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要素 优化作业设计 落实五育融合

2021-09-24 13:21陈伟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说明文松鼠习作

陈伟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是巩固、检测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正确认识作业、科学设计作业、创新作业形式、加强作业研究?下面我结合《松鼠》一课教学谈谈作业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驯、矫”等8个字,借助图片理解“帽缨”的意思。

2.借助表格,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了解松鼠的特点,感受课文细致而清晰的描写。

3.了解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语句,通过对比,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本课活泼有趣的语言风格。

4.学习并尝试运用写作知识介绍一种事物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

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能力,学习的自主、自律、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2.已有经验

在中段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感受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习得了阅读说明文的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五年级侧重于细致而系统地学习多样的说明语言,并且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学习写说明文。

3.学习能力

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如识字的方法、批注的方法、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等等。因此,可以引导他们充分迁移运用以往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

三、教材分析

《松鼠》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作者是法国作家布封。课文抓住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高超的搭窝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而生动的介绍,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作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应有别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重点应该教给学生习作知识和表达方法。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单元梳理来看,我们会发现这是建立在三年级观察与想象、四年级写事与写景基础上的写物的习作单元,而且还明确了文体——说明文。对于说明文,学生并不陌生,之前学过《赵州桥》《蟋蟀的住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课文,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阅读科普读物、说明书等,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阅读说明文的经验。而本单元首次提出了“说明文”这个概念,意味着学生开始正式而系统地学习说明文,而且是不同语言风格的说明文,还要尝试运用说明方法写说明文。

本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第一篇《太阳》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第二篇《松鼠》语言活泼,描述生动,作者抓住松鼠的主要特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習性等特点。将两篇课文一联系、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其不同的教学价值,那么本单元教学重点也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并能在习作中运用。

四、课时教学分析

在落实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让教材编排的“独特”之处在教学中产生“独特”效应,真正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借助表格,梳理信息——感受细致描写

课后第一个思考题要求:“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由此可见,提取、梳理信息并分条记录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课文介绍松鼠的信息较杂,梳理信息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一步步指引。所以,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从总体上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外形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紧接着让学生再读描写生活习性的四个自段然,分别用一个词去概括每段话都介绍了松鼠生活习性中哪一方面的特点,学生依次概括出生活规律、活动特点、选址搭窝以及其他习性。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找课文中总体介绍松鼠特点的句子。在接下来每一个自然段的学习中,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提炼每一段文字中的信息。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整理信息。通过信息的梳理,学生体会到作者抓住了松鼠的特点,进行了细致描写,从中也感受到作者语言表达条理清晰。

2.对比文字,关注写法——了解说明方法

理清了课文的内容,也了解文中松鼠的特点,那么作者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把松鼠的这些特点说明白的?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学习的关注点转移到对说明方法的了解上,这也是本课教学的核心。为了落实好说明方法的教学,我主要通过借助课后第二道思考题,带领学生将《中国大百科全书》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具体语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中国大百科全书》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松鼠的特点,语言严谨准确,对松鼠的介绍让人一目了然。而课文中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觉更加亲切自然,生动形象,而且语言表达不仅条理清晰、细致生动,还很活泼有趣,松鼠的样子跃然纸上。看来,使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介绍一种事物的同一方面特点时,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学生在《太阳》一课了解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基础上,在本课又认识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达到了单元语文要素提出的“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这一要求,并且还体会到了运用不同说明方法的不同效果,为下一步在习作中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品味语言,感受活泼——指导个性朗读

与《太阳》平实的语言风格相比,《松鼠》这篇说明文最大的不同是语言活泼。课文无论是对松鼠外形的介绍,还是对松鼠生活习性的描写,作者的语言都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对于这篇说明文的教学,朗读也必须贯穿始终,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学生充分体会本课活泼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读出理解,读出个性。

4.练笔实践,综合运用——丰富习作经验

无论哪种课型,无论哪种文体,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引领学生从学习语言走向运用语言。通过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基本的说明方法,也感受到了其表达效果。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将精读课文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单元习作中,我们可以在精读课文学习之后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练笔实践。在《松鼠》这篇课文阅读教学结束后,我设计了一个练笔实践环节,出示了猫、泰迪狗、仓鼠、乌龟等学生比较熟悉的小动物的图片,让他们选择其中一个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用上一两种说明方法,用一两句话介绍它的某一方面特点。练笔的要求不高,目的是鼓励学生写的热情,从中进一步体会到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为接下来的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从心理上、从方法上做足准备。

五、作业全文

五星红旗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每周一学校都会举行升旗仪式,你知道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吗?请你结合老师提供的数据,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学校旗杆的特征。

六、作业布置意图

1.落实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的育人理念、育人思维,也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更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设计这样的作业,首先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强爱国意识,提高公民意识,从红色主题教育方面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学生要想完成好此次作业,就要充分运用课上习得的说明方法,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去表达,语言能力在实践运用中会得以提升;再次,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前,需要到操场上仔细观察旗杆,可以到升旗台上将自己的身高与旗杆的高度比一比,还可以动手在升旗的过程中感受旗杆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动起来了,思维活起来了,对美的感受和创造也丰富起来了。

2.遵循课程标准,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习作要求中也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设计,我们都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介绍旗杆的特征这项作业,学生能在初试身手中感受习作的乐趣,提高习作的技能,增强习作的信心。

3.基于单元特点,引领学生走向生活

习作单元围绕“学习表达方法,培养习作能力”这一核心任务,编排了六个内容不同、功能各异的板块。一是单元导语,指出语文要素;二是精读课文,落实表达方法;三是交流平台,归纳梳理方法;四是初试身手,初步嘗试运用;五是习作例文,深入感悟方法;六是单元习作,展示学习成果。这六个板块全部指向“写作”,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灵活处理各板块之间的关系。

此次作业设计,其实就是将初试身手的内容与精读课文的学习做了一个组合,有效发挥初试身手在精读课文与单元习作之间的衔接作用,引导学生逐步从了解说明方法过渡到运用说明方法,引领学生从书本学习走向生活实践。本单元初试身手的内容之一是“选择身边的事物,试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教材中出示的是介绍电视塔的例子,文字表述中包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结合教材中的示例,再联系学生的共同生活经验,我设计了介绍学校的旗杆这项作业,希望通过层层深入的练笔实践,循序渐进地落实单元导语中提出的“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的要求。

4.运用习作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素养

整个习作单元的教学,实际就是引领学生经历从学习“习作知识”到形成“习作素养”的全过程。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说明方法;《松鼠》教学过程中介绍小动物的小练笔,让学生尝试用一两种说明方法和一两句话介绍动物的特点。课后作业的设计则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巩固性练习、提高性练笔,目的是引导学生试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让学生在从“习作知识”走向“习作素养”的过程中向前迈进一步。

七、完成标准

1.综合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进行介绍。

2.所介绍的旗杆特征鲜明。

3.语句通顺,字迹工整、美观。

4.对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只要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说明方法就应当积极给予鼓励。

八、结果使用

本次作业学生完成的情况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能结合精读课文习得的习作知识,仿照例句,综合、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旗杆的特征。比如,在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过程中,学生能将旗杆的高度与教学楼的高度作比较、与自己的身高作比较、与五星红旗的宽度作比较;在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中,学生的想象更是丰富多彩,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像一把高耸入云的宝剑、像一位守卫祖国的战士……或是平实,或是活泼的语言彰显着学生学习的成果,相信学生在完成此项作业过程中收获的信心与快乐、经验与智慧,这不仅仅会成为他们完成本单元习作的本领,更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益的财富。

■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说明文松鼠习作
说明文阅读专练
小松鼠
松鼠
松鼠
松鼠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