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况”课程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2021-09-23 04:46蒋蓉
文教资料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独立学院

蒋蓉

摘   要: 在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中涉及的文化翻译教学对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了实践基础。以独立学院的大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国文化概况”英译版为研究材料,以大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拓展课程“中国文化概况”的英译课程学习,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语言本身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英语文化,都有相通点,都会给语言的学习带来促进作用。当英语这门语言作为桥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将文化输出和文化输入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学生对本国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就曾在《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Sapir, 1921)人类的语言存在共性,母语学习与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能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将母语文化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大大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敏感度和领悟力。刘润清教授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刘润清,1999,127)

美国学者克莱尔·克拉姆契(Claire Kramasch)强调:“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必须把文化放在本民族文化的对比中进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切入包含着对目的语及母语的再认识。”可见,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只重视目的语的文化,而不考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这种厚“外”薄“内”的教学方法,不仅在知识传授上有所欠缺,更有可能阻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在都德代表作《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对小弗朗士和同学们说:“对一个民族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毁灭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为了振奋民族之精神,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可见,文化的力量深深根植在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与生命力之中。教育部在2000年对《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要求学生“熟悉中国文化传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大量的相关文献及教学实践教学表明,现在大学生存在“文化失语”现象。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我国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本科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可靠保证,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石。党的十九大確立了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强则国家强,没有强烈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旺,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是一个国家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而是全球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对抗疫情的问题。用英语阐述中国思想,传扬中国文化,消除国家之间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歧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又不可忽略对中国文化的观照。将中国文化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既能掌握中华文化底蕴,又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国际视野的本科生,必然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文化概况”英译课程研究,使英语学习者传播好中国文化,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2.文献回顾

笔者于2021年3月20日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英语、中国文化概况、独立学院”为主题,共计搜索出学术期刊4篇,总库里其他非学术类5篇。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里的主题分析图研究与分析,其余作者以独立学院为单位,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探讨中国文化教学的融入、教学模式、课堂设计方案、学习模式及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的实证研究。从“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结果得出,近几年关于此类话题的文章发表的结果显示学者对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屈指可数。说明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者的侧重点在中国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视不够。这是导致大学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之一。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学院实际,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探讨。

3.“中国文化概况”教材

长期以来,通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侧重于目的语文化的输入,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对母语文化的介绍却匮乏。这种文化输入的不均衡,容易使一些学生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降低对母语文化的自信度。(鲍婕,2020:88)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国家文化为背景,增进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国家文化和习俗的了解,以英语为媒介,更好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文化知识,这种设定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中外语言学界与外语教学界对于文化交流与外语的关系也做了大量的论述(Valdes,1986;胡文仲、高一虹,1997)。“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刘润清,戴曼纯2003)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查尔斯·弗里斯(Charles Fries)在1945年的著作《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中曾指出:“最有效的教材是这样的教材:它的立足点是一方面对所学的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母语进行相对应的描写,并加以仔细的比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更加频繁,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更自主,对价值的追求更加多样化,个性特点更加鲜明。根据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要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时代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材体系日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与启发、讨论、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不断推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多进行中外文化对比教学。英语教师应结合教材的特点,从课本中挖掘相关的外国文化,而后筛选对应的中国文化融入,为学生厘清中外文化概念上的异同。在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理解的同时,使其更深刻地了解本国文化,有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种对比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更能够提高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史国强,王宇,2001)。

文化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结合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英语教师需要开展有效性分析,并与学生进行实质性的交流,在推进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对文化精神内涵的领悟。目前,从对大学英语教材实际使用情况的分析来看,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存在中西文化输入不平等现象。为了改善现状,从2013年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正。在汉英段落翻译中,试题内容以中国文化、中国特色为主,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及在对外交流中如何传扬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概况”教程是由廖华英主编的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之一。该书分别从人文哲学和宗教、教育科学和运动、习俗、旅游四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廖华英老师和她的团队录制了数字资源,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还给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数字资源,并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4.研究设计

4.1研究问题

“中国文化概况”的英译教学研究,基于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向学习者传授中国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强化民族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受。《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如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还需要通过“中国文化概况”进行汉译英的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英语语言为载体,更好地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4.2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受试对象是独立学院大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英语基础学习,仍存在“文化失语”现象,无法用英语描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作为测试手段,激励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的英译翻译,提高大学英语六级通过率的同时,增强学生语言学习自信。

4.3研究方法

信息化经济时代,学习数字资源飞速发展。数字课程不断优化,学生们可利用的资源相当丰富。本研究结合应用语言学与文化翻译学理论,旨在验证模块化教学与任务型驱动教学在独立学院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主要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法改革两个方面实施。结合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通过模块学习和任务驱动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4研究过程

4.4.1教学设计理念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克拉姆契在《语言与文化》(1998)一书的开篇就指出:“语言表述着、承载着、象征着文化现实。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这种密切关系在国外语言学界有一些系统的论述。”(Samovar et al., 2000)近年来,中国语言学界出现了相关的热门论题,许多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语言、文化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邓炎昌,刘润清,1989)。经研究发现,中国优秀文化输出缺位,实践能力不足。笔者结合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学为中心。由于线下课堂集中授课时间有限,无法保證每位同学积极参与,通过线上学习通平台,学生可自主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学生的积分增加,这样的鼓励促使学生愿意在平台回答问题,再次帮助学生熟悉语言表达的过程,基础好的同学更完善地回答问题。

4.4.2课程设置

以“中国文化概况”英译选修课程设置为初步设想,授课对象是具有一定大学英语学习基础的大二年级第四学期的学生,课程以理论课的方式开展,课程学时为48课时,课程学分为3分。

4.4.3项目研究模式与过程

该项目以“中国文化概况”中的四大模块为主题,分别是模块一:哲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模块二:教育、科学、技术、运动;模块三:人文传统习俗;模块四:旅游。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内涵。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模块学习精心设计的任务构成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学习处理完成项目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结合信息即时性的特点,充分运用电视、网络教学平台、自媒体等媒介,教师充分准备教学内容、教材,多媒体课件。学生可根据教学计划提前自学相对应的模块学习。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上传与教学单元相关的阅读文献,供学生下载,课前阅读。

课堂教学:第1次课(2课时)的安排如下。(1)知识点导入:翻译导论(讲解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常用翻译技巧与方法)。(2)借助教材,讲解该模块涉及的传统文化相关翻译并布置课后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丰富该模块与自己专业特色结合的语料,进一步拓展和巩固相关知识)。第2次课,结合第1次课模块的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呈现项目报告,根据报告的陈述,其余同学可课堂中提问或者根据所学提出见解,小组同学可给予该模块主题有困惑的同学解答。最后,老师总结与点评。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内容:一是学生自行在网络检索与主题模块相对应的阅读文献,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重点与难点;二是小组合作设计项目呈现方案;三是根据课堂提问、解答,教师的总结与点评,课后自行整理素材,以500英文字左右的项目报告方式呈现项目成果。

5.结语

本项目研究旨在提高教学素材的实用性,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计划授课内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研究对象适用于小班教学,实际教学人数超过小班教学人数,研究效果会受到影响。学生所学专业不同,接受的学习模式不同,这种教学模式推广有一定的挑战。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的英译教学,对教师同样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师既要承担语言教学的任务,又要担负文化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在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方面有相当的学养,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优化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树立共同理想、拓宽国际视野,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Kramasch, C. Language and Cultur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Samovar, A L, et 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ijing,2000.

[3]Sapir Edwar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Speech[M]. New York: Harhcount, Brance & Company, 1921.

[4]Valdes, J M. Culture Bound:Bridging the Cultural Gap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5]鮑婕.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的引入:问题与方法[J].海外英语,2020(3):88.

[6]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8]刘润清.刘润请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27.

[9]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0]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独立学院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