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21-09-24 01:48朱亦民,蒋应红
世界建筑 2021年9期
关键词:尔斯新村工作坊

城市中的城市——柏林:一个绿色群岛

The City in the City,Berlin:a Green Archipelago

作者:弗洛里安·赫特维克,塞巴斯蒂安·马洛特/Florian Hertweck,Sebastien Marot

出版:Lars Muller,2013

1960-1970 年代是建筑思想剧烈变化的时期,建筑学专业在这一历史阶段经历了一个范式的变化,因此是当代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研究的重点。2013 年昂格尔斯建筑研究档案(Ungers Archives for Architectural Research)和拉尔斯·穆勒出版社联合出版了《城市中的城市——柏林:一个绿色群岛》一书,对1977 年德国著名建筑师昂格尔斯(Oswald Mathias Ungers)在柏林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生举办的夏季工作坊(昂格尔斯当时在康奈尔大学任教),及其所代表的城市和建筑设计思想、历史背景进行了回顾和介绍。本书首次较为完整地收集发表了这个活动的历史记录、文件和图纸,为我们了解和研究1970 年代城市理论和建筑思想的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众所周知,昂格尔斯和密斯一样,是坚定的理性主义者,也是二战后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他于1960年代开始重新思考建筑与历史的关系,并且通过一系列方案宣告了与现代建筑的实用主义和僵化的功能主义分道扬镳。昂格尔斯与同一时期的阿尔多·罗西和柯林·罗等人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复活了类型学的观念并把历史城市纳入到现代城市理论参照系统中,改变了1970 年代后建筑思想和实践的走向。

工作坊主要针对柏林当时的城市状况提出应对方案。由于战后西柏林孤立于联邦德国其他领土,工业外迁和柏林墙的建立等原因,柏林的城市人口一直在减少。昂格尔斯在工作坊中的方案核心内容是拆除柏林大部分的建筑,只保留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和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其余部分变为农业和旅游观光功能。如果把这些区域比作绿色的海洋,那么方案中保留下来的城市区域类似于漂浮在其中的岛屿。在这样的“删除”之后,昂格尔斯在方案中提出用城市别墅(Urban Villa)的类型来补充完善城市空间。这实际上是来自建筑类型学的方式。

《城市中的城市》代表了昂格尔斯1970 年代最核心的城市概念。它试图重新定义自然与人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边界和关系,也是对欧洲消费社会和福利国家新的城市概念的探讨。

本书由3 个部分组成,一是德国建筑师昂格尔斯1977 年在柏林主办的夏季工作坊的内容介绍和档案;二是编辑者赫特维克(Florian Hertweck)与马洛特(Sebastien Marot)以及当时工作坊主要组织者之一雷姆·库哈斯所写的评述;三是对当时主要参与者的访谈。

值得一提的是,库哈斯在1972年从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毕业后立即到康奈尔大学跟随昂格尔斯学习。1977 年作为当时昂格尔斯最狂热的追随者,参与组织和发起了这个工作坊。本书发表了库哈斯为本次工作坊所写的6 页英文提纲。编者马洛特通过《一个充满希望的怪物的创世纪》一文,回顾讨论了昂格尔斯和库哈斯当时的主要思想以及那个时期相关的建筑理论和思潮。

此外,本书编者对工作坊的主要参与者的访谈也提供了与这个活动相关的人物和历史思潮比较详尽的一手资料。其中关于昂格尔斯与柯林·罗的关系和矛盾冲突的回忆值得对那段历史有兴趣的研究者关注。□(撰文:朱亦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一个工人新村的变迁史

作者:杨辰

出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

工人新村是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特有住区类型,国内工人新村起始于建国初期1950 年代初,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由同济大学杨辰先生所著 《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一个工人新村的变迁史》作为“社会空间视野的上海纪事”系列之一,通过一个工人新村的兴衰史,从社会特征与意识形态、空间规划与社会建构、个体身份与制度机制等多维角度剖析了国内首个工人新村——上海曹杨新村的发展历程,对处于历史变革下的上海近现代居住史可见一斑。

整本书内容分为上、中、下3 篇,共7 章,上篇是工人新村——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史。梳理了建国初期至1990 年代工人新村建设的背景和历程,记录了解放前的上海工人群体、社会特征与居住状况以及上海工人新村的建设历程,并从制度层面探讨了政府如何通过新村实现公房体系。

中篇是工人新村的空间与社会建构。从新村的选址、住区规划、户型设计3 个尺度开展空间分析,呈现“先生产后生活、配套公共化、户型标准经济化”的社会主义居住区规划原则。以个体身份剖析新村社会建构过程及在过程中的“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重机制”,新村工人从居住地带来了强烈的荣誉感与责任感。“经历了上山下乡、返程就业、下岗等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劳模后代”的生活经历及其社会身份丧失、家庭关系的重建,揭示了曹杨新村演变的主要因素在于社会结构的调整。

下篇是社会转型中的工人新村。提到“本地”和“外来”两个群体在居住选择过程中的不同逻辑,也导致“传统单一稳定的单位制社区结构正在被一种更为复杂流动的结构所替代”。描述了在1990 年以来上海土地与住房制度、房地产市场繁荣、老城改造政策演变、遗产保护意识兴起等变革下,围绕新村的遗产保护与更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立场与博弈过程,以及从光荣的新村工人到目前困难社区居民的身份巨大反差的反思。

本书展现历史资料丰富,托儿所、小学生集体操、社区食堂等新村初期的历史画面,呈现了集体生活制度下生气勃勃的新中国工人新型居住区景象。曹杨新村规划首次引入邻里单位理念,各类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和公园集中布置在步行范围内的社区中心,体现了设施与空间的共享理念,可谓“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雏形。在遭受贫困化的新村受到了“纪念地”的保护身份,因此错过了改造机会时,不避讳地记录了不同利益博弈方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成片历史型居住区是人民生活改善重要还是历史建筑保护重要?虽然书中并未给出答案,但这些真实的记录确实能引发人们的反思。□(撰文:蒋应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猜你喜欢
尔斯新村工作坊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詹姆斯·李·拜尔斯:完美时刻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库尔斯克会战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最有型的擀面杖
一切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