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S技术开展自然资源生态审计

2021-09-24 07:29丁斌西京学院
审计月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秦岭西安市环境保护

◆丁斌/西京学院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秦岭考察时强调:“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骂名”。伴随着违规建造别墅、“三废”随意排放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不力等问题的凸显,虽然我国目前颁布了许多政策去应对这些问题,但由于具体生态保护的体系与指标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因此现阶段社会亟需一个规范的审计程序去合理完善这些问题。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它是空间定位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多功能应用平台。自然资源生态审计作为新时代背景下萌芽的新型审计,虽然具备传统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审计的特征,但依旧有很多方面无法使用传统的盘点、抽样和询问等方法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因此使用3S技术为实现自然资源生态审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一、自然资源生态审计研究路径分析

自然资源生态审计作为一门新型的审计门类,与其他审计门类为交叉发展的关系,结合PDCA循环图(如图1),其关系具体可以表现为: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秦岭生态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可以就任职期间的政策落实与发展保护情况开展跟踪审计;涉及秦岭地区与负责发展秦岭地区的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审计保障企业切身利益;第三方审计则可以就企业现状出具适当的审计报告以保障预期使用者的切实利益;国家根据发展状况修改和完善并制定后续目标。

图1 PDCA循环下自然资源生态审计的关系示意图

目前的财务核算体系没有反映环境资源状况,无法正确核算资源环境产生的效益与损失。开展绿色生态审计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只有兼顾经济和生态才能使资源永续、经济发展可持续,进一步完善生态审计,通过创新审计模式在维护生态平衡与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监督、修正和平衡的作用是我国当前研究的重大方向。

总体来讲,利用审计程序来保护秦岭生态,并分析计算秦岭生态环境的合理承载能力对秦岭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路径选择及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谨慎搜集、科学估算各类数据的基础上,剖析秦岭生态指标具体情况,并尝试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审视当前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发展的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健全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的重要途径。

二、3S技术运用的可行性

3S技术中RS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结合传感器,实现审计范围的全覆盖。具体操作:通过发射出一定的声波信号传导至相应的传感器,将声波信号转化为可以识别的图像、影视信号,再通过信号传输实时反馈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相应的审计证据采集,实现审计全覆盖。GIS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将不同平台所采集的方位、坐标数据在ArcGIS等软件中实现审计证据具象化。具体操作:通过采集森林、水资源等资源管理部门的数据,再实时输入软件库中,结合地理信息技术软件特点,将所采集的所有审计证据进行数据清洗、剔除以及地图化。GPS全球定位技术则是利用高位、上层空间进行实时、多次抓取信息,并将其通过无线技术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审计范围的精准定位。具体操作:通过精准解读政策所覆盖的区位,并将基层有关森林、土地等资源的数据汇集,使用不同的定位导航入北斗技术等,实现审计范围的精准把握,做到应审尽审,不遗漏需要审计的区域。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分析优势,才能够被运用于自然资源生态审计。3S技术因为其特有的逻辑、表现与解释层,也能够很好的与审计特性相呼应。具体表现如图2。

图2 3S技术与审计的关系示意图

三、3S技术的具体运用及分析

(一)政策支持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自然环境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自然环境保护政策被通过并实施。早在2007年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就通过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该条例注重关注了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镇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开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的监督管理办法。西安市政府办公厅也在2016年发布了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23号《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12月25日开始实施。该办法明确并实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表明西安市政府将全面负责本市秦岭生态保护管理工作,并将职责分解明确至各个区、县。同时规定了秦岭地区生态保护的具体违规情况,即非法探矿、采矿,违法建造房屋、乱搭乱建棚房等违法建设,污染水源地,破坏耕地、湿地、林地,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林或者破坏地貌、植被,非法捕捞、捕杀野生动物和其他重大违法案件等七类情况。同时也就具体的资源管理下划至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例如土地资源管理局、水资源管理局等。通过将职责细分,达到资源保护毫无遗漏的情况。

(二)数据可视化

根据地理空间云数据库中的公开数据——秦岭地区2019年(如图3)数据分析发现,尽管2016年、2017年陕西省、西安市开始实施了多项关于秦岭地区的保护政策,但通过运用AcrGIS软件可以直观地看到,秦岭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依旧出现锐减。并且,通过放大数据地图还能发现在秦岭地区还存在部分违规开发。因此,3S技术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生态审计能够带来更方便快捷的功能,同时也为提高自然资源生态审计审计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图3 秦岭地区疑似违规开发区域

(三)数据缺失及应对

运用ArcGIS软件调取2015年秦岭地区的栅格数据(如图4)可知,秦岭地区涉及范围广泛,仅靠网络数据并不能完整获取整个秦岭最真实的情况,互联网秦岭数据仅占整个秦岭数据90%左右。3S技术存在无法获取完整数据、数据过于庞大等固有缺陷,所以审计人员在开展自然资源生态审计时除搜集互联网数据外,应当结合运用3S技术的QGIS功能,将数据录入实现全面审计。应对措施:线下实际采集数据后绘制出相应的数据表格,再将表格导入一个图层,并使之重叠后可以完整地在ArcGIS软件中显示。如图5为加入河流、交通和居民用地等数据后的秦岭地区图。

图4 2015年秦岭地区栅格数据

图5 2015年秦岭地区栅格数据(加入常用参数)

(四)锁定疑点,收集审计证据

在开展自然资源生态审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充分考虑行政职责与审计主体,以及生态保护的工作重点。秦岭地区自然资源生态审计的审计重点主要可以从森林、水资源、土地这几个维度去分析、考虑问题。同时,通过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根据2016年西安市发布的秦岭地区环境保护规定可知,各个辖区应负责自己管辖的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当审计人员发现相关的审计问题后应及时报送有关政府部门,以解决生态污染问题。并且3S技术审计人员能够快速地锁定审计疑点、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收集审计证据。具体的自然资源生态审计内容以及相关疑点如表1。■

表1 自然资源生态审计审计内容及相关疑点

猜你喜欢
秦岭西安市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西安市第四医院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