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单轨用纵向止挡性能优化及应用

2021-09-23 00:48陈恺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刚度应力改进

陈恺

摘 要:为解决重庆单轨3号线纵向止挡既有产品橡胶开裂及脱落问题,本文从产品使用工况、技术性能要求、改进思路、产品刚度及应力仿真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优化产品结构及生产工艺,对样件进行了充分的试验验证及运营考核试验,解决了橡胶开裂及脱落的问题。

关键词:改进;橡胶金属件;刚度;应力

0 引言

重庆3号线车辆转向架用纵向止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橡胶开裂现象,部分件发生橡胶块掉落至轨道梁情况,严重影响到运营安全,原供货商经多次改进仍未解决该问题,为此重庆地铁组织四方所共同分析产品运用工况,制定工艺改进方案,试制样件并装车运用考核,从而解决该部件的质量问题。

1 产品使用工况

图1所示,转向架中央悬挂系统安装于构架与车体之间,安装完毕后纵向止挡与中心销安装座间隙为3 mm,当车辆加减速或匀速行驶的时候,与处于预压状态的牵引橡胶堆一起共同传递纵向载荷,同时由于中心销安装座随车体产生垂向、横向振动,压缩后的纵向止挡还承受垂向、横向剪切力。

2 技术性能要求

原图纸主要技术性能要求如下:

(1)纵向压缩弹簧常数:

δ(3 500 kg)-δ(500 kg)=3±0.36 mm

(2)压缩试验荷重5 280 kg。

3 改进思路

3.1 功能设计改进

橡胶与中心销安装座之间的摩擦系数约为0.9,为了降低摩擦系数,减小由于中心销安装座的垂向、横向振动引起的作用在纵向止挡橡胶块上的剪切力,考虑在橡胶表面硫化一层2 mm厚聚四氟乙烯板,其与中心销安装座摩擦系数小于0.1。

3.2 工艺设计改进

对金属骨架进行“抛丸-清洗-涂胶”,抛丸工艺可以增大金属粘接面粗糙度,并选用高强度粘合剂,保证硫化后橡胶与金属间具有更高的粘接强度;对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钠氖处理-涂胶”,进行最优硫化参数匹配,提升粘接强度。

4 仿真分析

为验证增加聚四氟乙烯板后纵向止挡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特做仿真分析进行验算。

本次计算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橡胶本构模型,用六面体单元进行模拟。

根据计算结果,增加聚四氟乙烯板后并没有影响到纵向止挡的弹簧常数要求。

5 试验验证

在TB2843/T-2007要求基础上,结合纵向止挡实际使用工况,增加剪切疲劳试验。

6 运用考核试验

根据零部件要求,对纵向止挡进行装车运用考核试验,分别在10万公里、20万公里后拆卸检查,并按照表2试验项点进行试验检测,需说明的是新品未进行粘接强度是试验及剪切疲劳试验,10万公里拆卸检查时未进行粘接强度试验及剪切疲劳试验。下面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止挡运用20万公里后橡胶厚度变化率分别为1.3%、2.2%,弹簧常数变化率分别为6.6%、4.8%,均满足TB/T2843-2007中小于10%的要求。

完成剪切疲劳试验后,又对止挡进行解剖分析,检查内部是否有开裂情况。如图所示,止挡运用20万公里后,橡胶组织细密无细孔、所有金属与橡胶结合面无开胶、脱胶等现象,说明产品硫化充分、粘接良好。产品的运用未对橡胶内部及金属结合面造成任何损伤。

7 结论

(1)重庆单轨3号线用纵向止挡,结构改进后其弹簧常数、粘接强度等均满足技术要求。

(2)利用聚四氟乙烯板的低摩擦系数性能,有效的改善了纵向止挡的垂向、横向受剪情况。

(3)经过20万公里考核后,纵向止挡功能、外观、安全性满足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TB/T2843-2007,机车车辆用橡胶原件通用技术规范[S].

[2]郭荣生.客车转向架橡胶减振原件的研究[J].铁道车辆,1989(11):24-33.

[3]于金鵬.高速列车整备车体谐振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6):10-12.

[4]吕品.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性分析[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3.

[5]朱石坚.振动理论与隔振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293-306.

[6]朱红.隔振原理的理论分析与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8):127-129.

[7]陈平.减振橡胶动静刚度比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12(6):37-40.

[8]龚积球.橡胶件的工程设计及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刚度应力改进
护坡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力学特性
超静定钢架结构的危险截面及应力分布规律测试
宁东矿区新第三系红层软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民用飞机翼面结构快速设计方法研究
某型飞机操纵摇臂拓扑优化研究
FSAE电车车架的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