、授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

要在教育层面重视思政教育,也就是要从学校和化学教师的角色出发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中学要明确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在立德树人的同时,遵循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把培养新人与以德育人相结合的原则融入化学教学、研学活动和课外特色活动中,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素养的核心地位,以学校各部门、各领导为依托,丰富素质教育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具体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加强课程思政学习[6]。第二,高中化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吸收知识,理清教学内容与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理论联系等。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问答互动和学生的充分讨论,深化学生的化学课程教学素养[7]。

2.2 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身为教师,既要有教书的责任,又要有育人的使命。高中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应站在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上。课堂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要想影响学生的思想,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然后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8]。举例来说,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关于课程思政的讲座或校外教师交流,并建立评估标准,以监督教师思政工作。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明白这一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任,具有特殊的使命意义。

2.3 挖掘探索教材中课程思政资源

表1 思政元素渗透入教学案例Table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penetrate into teaching cases

表1为在第二章的思政教学过程中,引入的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案例。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战场,把思政教育内容悄无声息地融入到教学中[2]。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

在化学教学中,涉及到比较多的实验教学,比如在探究钠的性质时,要强调钠的性质很活泼,对于钠的取用,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钠,而要用镊子夹取。在实验室中,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并通过播放装有金属钠金属桶在珠江上如水雷般接连爆炸 的视频,引入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实验时的安全意识。在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知识时,介绍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侯德榜先生,他放弃美国的优渥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国参与制碱工业,经过数百次地试验,终于研发出了侯氏制碱法。侯德榜先生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德精神,激励学生奋发拼搏,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7]。在学习氯气时,以氯气净水为例,提出氯气虽能净水,同时也是一种有毒气体,并讲解氯气净水的益处和原理以及为什么要除去自来水中的氯气,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培养辩证精神。

3 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

上表列举了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应思政元素,在此,以《钠和水反应》课题的教学过程,呈现思政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过程。

3.1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3.1.1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

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业要求】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3.1.2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知道钠是活泼的金属,能跟酸等反应生成氢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而且通过对钠的原子结构的分析,学生可以预测钠具有强的还原性。

能力基础:学过的研究物质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探究习惯及操作能力;具备了根据一定科学事实,进行推理的能力。

认知障碍: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尤其对钠和水反应,是否有氧气产生,认识不足。

3.1.3 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及教学流程图

(1)问题情境

展示铝与硫酸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实验图片,得出活波金属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然后,教师播放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视频,引发认知冲突。根据钠的类别,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推测钠和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2)实验设计与论证

钠和水反应微型实验创新设计,观察实验现象,运用已有化学知识和物理学知识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得出实验结论,验证猜想与假设,并进行科学解释。

(3)知识迁移

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钠的保存;钠着火的扑灭;钠用作强除水剂。

3.2 教学设计方案

表2 教学设计Table 2 Instructional design

表3 《钠与水的反应》教学设计案例Table 3 Teaching design case of Reaction between Sodium and Water

续表3

4 结 语

一门好的化学教学课程,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当前实际,具有时代性、说服力和独特性。专业知识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而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则应适当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能力和品质,为他们毕业后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化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