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游击区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21-09-23 12:02曹含勇袁剑霖
湘潮 2021年9期
关键词:湘南红四军根据地

曹含勇 袁剑霖

毛泽东在1928年11月25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桂东的沙田一带,三月八月两度分配土地,建设了党的组织,属于以龙溪十二洞为中心的湘南特委管辖。”龙溪十二洞位于湖南省资兴市东南部山区,与桂东、汝城两县接壤,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土地革命时期曾被作为井冈山外围游击区,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中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龙溪游击区“三大会师”拉开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向全盛时期的序幕

1928年3月12日,毛泽东、何长工分别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团离开江西宁冈,向湘南进发,随后攻克酃县。不久,传来湘南起义队伍向东转移的消息,毛泽东立即决定与何长工兵分两路前往接应。4月11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经桂东、汝城进入资兴,到达东坪两水口,随后与当地苏维埃干部肖显通等人联系上,指导、帮助他们建立乡苏维埃政府,并发给农民赤卫队3支步枪、100多发子弹和1匹小马。4月12日部队从东坪到达龙溪,毛泽东找到当地革命组织负责人唐己太、陈奇等人,对他们说:“这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群众觉悟高,又地处汝城、桂东、宜章、资兴的交界地,是一个干革命打游击的好地方。”毛泽东发给龙溪赤卫队5支步枪、300发子弹,同时将干部何翊奎、钟碧楚、刘光明3人留在龙溪指导革命活动,帮助组建中共资汝边区支部。第二天上午,毛泽东在龙溪中洞戏台坪召开群众大会。毛泽东面对数千军民发表演说,号召工农团结起来,砸烂旧世界。同时,他正式宣布了成立湘粤赣边特区苏维埃政府,由唐己太任主席,杨作林任秘书,领导周边各县“打土豪、分田地”,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决定。会后,毛泽东率部在龙溪中洞与萧克率领的湘南起义宜章农军独立营会师。萧克率领的队伍约五六百人,两军会合后经资兴连坪、青腰、彭公庙、汤边开往井冈山。

1928年3月28日,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与邓允庭率领的湘南起义郴县农军第七师第一团、第二团在资兴县城附近会师;1928年4月9日,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资兴、郴县、耒阳、宜章、永兴5县农军到达彭公庙,與何长工部胜利会师,为此后井冈山“朱毛”大会师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在龙溪中洞会议上宣布成立湘粤赣边特区苏维埃政府的决定,为此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外围游击区做了很好的铺垫。

彭公庙联席会议对促成湘南起义五县农军上井冈山起了关键作用

1928年4月9日晚,陈毅与何长工、袁文才等在彭公庙八角亭召开联席会议,决定部队去向问题。会上,中共湖南省委代表杨福涛(兼任中共湘南特委书记)坚决要求湘南起义农军随中共湘南特委行动,打到衡阳、长沙去。陈毅、何长工客观分析当时革命形势,认为湘南起义农军武器装备低劣,士兵训练不足,不宜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正规军硬拼,加上当时湘中、湘北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强大,敌强我弱,起义部队应向井冈山一带转移,以后再伺机进军湖南。会上,他们还劝说中共湘南特委随部队一同上井冈山。但杨福涛等不为所动,仍固执地认为“我们是湘南特委,不是边界特委,我们不应该离开自己的地区”。陈毅见一时不能说服杨福涛等人,只好由杨福涛率中共湘南特委机关回衡阳,起义部队由他和何长工率领上井冈山。4月中旬,杨福涛等在经过耒阳、安仁边境时,遭遇国民党军队伏击,特委机关及随行人员40余人全部阵亡。

彭公庙联席会议作出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决定,为保存革命实力、壮大井冈山红军起到了关键作用。

布田整军奏响了红四军古田会议的序曲

1928年7月24日上午,红四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及军部特务营兵临郴州城下,与国民党范石生第十六军两个团激战,于中午时分占领郴州城。晚上,驻在郴州城外的范石生第十六军4个团反扑过来,红军仓促应战。战斗一打响,红二十九团即擅自行动,部队乱了建制,不听指挥,各自为战,随即向宜章方向溃散。红二十八团打退了敌军数次进攻,部队亦有伤亡。25日凌晨,红二十八团撤出战斗,退至资兴东江。红二十九团仅剩团长胡少海率领的团部和萧克率领的第七连共100余人,撤出战斗后与红二十八团合为一部。这次攻打郴州,史称“八月失败”。

红四军攻打郴州,资兴游击独立团和布田村农民赤卫队一同参与了攻城战斗。失败之后,资兴独立团团长黄义藻组织资兴游击队、布田赤卫队等300多人掩护部队撤退,并提议朱德率部退驻资兴布田村休整。布田村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外围龙溪游击区的前哨阵地,这里的村民都倾向革命,对共产党和红军感情很深。部队在布田共休整了7天。7月30日晚,朱德召集连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朱德、陈毅等根据连日整训检讨情况,对部分官兵存在的极端民主化倾向,以及个人主义、流寇主义现象,提出了严肃批判。

布田休整期间,恰逢南昌起义周年纪念日,朱德主持召开庆祝八一南昌起义1周年纪念大会。8月2日,部队进入龙溪,留下8名红军女战士协助照顾伤病员。8月13日,部队离开龙溪,开往桂东与前来迎接的毛泽东率领的红三十一团三营会合。

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在布田休整及此后进驻龙溪开展武装斗争期间,认真总结了“八月失败”的惨痛教训,对部队官兵中出现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作风等苗头,及时予以发现、批判和制止,从而有效整顿了官兵思想,纯洁了队伍,稳定了军心,增强了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年后,毛泽东在为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决议中,进一步系统地对当时存在于红四军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单纯军事观念、极端民主化倾向,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流寇主义、军阀作风等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深刻批判。可以说,在此之前的布田整军客观上对于这次大会所形成的决议,作了组织上、思想上的重要准备。

龙溪游击区的反“围剿”斗争,有力地支援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1928年5月17日,红四军第三十六团奉红四军军委命令,由团长黄义藻率领,从井冈山返回资兴龙溪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红三十六团进入龙溪后,改称红军资兴游击独立团,并将陈奇(中共桂东县委书记、龙溪游击大队大队长)、谭隶怀(龙溪游击大队政治委员)率领的龙溪游击大队编入资兴游击独立团。同年8月中旬,新组成的中共湘南特委进驻龙溪杨家坪。唐天际奉红四军军委命令,率领新成立的湘南红军游击大队进入龙溪,配合支持中共湘南特委领导湘南各县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同时,资兴、桂东、汝城、安仁四县县委机关及下辖的各县农民武装齐聚龙溪游击区。整个龙溪雷连十二洞成为井冈山外围重要游击区和湘南各县革命指挥中心。从1928年3月至11月,作为井冈山外围游击区,龙溪革命根据地军民抗击了国民党湘粤两省用于“进剿”井冈山的兵力9个师,以及资兴、汝城、桂东三县挨户团、清乡队共10万多反动武装的数十次“清剿”“会剿”“围剿”,极大地减轻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压力,为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保存井冈山红军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据统计,从1928年3月至1929年1月,龙溪革命根据地发生大小战事30余起,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2000余人、地方反动武装500多人,数千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革命群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从1929年下半年开始,龙溪革命根据地作为湘赣苏区组成部分,隶属中共湘赣省委领导,为配合支持张云逸率领的红七军经龙溪上井冈山及任弼时、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途经资兴西征作出过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湘南红四军根据地
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研学之旅》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湘南写生作品选
窗台上的妈妈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分兵”与“集中”:中央与前委关于红四军早期斗争方式的思考
新泉整训与红军早期的党和军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