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树,白桦林

2021-09-23 02:13谢枚琼
湘江文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白桦树白桦林

挺拔修长的白桦树被人们赋予“纯情树”的桂冠,在呼伦贝尔草原北部的额尔古纳市,则把白桦树称之为市树。众所周知,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市树、市花,这些市树、市花往往是由当地居民投票选出,代表着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底蕴。在我有限的认知里,能叫得上市树、市花的,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吧:首先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并生长良好,其次则是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代表城市形象。例如,在国内以国槐为市树的城市有北京、兰州、西安等,以梅花为市花的城市有南京、武汉、无锡等,还有的城市,其市树市花甚至不止一种。大凡成为所选植物的象征意义往往又上升为地区的文明标志和文化象征。由此推及,我想,白桦树应该说就是额尔古纳的另一张“名片”了。

这张“名片”在人们的心中又充满纯情的文化内涵。我的潜意识里,额尔古纳地处大北方,与其相伴而至的除却烈风暴雪,便是彪悍粗犷,那样一个洋溢着阳刚之气,流淌着野性之美的地方,又何以会选择人们心目中的“纯情树”作为市树呢?何况在这里并不缺少优良的林木,如樟子松、杨树之类。想来是白桦树打动了额尔古纳最柔软的地方吧。这自然只是我的臆测。

我在试图寻找到能说服自己的答案。

额尔古纳是呼伦贝尔盟华俄后裔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其地处中俄蒙之要冲,森林密布,矿产丰富,是人类理想的生息之所,由此形成了东三省和西北部文化和民族发展的中心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生态条件促进了华俄后裔这一特殊群体文化的形成。额尔古纳河畔的华俄后裔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因沙俄军事扩张和躲避战争等原因,来自沙俄的不在少数的越垦农牧民、采矿者、商贩、流亡白俄及难民等,纷纷流入东北境内,不少人因此而成为加入中国籍的“归化人”。而中原“闯关东”和修筑中东铁路后留在边境地区的中国劳工构成了清一色的单身男子移民大军,与大量越境居住的俄罗斯人杂居,或越境到俄罗斯境内经商、定居。由于这一历史变迁,造成了这个地区的华俄混居。独身华人在经常与俄国妇女接触的情形下,“始而感情以为友,继而相爱以为姻”。也有因生活所迫,互怜互助结为眷属的。在俄华工纳妻归国,或回国后与俄国妇女成婚的也不在少数。就这样,世代通婚,延续了百余年。在地广人少的额尔古纳河畔演绎了一段段两个民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并最终繁衍出一支特殊的人类族群。由此而诞生了华俄后裔这一特殊群体。其文化既有华人特点,又具俄人特征,谓之二元性,微观上具备了多民族文化的复杂性和包容性。人类历史似乎就是这样,它也许不能只以一棵逐渐分枝的大树来演示,相反,它像一棵大树深扎于地底下发达的根系,盘根错节,是一种由于不同的社会自然因素造成的网状交流。

额尔古纳河在中俄边界线上静静地流淌,我在清凉的夜晚里徜徉。在栈道旁摆地摊的一个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一张古铜色的脸庞,高挺的鼻梁,虽然身子是蹲着的,但看得出他身材高大,地上铺开的一块帆布上摆放着俄罗斯工艺品,如套娃、琥珀、锡器之类,见我注视着他,老人便主动地招呼起来,向我推介他的商品。我也借机与他攀谈,得知他来自奇乾乡奇乾村,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森林密布、水草丰美、蒙古族先祖躲避战乱、休养生息的好地方。老人不无骄傲地说:“奇乾村是额尔古纳市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的哩。”从他的介绍中,我得知村庄面积不小,占地有1000多亩,常住人口却不多,不到200人,村子大约形成于清代末期至民国初期,全村建筑分布既有网格化布局,又错落有致。奇乾村的创始人,那些第一代的华俄异族夫妇早已长眠地下了。无法想象,当年他们是怎样在语言、文化各异的情况下,相识相恋,相悦成婚的。老人姓孟,年近花甲,俄罗斯名字叫瓦力斯,他的爷爷是奇乾的第一代居民。老孟对我说:“爷爷是1905年从山东泰安跑到这边来的。那时候,这里俄国侨民很多,汉人少。人们都是奔采金子来的,当时额尔古纳河两岸都有金矿。”老孟夫妇,都是大个子,长得极像俄罗斯人。他俩都是华俄后裔第二代,生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个头也不小,俊眉朗目,女儿模样清秀,身材高挑。老孟说到他的一双儿女,语气里溢满自得:“儿子跑到海拉尔做生意了,赚钱还行。女儿还在上民族大学呢。”他则是趁着旅游旺季来韦室做点小生意,“做不了几个月,天一转冷就回家,回去陪老伴。而且这两年奇乾村开始兴起旅游了,以后就在家门口做生意也行。”老人笑呵呵地说。他的笑声里透出爽朗豁达。

二元性文化在这里的碰撞,让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情趣乃至于情感表达与交流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流浪漂泊的人在心灵上的孤独,对居无定所的厌倦,势必促使他们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彼此的依靠,相互的依赖,成为人们的渴求,那么,慢慢地消磨掉各自凌厉的性格特征,隐藏起各自文化的碰撞锋芒,在陌生之地惟有求大同存小异,抱团取暖,才是生存之道。在北方疆域,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山野路旁,茂密的白桦林成片成片地扑入人们的视野。我揣摩着,也许正是白桦树独有的特性,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之情有独钟了。白桦树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当一片森林被大火烧毁过后,首先生长出来的往往就是白桦树。尤其打动人的是白桦树高大笔直,有一种冲破天地的霸气,象征着人民奋发向上、永不妥协的精神。其枝叶茂盛,靠拢着向上生长,有团结一心、冲破阻碍、奋勇向前的寓意。而且其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树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的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

额尔古纳人民打心眼里喜欢上白桦树,自在情理之中,不足为怪。

白桦树多产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及华北高山地区,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地区或称不上广泛。而在与额尔古纳一河之隔的俄罗斯,据称视白桦树为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在俄罗斯神话中也是一种神树,象征着故乡、故土。因为远方归来的人一看到白桦树就会想到自己温暖的家。白桦树不仅仅是女性美丽纯洁的象征,同时也是美好爱情的象征。青年男女会在白桦树下约会,让白桦树见证他们的爱情。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俄罗斯歌曲《白桦林》,其优美中掺杂了忧伤情调的旋律,又拔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呢?一个凄美動人的爱情故事在音符舒缓的流淌里演绎:

静静的村庄,天空正飘着雪,鸽子在飞翔,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携手来到美丽的白桦林,他们在银白色的树皮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也刻下了厮守终身的诺言。白桦树上那么多只美丽的眼睛见证了他们甜蜜的爱情,白桦林中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了两行相依相伴的足迹。

可是有一天,战火蔓延到了他的家乡,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在临行之前,他向心爱的姑娘辞行:心上人啊,别为我担心,等着我回来,在那白桦林。天空依然下着雪,村庄依然一片安祥,可是白桦林却再也没有看见过那对年轻人。有一天午后,噩耗传来,姑娘听说心上人已经战死沙场,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抱着那棵刻着一对恋人名字的白桦树,脸紧紧地贴在冰冷的白桦树上,禁不住泪眼朦胧,她喃喃自语:不会的,他不会死的,他只是迷失在远方,他不会忘记自己的诺言,他一定会来这片白桦林。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白桦林看着美丽的姑娘渐渐衰老,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再也不能来白桦林了,她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时候,她听见有个声音在她耳边说:来吧亲爱的,来这片白桦林。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只听见她喃喃地说:我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雪纷纷扬扬地飘在白桦林里,两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灵魂在白桦林上空重逢。年轻的生命、美丽的爱情尽管没有墓碑来证明,可是刻在白桦树上的名字,却越来越清晰,因为它已经与白桦树融成一体,再也抹不去。

我踏着经典的音乐走进白桦林。这是距额尔古纳市区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虽然不是歌曲里的那一片白桦林,我却仿佛徜徉在一个安静的村庄。

阳光斑斑驳驳的影子从青翠的树叶间渗漏下来,林间轻风穿行,像摇落一地的话题。歌手朴树在他唱的《白桦林》里最后那一声“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我想,满山的白桦树其实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白桦树上那些黑褐色的斑痕,像一句句爱情的誓言,镌刻在树的年轮里。我在树林里流连,脚下踩着厚厚的落叶,目光抚摸一棵棵白桦树,我看到这片林子里,竟然有很多是同根双株,或者是同根多株的白桦,心里不由得暗暗称奇,想着,叫白桦树为“纯情树”真是名副其实啊!瞧,那两棵肩并肩地生长的白桦,俨然便是一对青梅竹马相偎相依的情侣呀,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一起快乐地成长;那一根三株的白桦树,则像极了一家三口哩,两棵高大的白桦树像爸爸妈妈正张开了臂膀,拥抱着、呵护着它们的孩子,淡淡的温馨在林子里飘荡;让我惊奇的是还见到了如一奶四胞、五胞地生长的白桦树,它们似兄弟姐妹般簇拥一团,为彼此遮风挡雨,那一份浓浓的手足之情,让我细品之下为之感动。此刻在我眼里的白桦树,它们不正是一棵棵洋溢着爱情亲情友情的纯情树吗?它们伸展每一根枝条,舒展每一片叶子,无一不在向人们传递着那如阳光一样透明纯粹的真情。茂密的枝叶间,剔透的阳光在晃荡跳跃着,像一只顽皮的小松鼠,又像一个和你捉迷藏的顽童,在温暖的光芒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辛勤的背影,挺立在风起云涌之中,一双手紧挽着一双手,一只肩紧并着一只肩,迎风顶雪,站成广袤的苍穹下坚毅的风景线……

也许可以这样说吧,额尔古纳的白桦林,堪称见证爱情、福佑家庭的圣地。 自19世纪以来,这里就是俄罗斯姑娘与中国小伙托订终身的首选之地。传说当年成吉思汗率千军万马途经此地时,认为这是吉祥的化身,并在这里驻足休憩,安营扎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爱情故事,一如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关于成吉思汗的妻室究竟有多少位,据不同版本的史书记载亦不尽相同,其中有很多都是从敌人手中抢来的,但是在这些妻妾中地位最高的却是孛儿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么,孛儿帖又是何许人也,竟然让成吉思汗对她如此用情至深?成吉思汗小时候叫做铁木真,铁木真从小就跟随父亲上战场,九岁的时候就很有王者之范了。有一次,父亲带铁木真去朋友家做客,朋友见铁木真一身英气,便准备将十岁的女儿孛儿帖嫁给他。孛儿帖是当地难得的美人,银白色对于蒙古人來说象征着平安吉祥,而“孛儿帖”,正是银白色的意思。铁木真的父亲自然很赞成这门婚事。但是按照当地的习俗,铁木真必须等到15岁才可以娶亲,但是八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仇人兀格的儿子为了给父亲报仇,将铁木真的父亲杀死了。所以铁木真长大后,他已经不再是显赫的部落首领的后代了,但是孛儿帖的父亲也是个诚信之人,他一点儿也没有反悔的意思,将女儿嫁给了铁木真。然而就在铁木真成婚的时候,当年被铁木真父亲抢亲的部落开始回来报复,铁木真眼睁睁看着老婆被别人俘虏。他一心想要救出孛儿帖,厉兵秣马,历经九个月,终于打响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战争。但是他在见到美丽的妻子时,却大惊失色,因为那时候孛儿帖已经怀孕了。但是铁血英雄铁木真不但没有嫌弃妻子,反而还感到愧疚,他认为是自己的过失才让心爱的女人沦落到如此下场,于是便更加疼爱孛儿帖。没过多久孛儿帖生下了儿子,铁木真也待这个遭人诟病的孩子视如己出。后来铁木真被老百姓拥立为部落盟主,最终成为了名垂青史的成吉思汗。叱咤风云的一代帝王成吉思汗,一生有着太多的光荣事迹。他终结了一个腐朽没落的时代,并带领他的子民,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属于蒙古族的灿烂时代的来临,其实并不只有铁木真一个人的功劳,那个站在他身后的孛儿帖王后,也是功不可没。孛儿帖是铁木真这一生最爱的女人,没有之一,史料里这样说道。无情未必真豪杰,谁说英雄只会诞生于硝烟弥漫的纷飞战火之中?成吉思汗,草原上的雄鹰,如白桦树一样伟岸的男子汉,白桦树上每一道印迹都刻写着他传奇的故事,宽广的情怀。

随着额尔古纳这片白桦林日益为世人所知,林子里游人如织,人们络绎不绝地奔赴这里,以虔诚之心为爱祈福,让这象征纯洁的白桦树通达天地、见证誓言、净化心灵。额尔古纳白桦林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北方爱之朝圣地。

一首优美动人的歌曲《 白桦林》传唱经年,让人感动着那一种爱的悲伤,让人在静静的等待中,寻找永恒……

哦,永远的白桦树,永远的白桦林,在岁月里苍郁,在梦境里生长着不老的歌谣。

谢枚琼,中国作协会员,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等发表作品若干。

责任编辑 袁姣素

猜你喜欢
白桦树白桦林
非虚构 [外一首]
白桦林
白桦树种植和养护方法
大地掠美,穿越白桦林
平静
白桦树的生长习性及幼苗养护措施
窗边的白桦树
白桦
唐朝的风吹过白桦林
白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